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程維卸任快的法人,聯手大眾成立分公司!
2018年,對於滴滴來說,可以說是艱難的一年!這一年,滴滴由於多起“順風車”事件的影響,是之間將滴滴的口碑與形象拉到了最低處。所以2019年一開年,滴滴就爆出了大裁員的資訊,隨即滴滴程維還表示:滴滴2018年的虧損高達100億,虧多少錢不要緊,重要的是2019年滴滴將以“大安全”為戰略!
可就在今天,有媒體爆料:杭州快迪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項重要工商變更,其中法定代表人由程維變更為王慶山,同時,程維也不再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王慶山接任。此外,監事由張博變更為吳睿。
怎麼說呢,我之前就說過,通常一家公司更換法人,那代表著公司發展的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滴滴聯手大眾成立公司?
該公司註冊資本 6400 萬,成立於2018年12月。根據企查查資訊顯示,該公司由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持股 40%,而另一方則為惠迪(天津)商務服務有限公司60%。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楊峻,他同時也是北京小桔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
由此可見,上海桔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確實為滴滴與大眾的合資公司。而這也並不是小桔車服首次與主機廠合作。但是由於滴滴與大眾均未對此事進行表態,目前暫不清楚上海桔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業務方向。
怎麼說呢,我覺得滴滴聯手大眾,可能以後是要造車。可能有些朋友一聽到造車就有點懵逼了。
因為滴滴是網際網路公司,滴滴最大的優勢就是輕和整合資源的能力,如果說滴滴自己去造車,那麼無疑是個很重的模式。但是現在問題的關鍵來了,滴滴沒有自己的司機與車,那麼滴滴的安全性如何去提高呢?
所以,我覺得,如果滴滴自行造車,那麼以後滴滴會有自己的車隊以及司機,只有這樣,滴滴才能進一步的提升網約車的安全性!
近年來,滴滴加大了與汽車製造企業的合作,逐步拓展汽車服務業務。2018年2月,滴滴宣佈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設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體系。
滴滴未來十年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共享新能源汽車運營商和智慧交通建設的引領者,將服務全球20 億使用者,滿足消費者 50% 的出行需求,推廣 1000 萬輛新能源共享汽車。
程維提出,未來整個交通和汽車產業發展的三個大的趨勢是新能源、共享、智慧化,可以解決汙染、效率擁堵、未來交通安全的問題。
這次又和大眾成立分公司,在我看來,滴滴的意圖很明顯。由大眾來管理運營滴滴的車隊。滴滴以後即使不造車,但也不會是現有的這個模式!大家人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