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商血拼iPhone最低價 背後原因不簡單
送走“情人劫”再來“女神劫”,國內三大電商由此掀起了一場關於iPhone最低價的廝殺。
先是蘇寧易購宣佈最高降幅高達1000元,隨後京東表示直降1700元。一向以低價而聞名的拼多多加入戰團,出手降幅就是2300元,並表示:隨時調價確保全網最低!
三大電商在“38節”拼殺iPhone低價
或許是小編的好奇心比較重,為啥這三大電商會在“38節”這個時間點選擇拼殺iPhone的最低售價?這背後又隱含著什麼神奇的邏輯嗎?透過現象看本質,針對這個話題,小編今天和您好好嘮嘮“三大電商血拼iPhone最低價”這件事兒~
別看下滑 iPhone還是“硬”
自從去年以來,人們似乎對蘋果iPhone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從此前的趨之若鶩,到現在的口誅筆伐,其實背後的邏輯主要是趨勢發生了變化。如今的蘋果iPhone早已跌落神壇,但有一點仍舊不能否認:在今時今日,蘋果iPhone依然還足夠“硬”!
儘管iPhone已經開始了向下的發展趨勢,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慣性。手機依然是這個社會最受關注的產品,而蘋果依然是手機屆的翹楚。無論是從品牌的認知度、品牌價值、使用者的體驗,甚至咱們通俗的講,產品的“逼格”,能全面超越iPhone的並不多。
最熱的產品線,最熱的品牌,以此來進行促銷活動吸引流量,自然是最合適的選擇。
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講,三大電商幾乎同一時間選擇蘋果iPhone來進行價格拼殺,自然也就在情理當中了。總而言之一句話,什麼熱門拼什麼,比如前陣子的車釐子~
另外一點,其實人們吐槽蘋果更多的是關於定價的策略。唯獨就是這個價格,動不動就上萬恨得使用者牙根癢癢。
好了,現在如此大的優惠給你,就問你心動不心動!這其實是利用了消費者心裡層面的一種落差。畢竟最毒的東西,就是那些踮一踮腳尖就能摸到的。
當然,備受銷量下滑煎熬的蘋果目前也在尋求逆轉頹勢的辦法。比如還在進行的官方換購,以及前陣子電商平臺的“授意”降價。如今有個機會能夠提振銷量,蘋果自然也是“落得河水不洗船”,蘋果和三大電商或許就因此而達成了一致性的默契。
還是那句話,只因蘋果iPhone依然足夠“硬”,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高階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所以三大電商不拼iPhone又能拼什麼呢?
女神的節 收割的卻是直男
此前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資料調查,資料顯示iPhone使用者中女性的佔比更多一些,達到了接近60%的程度。更有意思的是,蘋果使用者畫像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分別是女性、24歲以下、高中及以下學歷、未婚群體為主,所以38節當然首推iPhone啦~
雖然這個資料調查的結果曾經被無數人調侃,甚至被利用惡意抹黑iPhone使用者群體,但其實從實際的觀察情況來看,女性的確更適合使用iPhone。因為iPhone相對比較簡單,幾乎不需要什麼設定和優化,開機使用即可,甚至很多人連鈴聲都懶得換。
雖然iPhone“可玩性”不高,但勝在簡單穩定。或許APP的途徑比較單一,很大程度降低了木馬和病毒的風險,這不就是廣大女性朋友需要的嗎?在這裡我們並非貶低,相對於男性使用者的更愛研究,iPhone對於女性而言仍舊是“標配”一般的存在。
正因為如此,iPhone甚至在有些時候可以充當部分“一般等價物”的角色,併成為很多人攀比的物件。女性朋友嘛,多多少少都有些虛榮心和攀比的心態,這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拿著“男票”送的最新款iPhone,還是能引起一些閨蜜們的羨慕的~
而從男性的角度來看,女神的節日你要送什麼禮物呢?
誠然,女神可能更喜歡口紅、神仙水之類的高檔化妝品。但我勸你,兄弟你千萬別送。因為對於廣大直男而言,你永遠搞不清一個紅色究竟有多少個色號。如果你不小心踩進了雷區,送個什麼“死亡芭比粉”,我估計你的好日子也就快要到頭了。
所以,送一部256GB起步的最新款iPhone,不僅是誠意十足的選擇,而且永遠不會犯錯!你以為三大電商狂拼iPhone最低價吸引的是女性使用者?商家還順帶收割了廣大直男朋友們,因為只有直男才關注京東、蘇寧、拼多多的數碼產品。
小姐姐們都在刷小紅書,拼殺美妝海外代購啦~
流量的拼殺 你不死我不活
聊完了產品、使用者這兩大維度的解讀,接下來我們就從行業角度來窺探“三大電商血拼iPhone最低價”現象背後的本質。雖然僅僅是一次傳統的節日促銷,但背後卻彰顯出中國電商平臺在經歷了十年高速發展後的瓶頸現狀:你不死,我不活!
屈指一算十年之前,那會兒電商還處於方興未艾的階段,連年的高速成長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業界神話。高速成長雖然喜人,但是也更快的把行業推向了天花板。通過近年來的電商銷售佔比資料來看,電商平臺的銷售佔比已經多年沒有實現增長了。
這道理不難理解,中國就這麼十幾億人口,盤子總共就這麼大,市場總有飽和的一天。所以你會看到,阿里、騰訊這些大佬在完成了線上的佈局之後,從去年開始就加強了線下領域的拼殺。比如與傳統商超進行的入股合作,以及蘇寧小店、京東小店、永輝生活……
過去大家都是各玩各的,你玩你的“雙11”,我玩我的“618”。關於競爭這個話題,大家總是儘量去避免發生。因為競爭是殘酷的,會直接帶來利潤的降低。以前市場份額足夠大,還能彼此“相安無事”,但是現在則必須面對“你不死,我不活”的現狀。
該如何理解“你不死,我不活”這句話?假如全網就十個使用者,A電商通過手段吸引了8個,B電商吸引了2個,而C電商一個都沒吸引。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即使AB電商的使用者都沒成交,那C也是死。因為使用者就這麼多,來都不來你家,你說你還能存活?
流量雖然不能夠直接變現,但卻是電商平臺盈利的基礎。一個電商如果沒有流量,更無法談起形成交易。這也解釋了為何拼多多屢被吐槽,但估值仍舊這麼高的原因。三大電商血拼iPhone最低價,實則是對全網流量拼殺已經趨於白熱化的表現。
一場“血拼iPhone最低價”狂歡,實則中國電商短兵相接慘烈無比的白刃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