順豐、申通、韻達、圓通新年“首戰”,你更看好誰?
今天(2月19日)晚上,國內A股上市的四大快遞巨頭先後釋出了2019年1月份經營簡報。作為新年的“首戰”,這份戰報可謂看點十足——
順豐單月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
申通業務量增速超過40%,領跑之勢開始顯現;
圓通 與韻達的“榜眼大戰”越發膠著,韻達雖然略佔優勢,但在增速上卻被圓通反超;
老鬼前幾天文章就曾預判,在各大快遞明確“要量”的形勢下,2019年的排位戰會比2018年更加激烈。
新年的首份“戰報”給出了最好的註解。
國內首家單月營收破百億的快遞
在2018年備受爭議的順豐,2019年迎來“開門紅”。除了持續上揚的股價,經營業績也堪稱漂亮:
1月首次單月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到達101.64億元,同比增加38.47%;業務量4.09億票,同比增加27.41%;單票收入24.85元,同比增加8.66%。
作為春節快遞的主力,順豐的收穫顯而易見。
老鬼想說的,也是此次國內A股四大快遞業績戰中關注度最高的,是順豐單月營收破百億這個強勁的表現。“開門紅”雖然有春節期間(其他幾家快遞基本都處於休假狀態)特殊因素的影響,但考慮到全年快遞業務淡旺季的走勢,我們依然可以認定:順豐2019年營收破千億已經沒有懸念。
也就是說,順豐在喜提國內首家單月營收破百億的快遞這份榮耀的同時,也宣告了其將成為國內首家營收規模突破1000億元的快遞公司。
開門迎喜,好戲連臺。對順豐來講,2019年1月在拓展優勢資源上也表現不俗——
1月16日,國家發改委批覆同意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機場,將其定位為貨運樞紐機場,主要發展國內各主要城市及境外航空快遞運營中轉業務,也兼顧傳統航空客貨運服務,鄂州機場的批覆給順豐未來航空貨運的發展帶來無限想象空間;
1月5日,順豐與中鐵合作進一步升級,首開滬深特快班列,從以往的單列裝貨、復興號車廂載貨到開行特快貨運班列,順豐快遞的運送時效大大提高;
……
就在昨天(1月18日),德國郵政敦豪集團(DPDHL)透露,其與中國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涉及5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已經圓滿完成,雙方將成立聯名公司,攜手大力拓展中國的供應鏈業務。
如果說順豐表現搶眼,通達系之間的暗戰則更為激烈。
申通增速領跑,圓通緊咬韻達
相對於順豐的營收盛宴,通達系(注:美股上市的中通和百世暫不例入)幾家快遞之間的業務量大戰,在2019年的首月即進入高潮。
表現最好的是申通。經營簡報顯示:
申通快遞1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17.26億元,同比增長39.71%;完成業務量5.1億票,同比增長42.96%;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38元,同比下降2.31%。
1月份的業務量雖然不及韻達和圓通,但在增速上將領先了6-7個百分點。在同等的市場條件下,按照這個勢頭,申通快遞在接下來的表現更讓人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這份成績的取得並非偶然,而是厚積薄發。老鬼之前曾寫文梳理和分析,2018年的申通——
一是 直營了22家轉運中心,直營率提升幅度超過30%,達到了88.2%,通過極大的魄力完成全網體制變革,為營運和市場拓展打下良好基礎;
二是 在轉運中心直營化穩步推進、一體化管控強有力執行的配合與保障下,服務質量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從2018年3月份以來,申通服務質量開始高於行業平均服務質量,並逐漸拉大和行業平均服務質量的差距;
三是 總部腰板挺起來後,加盟商的信心也隨之高漲。在“中心直營+網點加盟”的體制優化過程中,全網的信心和投資熱情正在迎來新一輪高潮。
根據老鬼的資訊,2019年,申通全網加盟商的資金投入預計會跟總部的資金投入持平;再過一年,即2020年,全網加盟商的資金投入就會多於總部投入。
這樣的申通,無疑是最具戰鬥力的。
申通奮起直追,圓通和韻達之間的市場之爭更是針尖對麥芒。先來看簡報:
韻達1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23.49億元,同比增長140.92%;完成業務量6.59億票,同比增長35.60%;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56元,同比增長77.11%。
圓通1月快遞收入22.58億元,同比增長23.88%;業務完成量6.55億票,同比增長36.13%;快遞產品單票收入3.44元,同比下降8.99%。
業務量的差距僅有400萬票,這對日均都在千萬件以上的通達系來講,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業務量上打個平手的前提下,圓通的增速卻反超了韻達,後續的想象空間更大。
老鬼之前曾說過,在中通繼續保持行業第一的市場格局下,2019年快遞巨頭之戰競逐最膠著的,應是第二名之爭。也就是說,2018年的“榜眼”韻達面臨的壓力最大。
具體到收入資料,韻達的業務收入和單票收入之所以大幅提升,主要是其調整了統計口徑。自2019年1月1日起,新增加了派費收入。
梳理完了國內A股四大快遞新年首月的成績單,還是想重提前幾日的一個觀點:一個是時勢造英雄,一個是英雄逐時勢。
過去的“黃金十年”是時勢造英雄,催生了現在這幾大上市巨頭;接下來的“黃金十年”則是英雄逐時勢,考驗的是企業決策層的管理智慧。
英雄如何逐時勢?兩大策略——
一是“產能驅動的成本競爭論” ,這是近兩年的主要打法,相關的研究已經很深入,老鬼就不重複了。
二是“規模效應下的資源協同” ,這將是未來幾年的主要打法。
兩個階段相輔相成,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礎都是規模。只有建立了穩固的規模優勢,才有可能、有實力、有空間、有條件去聯動和協同更多的行業資源、社會資源,甚至行政資源。
2019年各大快遞開局足夠精彩,相信接下來的表現也不會讓我們失望。拭目以待吧。
版權宣告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釋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選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