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一條微博轉發過億遭質疑,微博點出了幕後元凶

作者:龔進輝
近日,央視財經報道了明星賬號微博轉發資料異常偏高問題,提及某藝人一條宣傳新歌視訊的微博獲得超過1億次轉發,而微博使用者總量為3.37億,這意味著每三人中就有一個轉發該條微博,這顯然不切實際。
儘管央視財經並未點名,但從微博過億轉發和報道配圖來看,可以確定是當紅小鮮肉蔡徐坤。報道引用專家觀點指出,資料造假不僅損害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誠信的基本原則,也讓市場陷入了不注重品質而唯流量至上的惡性迴圈。
對於央視財經報道明星帳號微博資料虛高問題,今天下午,微博點出了幕後元凶——網際網路黑產,稱刷資料主要表現為刷轉發、刷評論,目前這種已脫離常識的資料並非由真人粉絲完成,而主要是藉助各種可以登入多個微博賬號的“外掛”軟體完成,而“外掛”的開發運營者,則依靠登入賬號的數量賺取利潤。
微博透露,為了使轉發評論資料能夠“欺騙”微博平臺的作弊系統,“外掛”所承載的賬號來源已從批量註冊的機器賬號“進化”到盜取使用者的正常賬號,甚至藍V機構賬號。為此,從去年開始,微博已多次向公安機關提供所掌握的證據材料進行報案。
在微博看來,明星帳號流量造假背後,是流量“競賽”已蛻變為網際網路黑產對整個產品和社會的侵蝕,在這種“競賽”中,微博作為平臺不僅無法獲取正常的使用者和流量,反而要承擔由此帶來的風險,完全不願意見到這種“競賽”繼續下去,因此做出相關的產品調整。
2月3日,微博調整了對微博轉發、評論計數顯示方式。調整後,微博轉發、評論計數顯示上限均為100萬,即轉發、評論實際數量超過100萬時,相應的轉發、評論數量均顯示為100萬+,目的是希望打破唯資料觀、唯流量觀所帶來的“囚徒困境”式攀比,為了將粉絲群體從這種惡性“競賽”中解脫出來。

同時,微博旗下熱搜、明星勢力榜、熱門話題榜等榜單產品一直堅持使用者多次重複行為不能計數的規則和策略。
在我看來,明星帳號流量造假已形成一套成熟的產業鏈,只是日益猖獗的網際網路黑產的一個縮影。這個成熟的產業鏈隱蔽性強、分工明確,先由藝人經紀公司提需求,熱心粉絲承接需求或自發為自家愛豆打call,然後交由“外掛”的開發運營者來執行,最終營造出愛豆人氣居高不下、笑傲各大榜單的假象。
不得不說,粉絲追星應該理性,不能唯關注度至上,刻意營造出明星賬號虛假繁榮,終有一天會被拆穿,屆時面子上將掛不住。要知道,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應該積極傳播正能量、守住誠信底線,而流量造假違背了基本的誠信原則,試問:靠流量造假搏出位的愛豆,還有資格當大眾的愛豆嗎?
事實上,廣告主正是看中小鮮肉的高人氣,才斥重金簽約其為品牌代言人,而資料虛高現象的存在,使廣告主蒙受巨大損失,成為最大輸家。想要使使用者、平臺、廣告主三方利益最大化,淨化微博社群環境勢在必行,而網際網路黑產作為行業痼疾,除了微博與之鬥智鬥勇,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也應緊跟時代步伐,讓網際網路黑產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