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星巴克全球第一個全空間貫通體驗,餓了麼有哪些“神助攻”?
ofollow,noindex">在阿里和星巴克宣佈戰略合作48天之後 ,一切如約而至。這有種滴滴的感覺,只不過乘客換成了星冰樂們。
從現在開始,如果你身處北京上海,無論在公司、在家或是其他場合,都可以通過下單享受到蜂鳥的 30 分鐘配送,甚至更快。專星送作為星巴克的線上訂餐平臺,在餓了麼 APP 和星巴克 APP 都可以“打”到(將來也可以通過手機淘寶、支付寶),然後餓了麼會找到最適合的門店和騎手來進行動態運能分配,運送你的專屬咖啡。
餓了麼為星巴克打造的“專星送”配備了專屬配送團隊,這個團隊有哪些特徵呢?餓了麼的內部人員為我們解讀了這支隊伍的訓練過程——服務上線前,由 20 人組成的專門測試小組封閉測試超過 3 個月。在此期間,為模擬真實配送環節,餓了麼配送測試員測試時長超 2000 小時,配送測試距離累計 1 萬 2000 公里。
餓了麼副總裁王景峰總結這支蜂鳥隊伍的“特種部隊”時用到了 三組數字——20、2000、12000。 餓了麼從全國通過筆試、面試、培訓篩選了 20 個小哥參加了這個專案,在 3 個月的時間裡面總共模擬真實場景達到 2000 個小時,配送時間超過了 12000 公里——其中僅熱美式咖啡這一款飲品,在數次大規模模擬測試中的消耗量就超過 10000 杯。“我們希望在專星送的服務裡面有一個非常標準清晰的 SOP 的過程,能夠讓服務是延續的、不中斷的。‘包括在小哥的話術要求,禮儀上也做了很多要求和設計。”
為了保證配送的食品安全和質量,這次兩方緊密合作推出一款專屬的冷熱分離配送箱,提供全面的質量保障—— TPU 的材質的冷熱箱符合醫藥的冷藏級別,在整個配送裡面這樣的材質在全國同業裡面也是最好的。效能上保證 5 度的溫度在 6 小時內可控,這樣為的是保證從出餐到消費者拿到的時候品質不發生任何變化。
餓了麼還在阿里集團的支援下為星巴克的配送設計了一款系統,這套系統裡面唯一一個指標就是讓騎手所有的選擇路徑最優化,能夠用最快的速度和時間給顧客品嚐到一模一樣在店裡面能看到的服務和品質。
如何能夠讓外賣小哥既追求速度又不強求速度,這是我們在雙方整個專星送的研發過程中看到的為什麼花這麼多時間去做這件事的動機所在。
至於星巴克方面,在自己擅長的客戶體驗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說打包的用材上就花費了巧思——從外賣的手提袋到配送員的冷藏箱包都經過了多項實驗室的嚴格考驗,確保飲品的新鮮口感和完整度(不灑出)。 就拿拿鐵的改良型外送用杯來看,一個經過特殊設計的熱杯蓋是為星巴克專星送專案特別設計的——官方稱之為杯蓋寶 。

為了 解決撒漏問題,星巴克特意設計了新型的“迴流室”。有了它,蒸汽既能排出,同時也讓溢位的液體不至於外漏。
“歷經一年多時間,二千多杯次的產品,幾十人的測試,最終在我們設計稿件當中選擇和創新制造了這樣一個星巴克專星送的專利設計杯蓋。所以它真的像我們的寶寶一樣細心呵護。”星巴克質量管理部的高階總監 Stam 在稍早前的體驗釋出會上表示。
另外,在冷飲包裝上星巴克也做了非常多的改善,比如冷飲的十字切口不是完全開啟的。這樣防止飲料的溢位,同時也方便吸管的插入,在食品包裝當中也加了隔層,來防止產品交叉和串味,包括在包裝上都有一個專屬的貼紙,讓消費者會心。通過以上可以說一趟趟有溫度的專送外賣,餓了麼希望今後能夠基於雙方資料的打通,做更多線上資料的採集和線下的體驗。這也包括了新聞稿中提高的“會員體系建設的對接”。
當然,對於更多消費者來說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外賣選單的種類上,我們也發現是一番經過改良的結果——星巴克中國方面稱,這次推出的外賣專屬選單是星巴克各個部門夥伴經過內部的辯論、討論,最後才把幾十款的飲品和食品放到選單上。你會發現最熟悉的拿鐵,不管你想選擇標準的咖啡還是想加一份濃縮或者兩份濃縮,甚至牛奶型別以及不同糖漿風味都提供了客製化的選項,最多竟然達到 972 種做法。至於不適合運輸顛簸的奶泡類產品,比如卡布奇諾並沒有出現在外賣的選項中。在為顧客提供客製化多樣性的同時也不難發現星巴克如何為保證品質而作出了一些捨棄。
往更高的戰略層面上講,星巴克與餓了麼的這次合作被外界視作全行業探路。
“中國將成為星巴克全球第一個實現體驗全空間貫通的市場。” 星巴克中國執行長王靜瑛說,星巴克將全面打通從第一空間到第四空間(生活空間——工作學習空間——線下零售門店——線上零售平臺)的所有限制。正如峰瑞資本李豐所言,“咖啡市場的所謂新零售是全鏈條的競爭,變化的本質是要在一個鏈條上解決所有消費需求。使用者接觸的機會多還能利用產品觸達更多環境下的更多鏈條。”
而從優勢上說,這樣全方位服務的新零售生態也是背靠阿里的餓了麼的護城河。在談到集團層面的深度合作時,阿里 CEO 張勇表示,“咖啡絕對不止一杯咖啡而是一種生活方式和體驗經濟,這也是阿里為什麼能夠把整個集團業務的核心資源都拿出來,跟星巴克進行戰略合作的原因。”
圖源星巴克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