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2019 年的 9 大設計趨勢
本文由微軟、谷歌、Ideo、Pentagram、Gensler 等公司的設計領導者共同發聲。

現在每個人都疲憊並且不快樂。數字平臺吸乾了我們最後的注意力和理智的判斷力。如果你在 2018 年有看頭條新聞,那麼你會有充分的理由對未來感到悲觀。
但當我們和來自微軟、谷歌、Forrester 等公司的設計專家交談後,他們卻給我們大家提供了一線希望。展望 2019 年,他們達成了一個共識:過去幾年商業世界定義的冷酷和企業化的思維方式並不是人們想要的。在 2019 年,人們關注的將不再僅僅是資料本身,設計師的工作將會是確保呈現出更多的東西。以下就是總結出的 2019 年 9 大設計趨勢。
我們只關注焦點本身
“設計已經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技術對於設計的影響已經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中一些影響是有積極意義的,但大部分影響都不太好。我們感到 分心,沮喪並且不堪重負 。曾經有趣、愉快並且有幫助作用的數字體驗現在變得更像是一個負擔;我們希望逃離這種永遠線上的狀態。
“在 2019 年,我認為更好的設計應該讓大家不再逃離。我們都需要認真反思,讓我們自己對快速創新的後果負責。我們每年需要一百萬 個新應用嗎?我們是否需要持續不斷的參與設計?我們是否還需要堅持黑暗的使用者體驗?不是這樣的。我們應該用更多的專注和設計經驗來支撐個人、團體和社會的認知可持續性。現在到了讓設計師承擔這個道德責任的時候了。“最重要的設計趨勢應該是迴歸正念和保持專注。” — Albert Shum ,公司設計副總裁,微軟
人們(和產品)將通過變得簡單而獲得更多
“在最近的IPCC 特別報告 中表示,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已經引起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並且美國政府對此並沒有什麼實際的作為,所以服裝品牌和消費者決定為此付諸行動。消費者更加認識到 過度消費的壞處並且越來越多的人們都在致力把衣櫃裡面的東西變少。品牌商也將設計更好的產品,並且在可持續性和可迴圈性上進行投入。Patagonia 和H&M 僅僅是其中的兩個例子。
“產品設計的理念將變得更有意義,設計師們將致力於產品的質量和壽命,而不是為了迎合趨勢。從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以客戶為本的消費理念,可以從一開始就降低生產過剩的可能。這些專注於功能性、舒適性和卓越的設計都會讓服飾變得更出色。蘋果公司一直通過簡化產品來提高他們產品的效能,在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在時尚領域同樣如此,公司需要對冗餘的元素刪繁就簡,才能給產品提升詩一般的意境。美好的設計會讓消費者對簡單的樣式也會感覺到愉悅和快樂。因為即使樣式簡單,但是每個人會感受到更多的東西,也因此會去買更多的衣服。” — Nina Faulhaber 和 Meg He ,聯合創始人,ADAY。
物聯網將不止侷限於家中
“酷炫的物聯網產品開始逐漸進入我們的家中,我們曾經希望能夠在家裡從冰箱到燈光都能互相互動,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安全和快樂,這仍然只是一個夢想。至少得是一個工學學士才能把這些產品玩轉。
“在 2019 年,Forrester 認為物聯網會在我們的工作和居住環境產生更大的影響,85% 的企業會實施或者計劃實施物聯網解決方案。市政當局已經在探索如何通過物聯網的解決方案實施連線照明系統,停車系統以及甚至是垃圾桶來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的安全和便捷。智慧製造在幫助企業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同時,也幫助企業提高了他們的生產效率。智慧供應鏈可以更好地確保產品的位置和狀態,甚至能夠有助於確定我們的食品安全。通過物聯網,像電梯和渦輪機這樣的裝置還可以在需要維護的時候自行發出訊號,以避免出現故障。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物聯網會持續對包括醫療保健、零售、農業等在內的幾乎所有行業都產生影響。 但是,由於在企業、消費人群和城市環境中實施物聯網解決方案新增諸如分散式連線裝置、感測器和必要的基礎設施,解決因此帶來的安全風險也是至關重要的。” — Michele Pelino ,分析師,Forrester。
更大的城市
“我們正在經歷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化、人口變化和氣候變化。到 2030 年,全球城市將增加超過 10 億人口。設計師必須重新思考並且重塑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來推動更加富有活力和宜居的城市生活。雖然科技產品和服務公司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同樣的敏捷性和投資卻在環境建設上沒有收到成效。這種情況即將改變。根據Re:Tech 最新的報告,在 2017 年,風險投資公司對房地產技術的投資達到僅 130 億美元。新材料、勞動力流動性、機器人、感測器、人工智慧和資料平臺 將為新的敏捷設計方法鋪平道路。建築的下一個階段將不再僅僅是修建一個持久居住的地方,而是會設計以使用者為中心,充滿創造力,高度自適應並且可以通過自我學習實時更新的空間,以實現持續發展、可持續性和真正的居住作用。” — Hans Neubert ,全球數字體驗領導者,Gensler
“冷淡”、“高效” 和 “現代化” 的設計理念已經慢慢過時
