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千萬別搞區塊鏈!
日前,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宣佈離開公司、二次創業,方向是書友會+區塊鏈,燃財經主編過去一年一直在關注、研究區塊鏈,他覺得李國慶入局區塊鏈不僅不夠明智、還十分凶險,特發此信、以做善意提醒。
李總:
你好,我叫賀樹龍,是已故媒體“區塊鏈真相”的主編,也是新生媒體“燃財經”的主編。
寫信給你,是想聊聊你的區塊鏈。
上週三,你發了一封公開信,還線上接受了包括燃財經在內的多家媒體的採訪,主要內容是: 宣佈離開噹噹網,再創業瞄準書友會+區塊鏈。
你離開噹噹網我們並不奇怪,2個月前你為“好冤家”劉強東發聲,結果被噹噹網官方微博怒懟時我們就窺見端倪;你做書友會我們也不奇怪,你鍾愛讀書、噹噹網也從賣書起家,你的人生可謂與書有緣;我們奇怪的是—— 你為什麼要搞區塊鏈?
為了尋找答案,我認真收集了你關於區塊鏈的觀點,並把你在一個500人微信群中的幾十條語音反覆聽了好幾遍,以下是我收穫的要點:
1、去年年中,你投資了一個名為CRYSTO的區塊鏈專案,佔股25%;
2、你做小股東的CRYSTO是一個內容垂直公鏈,你在這條公鏈上做書友會應用,面向使用者的APP和小程式都在開發中;
3、你認為區塊鏈的經濟制度非常牛,可以讓內容的建立者、篩選者、分發者、使用者都受益,所以你想讓你的書友會結合區塊鏈經濟思想,“來做一場偉大的實驗”;
4、CRYSTO會發幣,書友會目前不發幣、發積分,未來CRYSTO會不會送幣給書友會,“需要等他們那邊安排”;
5、你希望使用者在你這兒聽書,“一年聽52本,還能掙錢”。
聽說你要搞區塊鏈,有人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區塊鏈走了一個楊寧,又來了一個李國慶》。楊寧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是網際網路老人,參與創辦過ChinaRen、空中網等企業,後轉型投資人,2018年搞起區塊鏈,專案名叫“消費鏈”,入局之時高呼“區塊鏈將顛覆BAT”。後來發了幣,但幣價狂跌,跟風楊寧的投資人紛紛虧本、找他維權,最後楊寧哭哭啼啼離開了鏈圈,臨走時還控訴“黑莊”,說自己也被割了,一時間淪為笑話。
楊寧
李總,如今你滿懷熱情進入區塊鏈行業,本該送上祝福,但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波點冷水。
你是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一批創業者,噹噹網雖然後來沒有競爭過淘寶和京東,但也算小有成就;你以“大嘴”聞名,生性耿直、敢於直言,反對你的人多,但支援你、以你為偶像的人也不少;噹噹網最後由俞渝掌控,你黯然出局,你想再次證明自己大家都能理解,但你又不缺錢,為何非要趟區塊鏈這股洪水?
我改了改《流浪地球》的臺詞,送你幾句忠告:道路千萬條,晚節最要保,冒險區塊鏈,親人兩行淚。
為什麼?你聽我慢慢道來。
1
今天的區塊鏈只是個烏托邦
有人認為你是來鏈圈“割韭菜”的,但我相信你是帶著善意而來的。很多精英都是如此。
10年前,中本聰發明了比特幣,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也隨之誕生。10年後, 區塊鏈究竟是什麼東西,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有的人從中看到夢想和未來,有的人從中看到金錢和慾望。
我想說說我眼中的區塊鏈。2017年以前,除了少數極客群體,很少有人聽說過區塊鏈這個概念。讓區塊鏈火起來的是ICO,ICO指的是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 後來在中國被官方定性為非法集資 。
而ICO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因為一個叫以太坊的專案提供一整套工具、降低了ICO的門檻,當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5分鐘之內基於以太坊發行自己的代幣、募集資金的時候,騙子、投機者和夢想家就集體湧進了這個市場。
