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天,終於明白了,馬雲為什麼不回購“日本軟銀”的股份?
提及阿里巴巴,很多人會想到馬雲以及馬雲的創始團隊,但實際上,馬雲在創立阿里巴巴初期的時候,基本上走的很困難,用馬雲自己的話來說,那時候見了幾十波投資人,但沒有一個人願意投資阿里巴巴。
最後沒有辦法了,接受了日本軟銀的投資,為此到今天還有不少人表示,阿里巴巴是在為日本人賺錢。
阿里巴巴初期的外部投資人大多是外國風投,從最初高盛的500萬美元,到後來軟銀的2000萬美元,再到2005年雅虎以10億美元現金加雅虎中國全部資產投資阿里巴巴,換來了阿里40%的股份。後來雅虎的股份被馬雲用錢買了回來,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軟銀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為什麼軟銀沒有控制權,或者說馬雲為什麼不買回軟銀的股票呢?
1、軟銀不會賣
作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三巨頭之一,當年孫正義獨具慧眼相中馬雲,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力排眾議下多次投資還未展現王者之姿的阿里合計8000多萬美元,上市時佔據了阿里34.4%的股份,在這種情況下5月31日軟銀依然宣佈出售79億美元的軟銀股票,最終套現金額達100億美元。
從軟銀投資阿里巴巴到如今,軟銀只出售過一次阿里巴巴的股份。就目前來看,軟銀是不會在短期內出售阿里巴巴的股份,因為阿里巴巴的前景依然明朗!
2、馬雲也沒有必要
就算是日本軟銀想賣給馬雲,考慮到軟銀手中的阿里股權數量太多,想要全部接盤,即使是阿里巴巴集團龐大的現金儲備也遠遠不夠。
阿里巴巴必須要通過發債等形式融資才有可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去接盤孫正義的軟銀拋售的阿里股權。這麼做,對於阿里巴巴的長遠發展毫無意義,反倒是潛在危害很大。
再者,就算馬雲想買,馬雲也拿不出那麼多錢,目前軟銀是最大的股東,佔股約30%,這些股份值1500億美元,有兩個百度的體量呢。馬雲只有聯合郭廣昌、史玉柱、柳傳志、馮侖這些朋友一起接盤才可能。但這樣做的話,那就太麻煩了!
再退一萬步說,馬雲也沒有必要去買,因為阿里巴巴的控制權在自己手中,自己為啥要買呢?財富對於他們來說,不過就是數字而已!
3、馬雲為什麼有絕對控制權?
軟銀如果一開始就干涉阿里巴巴的決策,也許就沒有阿里巴巴的今天,聰明的領導藝術,長遠的戰略目光,阿里才有了今天的輝煌。但話又說回來了,馬雲一開始就和孫正義商量好了,你可以投錢進來,但你沒有發言權,這就是阿里巴巴的底線!
阿里的合夥人制度又稱為湖畔合夥人制度(英文翻譯為“Lakeside Partners”),該名稱源自15年前馬雲等創始人建立阿里的地點——湖畔花園。
阿里的創始人自1999年起便以合夥人原則管理運營阿里,並於2010年正式確立合夥人制度,取名湖畔合夥人。
在阿里巴巴,只有馬雲與蔡崇信是終身合夥人,別看現在阿里巴巴的CEO是張勇,他都還不是,除了馬雲和蔡崇信之外,其他合夥人都是可以換的!
如果有股東要推翻合夥人提名制度,需要獲得至少95%股權才能成功,意味除非馬雲將所持股權減持至5%以下,或馬雲本人改變主意,但是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所以,我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用郭臺銘的話來說,馬雲真的是後無來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