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軟硬一體化的這條賽道上,百度給谷歌好好上了一課
2月28日,小度新品戰略釋出會上,百度重磅釋出了兩款智慧硬體新品——小度電視伴侶和小度在家1S。這次新品的釋出,也是繼2018年釋出四款智慧硬體後的再次嘗試,百度的智慧語音硬體生態產品線愈發完善。
如今一邊是不斷強化自有品牌智慧硬體產品,一邊是對話式人工智慧作業系統DuerOS不斷攻城略地,百度軟硬一體化之路正變得清晰。
百度軟硬體一體化的人工智慧生態已成
在智慧語音的加持下,百度系消費類智慧硬體產品可以說步步為營,第一波是智慧音箱,百度通過有屏的小度在家系列和無屏的小度智慧音箱系列完成對細分市場的全覆蓋。第二波則是智慧車載,小度語音車載支架實現雙手釋放,把便捷舒適的智慧出行體驗帶給使用者。
至於第三波的機會是什麼,百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智慧電視。這一次釋出的兩款產品,一款是小度在家的升級版,在硬體、內容資源和兒童模式上進行了升級,但真正的重頭戲還是小度電視伴侶這款與電視相關的智慧硬體。這款產品做到了“開屏即AI電視,關屏即AI音箱”,據介紹,只需要一根HDMI資料線,就可以將電視轉變為擁有語音助手的家庭影院,百度也藉此真正將智慧語音和電視結合。

如今百度在硬體上越走越穩,軟硬體生態佈局也越來越完善。在人工智慧的加持下,百度系智慧硬體產品開始滲透至更多生活領域。無論是在軟體還是硬體領域,小度都在全面開花。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小度系列智慧音箱出貨量在2018年第四季度升至全球第四,國內第二,增長率全球第一;小度系列硬體產品也在各大電商平臺銷量名列前茅。
一系列智慧硬體的亮眼成績背後,不能忽視的是,DuerOS正在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智慧語音助手。截至2018年12月,搭載DuerOS的啟用裝置數量達到2億臺,而DuerOS在2018年12月語音互動達16億次,並連續八個季度實現資料翻倍。百度智慧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對此表示,“百度旗下軟硬體一體化的人工智慧生態已經形成”。
谷歌的“兵工廠”與百度的“橋頭堡”
在軟硬一體化這件事上,中美兩大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和谷歌實際上都下了重注。背後的邏輯不難理解,未來會是一個AI普惠的時代,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在不同場景中獲得AI服務,這些應用場景由不同的智慧硬體滿足。智慧硬體的“智慧”,體現在強大的感知能力、機器學習、自然語言理解、多媒體互動能力等,而這些功能需十分依賴於大資料以及雲端計算技術的支撐。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巨集在2017年的內部講話中,就曾表示軟硬體結合是AI時代非常重要的特點,「軟體和硬體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了,你僅做軟體恐怕是不行的。像現在智慧音箱在美國很火,他們賣了上千萬臺,這個是充分利用了軟硬體結合優勢」。
在AI時代,硬體與軟體結合可以形成更強的計算力、適配更多場景,可以獲取更多的資料,某種程度上,智慧硬體將會是AI最好的載體。雖然谷歌和百度都強調在軟硬結合,但對比兩家公司的智慧硬體佈局,我們還是能看出不小的差距。這種戰略層面的不同,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導致兩家公司硬體產品在市場上的不同表現。
谷歌的硬體業務線範圍更廣,通過將谷歌的品牌、硬體和服務結合在一起同時佈局多條硬體產品線,基於Google Assitant,谷歌釋出了智慧音箱Google Home;基於安卓作業系統,谷歌釋出了Pixel手機;基於Chrome OS,谷歌又釋出了平板電腦Pixelbook……谷歌的硬體戰略更像是一個“兵工廠”,從手機、電腦、智慧音箱到智慧家居幾乎無所不包,讓硬體產品徹底滲透生活。
百度的智慧硬體戰略則顯得更加聚焦,無論是小度在家系列,還是小度電視伴侶,更或者是早前釋出的小度語音支架,智慧語音都是核心,小度則是產品的“橋頭堡”,品牌也相對更加統一。藉助小度這個載體,百度也讓自身的人工智慧服務無處不在,開始滲透至更多生活領域。並最終藉此打造出軟硬一體的人工智慧產品生態。
在過去幾年裡,谷歌一直試圖超越搜尋、軟體、廣告和人工智慧,希望能在硬體方面有所作為,但從最早的 Nexus Q,到之後的 Fiber、Trekker、Glass 等產品,在手機和平板等眾多領域,谷歌的每一款硬體產品似乎都在重複著「叫好不叫座」的定律。
相比谷歌的屢戰屢敗,百度似乎找到了成功的方法論,推出的產品更是款款成為爆款:小度系列智慧音箱推出以來,出貨量迅速躋身全球TOP4,環比增速遠超國內主要競爭對手阿里和小米;早前推出的小度語音車載支架,兩次公測,均一分鐘宣告售罄,被譽為“2018最火爆、最值得買的智慧硬體”;小度在家作為成為國內首款智慧視訊音箱產品,去年雙十一、雙十二期間則成為有屏智慧音箱品類全網銷量及銷售額雙料第一名。
百度專注智慧語音硬體這條賽道,並且取得不小突破,事實上也給眾多科技巨頭的硬體業務線佈局帶來了啟示。2017年1月,百度的帶屏智慧音箱“小度在家”在CES上首次亮相,“小度在家”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引領了智慧音箱從“聲音”進入到“視覺化”的第二階段。
在這之後國際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帶屏”,智慧音箱賽道上的眾多玩家都開始“視覺化”嘗試,至於谷歌則在去年10月才姍姍來遲的推出首款帶屏智慧音箱Google Home Hub,頗有模仿“小度在家”的身影。有意思的是,在谷歌推出Google Home Hub之後,這家公司的智慧音箱出貨量迎來井噴,Strategy Analytics資料顯示,四季度谷歌Home音箱出貨量環比激增630萬臺,市場佔有率更是從三季度的22.7%提升至30%。
百度的軟硬一體化為什麼更成功?