當然,不管是騙子、投機者還是夢想家,想要通過ICO募資,起碼需要一個白皮書,也就是故事,區塊鏈便成為了他們吹捧的主角。
於是,各種虛擬貨幣不斷湧現,作為虛擬貨幣交換媒介的比特幣價格一度衝到了13萬人民幣一枚,這種財富效應吸引了更多人來炒作虛擬貨幣。區塊鏈也在這個浪潮中被捧上了天,幾乎成了“萬能神藥”,彷彿各行各業都在等待區塊鏈來解救、來改造。
區塊鏈有未來嗎?答案是肯定的。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匿名性、不可篡改性、自治性等特徵,這些技術特徵未來跟很多商業領域(比如金融、政務、醫療、能源、版權、物聯網、慈善、農業、文娛)的結合都可以創造新的價值。這一點毋庸置疑。
區塊鏈還不僅僅是技術,它在鋪天蓋地的討論中逐漸升華、成為一種新的經濟系統,可能會改變傳統商業的治理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也就是所謂的改變生產關係。社群自治、通證經濟這兩個詞就是由此火起來的。
但任何傑出的技術都需要時間成長,區塊鏈也不例外。 ICO帶來的泡沫式關注並不意味著區塊鏈的時代已真正到來,所以2018年年初入局的那一波創業者 ,幾乎都鎩羽而歸。幣價暴跌之後,大家才發現這個行業什麼都沒有,產品沒有、使用者沒有、商業模式沒有、基礎設施很不完善……
李總,對於理想主義者來說,今天的區塊鏈還是個烏托邦。不管你的初心如何,它都不會因你而改變。
2
良幣會被劣幣驅逐
你在接受採訪時說,你投資了CRYSTO公鏈,你創辦的書友會要積極上鍊,“說服傳統企業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和思想太難了,我先帶頭”。
水晶區塊鏈(CRYSTO)股權結構
勇氣可嘉。過去一年,我見到過不少像你一樣信仰區塊鏈的創業者,但他們幾乎都沒有成功。為什麼?因為目前的區塊鏈領域,劣幣會驅逐良幣,壞人佔了主流,好人難以生存。
整個遊戲是如何運作的呢?
先說專案。區塊鏈領域的大部分專案,如果放到傳統的股權投資市場,是拿不到任何投資、註定會失敗的。但是靠著ICO,這些專案發個白皮書,拉幾個名人站臺,在微信群裡炒一炒,就會很輕易地拿到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億、幾十億。有人因此誇ICO是平權金融,但這些人在專案方圈錢跑路、投資者集體維權時全都閉了嘴。
再說投資機構。牛市的時候,一個專案從啟動到登陸交易所,可能只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投資機構的退出週期非常之短。在傳統股權投資領域,退出週期超過5年是非常正常的事,每年賺取10%、20%的回報就非常不錯了。但在區塊鏈行業,動輒2個月、3個月的退出週期,動輒10倍、100倍的回報率,讓不少人都為之心動。
因此,才會出現那麼多Token Fund。他們在私募階段以較低的價格向專案買幣,等到專案登陸交易所之後第一時間拋售,猶如一群嗜血的狼。什麼鎖定期,都是“君子之約”。
再說韭菜。散戶被戲稱為韭菜。 專案圈投資機構的錢,投資機構圈散戶的錢,韭菜希望有別的韭菜接盤。 投資人還會看看白皮書、團隊,再來決定要不要投資一個專案,韭菜則是完全跟風。他們搭上了所謂“社群經濟”的船,在微信群裡天天聽人講區塊鏈,偶爾跑出幾個其他韭菜(有可能是託)自稱買了某個專案賺了幾十倍、幾百倍,韭菜們終於眼紅了,蠢蠢欲動了。
但韭菜畢竟不是合格的投資者,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承擔不起其中風險。他們帶著發財的美夢而來,但很快會發現自己虧了很多;這時,大部分人的心態變成了撈本心態,加大注碼、希望一擊制勝;最終愈陷愈深,直至血本無歸,只能相約維權。
當然,還有很多“幫凶”。比如說交易所,94之後,明知違規、照行不誤,甚至有交易所推出了10倍、20倍槓桿的期貨產品,肆意宰殺沒有辨別能力的韭菜們;比如說自媒體,拿著專案的佣金到處幫忙宣傳、吸引韭菜,甚至幫專案拉韭菜群、做代投賺差價;比如說量化基金,通過各種手法拉漲拉跌,在沒有規則的世界裡大行其道;比如說幫人寫白皮書的、做社群服務的、做技術方案的……奇怪的是,每一個騙局的參與者都不覺得自己有錯。
這就是目前區塊鏈行業的執行邏輯。李總,你來了, 你覺得你能逃出三界之外嗎?
