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劍青受邀出席智慧金融論壇:人工智慧推動金融科技創新
全球矚目的2018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已於9月17日盛大開幕,作為大會中一場專門與金融相關的主題論壇,由國內領先的獨立支付公司匯付天下有限公司(01806.HK,以下簡稱“匯付天下”)承辦的智慧金融主題論壇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該活動同時由第一財經作為協辦單位,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階金融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作為合作單位。享譽世界的統計學家和金融工程學家範劍青教授在主題論壇發表“資料智慧與金融創新”主題演講,對人工智慧推動金融科技創新做了充分的解讀。
範劍青教授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Frederick L. Moore'18 冠名金融講座教授, 復旦大學大資料學院院長,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上海大資料金融創新中心主任。曾獲得過國際統計學領域的最高獎COPSS總統獎,晨興華人數學家大會應用數學金獎,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的“Guy 獎”的銀質獎章,美國統計學會的"Noether 獎”。是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美國統計學會 (ASA)、國際數理統計學會 (IMS),計量金融學會(SOFIE)等學會的會士。

提到人工智慧的概念,範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可擴張的統計演算法,充分融合統計建模思想,以及計算優化方法,使得這些資料分析的思想能夠在大資料的環境下得到實現。範教授進一步闡釋了,資料智慧對整個產業的積極影響。
智慧資料可以顯著增強市場效率。在大資料的環境之下,金融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今社會,資訊密度、深度和廣度都有明顯的增加,需要資料智慧來提升市場效率跟決策力。除了金融衍生品、股票、外匯、巨集觀指數,還有很多非結構的新聞、文字和氣候變化。如果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辦法,可以顯著降低資訊獲取的成本,拓寬資訊獲取的渠道,提高資訊傳遞的速度,並且提高資訊的真實性。
智慧資料能夠加速產業發展。首先帶來的是科技紅利,網際網路使金融服務觸達更多使用者,收集海量多元的資料,而且除了這之外還有市場內外的資訊。其次是大資料紅利,傳統的風控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積累了60多年的資料,網際網路也積累了十多年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徹底改變傳統風控手段。再次是金融科技紅利,智慧創新的多尺度風險測度和風險手段不斷湧現,這些手段可以得到及時的測試和反饋。風險控制的目的不是預測風險的到來,而是反饋,使得消除風險,隨著大資料的到來,人工智慧的到來,人們能夠有更多更好的方法來學習自適應、自迴歸的過程。
智慧資料將引領高科技。資料智慧的發展促進相關學科的發展,計算機、數學、資訊學、統計學等等。也推動了高科技的創新從硬體軟體到系統,也激勵新產品的開發,拓展了新的服務物件。
演講最後,範教授總結道,人工智慧的目的與價值,是把大資料加工成智慧資料,為經濟發展提供新能源,為科技創新提供新依據,為管理決策提供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