一系列資料都在證明,百度軟硬結合的路不僅走對了,而且走得比谷歌更加成功。一個廣撒網,一個更聚焦,在戰略層面之外,百度軟硬一體化還有這三點值得谷歌學習:
1、軟硬一體更需要合作伙伴
百度和谷歌均在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多年,投入海量資源、時間與精力專注推進AI技術創新和落地應用,其技術能力之領先無需多言,但百度卻做到了比谷歌更加開放。
谷歌的語音助理雖然也對開放,但只是協議的開放,即讓更多硬體裝置可以被它們的音箱喚醒,而百度的DueOS卻做多了一步,那就是生態層面的開放。開放是百度軟硬體結合戰略的一部分,軟體是DuerOS,軟硬體結合的硬體可以是自己的小度硬體,也可以是第三方。
依託DuerOS開放平臺生態系統,百度早已與包括海爾、美的、聯想、HTC、TCL、華為在內的多個重量級企業達成了合作。這些合作即讓百度的AI技術得到更多場景錘鍊,也為小度智慧硬體系列產品的成功完成了初期的市場教育,開拓了市場。事實證明,百度這條選擇是對的,就像亞馬遜的Alexa一樣,它最初通過Echo獲得了人氣,但現在也開始在第三方裝置上尋找出路。
2、站在使用者角度真正讀懂需求
谷歌做智慧硬體,目標是展示和構建谷歌服務,而百度則希望藉助人工智慧服務無處不在。也正是因此,谷歌的硬體產品往往考慮的是能不能成為搜尋入口,而百度卻是在考慮如何讓互動變得更自然,如何讓生活更簡單美好。
像谷歌剛推出帶屏智慧音箱Google Home Hub的時候,為了外觀設計上的美觀,最重要的攝像頭卻沒有提供,而這意味著你不能用它來進行視訊通話。在智慧手機領域,在一眾手機廠商都在探索更便捷的面部識別功能時,Pixel 3卻成為了市場唯一一款不支援面部識別功能的旗艦款智慧手機,最終這款產品也遭遇滑鐵盧。
相比來說,百度的產品就顯得更加接地氣了。去年百度推出的小度語音車載支架,因為考慮到使用者開車過程中,手機喚醒語音助手存在諸多不便,於是針對車載環境進行了優化;今天剛剛推出的小度在家1S,則考慮到這款產品在家庭的使用場景,特別對兒童模式進行了全面升級,並配備專屬虛擬小夥伴。
3、佈局更強調業務線之間的協同
谷歌的硬體產品業務線複雜,但這些產品之間往往不存在太多協同左右。舉個例子,Pixelbook和Pixel Phone雖然都被冠以Pixel品牌,但一個基於Chrome OS,另一個卻基於安卓,而這兩個作業系統之間,又沒辦法像蘋果裝置那樣形成完善的閉環體驗。
對比來看,百度的智慧硬體更強調業務線的協同效應,一方面是平臺和技術的協同,目前百度擁有了DuerOS、Apollo、AI技術平臺以及智慧雲平臺,這幾個平臺之間相互協同,有著緊密的聯絡。另一方面是軟硬體層面的協同,小度在家1S和小度電視伴侶則接入了愛奇藝的海量內容資源,小度新品戰略釋出會上還公佈了小度與喜馬拉雅的合作,小度智慧音箱系列產品將全面接入喜馬拉雅全量優質有聲內容,給使用者更豐富的內容收聽體驗。
可以看到,雖然谷歌和百度都不是典型的硬體公司,但谷歌的硬體產品卻更多還是一種工程師思維,追求設計美觀,更兼具對未來的探索,但在實際使用場景中缺乏地氣。而百度卻越來越會站在使用者體驗角度去思考一款智慧硬體產品的使用便攜性,智慧硬體在“智慧”之前,它得首先是一款好用的硬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