我們不妨推演一下。你的招牌十分亮眼,投資機構來了,韭菜也來了,不管是投資你作為股東的CRYSTO,還是你的書友會,他們主要看重的是你的能力和影響力。這些人心底裡的算盤是什麼,想必你也知道, 無非就是期待你的專案能儘快上交易所,然後他們把手裡的代幣高價拋售,賺一筆走人。
我查看了CRYSTO的白皮書,裡面寫著計劃在2019年第二季度上交易所。假設如願達成,投資機構會很快退出,去尋找下一個獵物;韭菜就不會那麼幸運了,總得有人接盤,總得有人虧錢。一旦虧錢,他們就會聲討李國慶,找李國慶維權,根本不會管你到底是不是CRYSTO的大股東。
CRYSTO計劃在2019年Q2上交易所
你可能會比較樂觀地認為,你的書友會沒有韭菜,只有真正的使用者。這條路有多難多長,問問得到和喜馬拉雅吧。我曾研究過不少內容區塊鏈專案,他們原本想用區塊鏈的激勵機制來激發使用者的參與意願,到最後發現根本沒有使用者,只有羊毛黨。
當然,我還是希望你的書友會能有真正的使用者。但你也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你為CRYSTO和書友會站臺,一定會有人慕名而來,將來不管什麼環節出了問題,都會有人罵你“騙子”。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國內ICO是違法的,很多專案會打擦邊球,但眾目睽睽,總有敗露之時。
你真的想好了嗎?
3
前車之鑑不得不防
很顯然你不太瞭解楊寧的經歷。有人問你,有沒有看過《區塊鏈走了一個楊寧,又來了一個李國慶》這篇文章,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你說:“過去,無論區塊鏈的投資人,還是區塊鏈的創業者心態都是不對的。”你做好了打三五年、甚至是八年持久戰的準備(不知道投資人、韭菜、員工有沒有耐心陪你玩這麼久)。你說楊寧“昏了頭”,我們都以為你要批評他守不住底線,結果你卻是這麼講的—— “楊寧網際網路時代的過山車都已坐過,他怎麼會這樣評論區塊鏈?”
楊寧是怎麼評價區塊鏈的呢?他說幣圈鏈圈騙子橫行,自己不願意與之為伍,所以跑了。當然,他是給自己臉上貼金。
楊寧英明一世、糊塗一時,網際網路時代積累的名聲,在區塊鏈毀之一旦。當然,他並不孤單。還記得另一位大佬今年年初在微信群的呼籲嗎?他說:“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這是一場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偉大技術革命。它對傳統的顛覆,將會比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來得更加迅猛、徹底。”
我不相信這位大佬的初心也是割韭菜,但他的言論會被割韭菜的人利用,他所經營的人設也因為沾上區塊鏈受到沉重打擊。
除了他們,還有玉紅和王峰。2018年年初風光一時的他們,後來各有各的苦衷,玉紅自己發了幣,被罵割韭菜,王峰雖然沒有親自下場,但他投資或站臺的專案,出問題的也不少。
其他“大佬”也因為區塊鏈顏面盡失。蔡文勝與美鏈關係曖昧,後者被質疑狂割韭菜;李笑來站臺了幾十個專案,錄音門一席“真話”道出實情;號稱曾在微軟參與過Windows系統開發、回國後潛心研究作業系統17年的陳榕,搞的亦來雲專案深陷維權風波……
後來,該邊控的都邊控了,該消停的也消停了。 眾人心照不宣、一片寂靜之時,你李國慶來了 。
過去一年,我一直在關注和研究區塊鏈,我們所做的新媒體“區塊鏈真相”創立初衷便是尋找關於區塊鏈行業的真相,並傳播真正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理念。後來發現,這個領域充滿騙局,真正的區塊鏈技術還很遙遠,基礎設施還很薄弱。我們所期待的區塊鏈規模應用,至少還需要五年。這也是我向你做提醒的一個重要經驗依據。
CRYSTO創始人(噹噹網前員工、李總前下屬)
李總,一個人很難憑一己之力扭轉局面,證明自己的路有千萬條,在你徹底賭上晚節之前,我還是希望你慎重考慮,和你的一生搭檔俞渝聊一聊,不要一個人賭氣跳入火海。
趁CRYSTO還沒有發幣、上交易所,一切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