“科技世界之前一直秉持過於簡單化的設計理念,但現在那種乾淨、簡單和內斂的思想已經不可逆轉的逐漸走到了盡頭。因為越來越多的公司認識到品牌建設應該更加註重情感上的美學,以前設計上那種公式化的簡單已經不再是一個有效的規避風險的策略。甚至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科技世界的領導者在設計上更加富有情感,富有張力的轉變:比如谷歌硬體設計師會去設計更加溫暖、更加人性化的個人電子產品。或者通過更加有趣的視覺語言來發展 Lyft 語言。— Gadi Amit ,創始人,NewDealDesign
品牌表達的復興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正在被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放大同質性。也就是說,流行趨勢和暢銷趨勢都會因為處於排行榜的頂部而更受歡迎,最流行的樣式不看重其他的表達而僅僅只創造一些單一的符號:比如字型、顏色,插圖和攝影等。想想從以前引領時尚的“千禧年粉紅色“到現在流行的“創業外觀”:超級清爽,通過字面意義的無襯線字型作為標識,將產品拍攝的輪廓放置在純色背景上。所以現在令人感到有趣和擔憂的是,所有東西的外觀和銷售形式都變得差不多,行李箱、牙刷、鞋子、化妝品,寵物用品、內衣,保險,你能叫出名字的東西好像都一樣。
“在 2018 年我們看到 90 年代時尚界的盛大回歸。這看起來像是人們的懷舊,但更深層次這代表著人們渴望看到不同的表達方式。真正意義上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領域都在渴望表達,特別是品牌推廣領域幾乎佔據了當代視覺領域的主導地位。我們將看到設計師將被喚醒並回顧到前手機時代豐富的表達歷史,而品牌商將不得不學習如何藉助設計師最天才的那一部分才華:人性本身。” — Natasha Jen ,合夥人,Pentagram
大麻變得個性化
“當市場開始採用新的設計方式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思想時,由此帶來的進步同時發生在我們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地方。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能夠選擇更多的東西帶入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大麻。隨著文化層面更廣泛的接受(並且立法使其合法化),即使臭名昭著的大麻葉子已經被遺棄在徽標和服裝,我們仍然可以期待大麻會從一種 嗑藥時刻 轉變為高階時尚。
“所以未來特別讓人關注的就是大麻的普遍性和個性化。產品會根據你個人的具體情況,包括生活方式、使用情形以及甚至包括遺傳因素來定製和配置。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所以每個人的大麻解決方案都應該是不同的。這樣的創新將使產品對生活體驗的促進發揮到最大的潛力,並且還可以每週按計劃將您的需要送到您家門口。” — Scott Wilson ,創始人 + CEO,極簡派藝術家,首席體驗官,Cresco Labs。
軟體推動我們前行
“在 2019 年,我們將看到新的系統和語言來討論和衡量我們的工作對個人使用者造成的影響,以確保用更全面的方法來開發產品。這包括對使用者的參與度和所需功能性的選擇,同時也會考慮到人們彼此交談、分享和互動的方式(特別是在個人生活中)。
“就像我們對於應用程式做一點小調整,比如就改動一下通知的措辭或者按鈕的顏色,就會在使用上導致比較大的變化,我們將定義和分享不同技術模式推動真實生活的共同理解。
“在過去幾年,世界各地的設計團隊的很多研究成果表明,人們由於害怕錯過而與裝置保持聯絡。在這些發現的基礎上,可以通過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幫助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人和興趣上。提供提高認知的工具會有助於使用者提高個人的幸福感;使使用者能夠從他們的裝置中被找到將對家庭、社群和社會都產生積極影響。” — Glen Murphy ,使用者體驗總監,Google。
設計可以治癒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我們的思想和身體都在被壓力侵蝕。你每天都可以在頭條新聞裡面看到:孩子因為焦慮癱瘓,持槍自殺,鴉片類藥物成癮。 我們生活在被技術連線的最緊密的時代,但我們的孤獨感卻與日俱增。如果探究更深層次的原因,那麼歸根到底就是因為缺乏情感和心理健康意識。
“我不是在談論通過健康療養院那樣的奢侈體驗來打造健康的福祉。我在談論的是 Maslow 在他的等級制度底層就沒有意識到的:我們人類不可或缺的就是這種內心深處的幸福感。
“令我們感到興奮的是,現在科學已經浮現了我們培養情感和心理健康的無數種方法 — 它們都是不同的設計方式。
“在設計上幫助更好的睡眠可以有助於提高適應壓力的能力以及更好的情緒管理能力。遠離孤獨感並且設計有意義的社交聯絡也是為了建立更強大的免疫系統和大腦保護。(相反,長期孤獨的壞處就像每天吸 15 根菸!)合理的設計可以幫助人們找到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從而獲得更健康的身心。
“越來越多的設計師會開始認識到他們所具有的強大能量。我們不再非得需要醫生或者護士的幫助。設計師同樣也是好的治療師。” — Ann Kim , 資產組合總監, Ideo Cambridge。
如果發現譯文存在錯誤或其他需要改進的地方,歡迎到 掘金翻譯計劃 對譯文進行修改並 PR,也可獲得相應獎勵積分。文章開頭的 本文永久連結 即為本文在 GitHub 上的 MarkDown 連結。
掘金翻譯計劃 是一個翻譯優質網際網路技術文章的社群,文章來源為掘金 上的英文分享文章。內容覆蓋 Android 、 iOS 、 前端 、 後端 、 區塊鏈 、 產品 、 設計 、 人工智慧 等領域,想要檢視更多優質譯文請持續關注 掘金翻譯計劃 、官方微博、 知乎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