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蘋果繼續引領可穿戴裝置市場

IDC 今天釋出的 最新報告 顯示,蘋果繼續引領可穿戴裝置市場,去年的可穿戴裝置出貨量為 4620 萬臺。此外 2018 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裝置市場增長 31.4%,至 5930 萬臺,而全年出貨量同比增長 27.5%,至 1.722 億臺。報告顯示,第四季度蘋果繼續在全球可穿戴裝置市場排名第一,出貨量為 1620 萬臺,其中 1040 萬臺是 Apple Watch。
2018 年,全球智慧手錶的出貨量同比增長 54.3%,佔所有可穿戴裝置的 29.8%。其中 Apple Watch 佔到約一半。
IDC 預計,由於新一代 Apple Watch Series 4 在開售階段表現強勁,蘋果在可穿戴裝置市場的增長將會繼續。
此外 IDC 指出,該公司近期對“耳戴”類可穿戴裝置的定義進行了調整,將支援喚醒智慧助手的無線耳機加入其中。這些耳機支援通過觸控按鈕或語音關鍵詞來啟用智慧助手。這意味著,蘋果 AirPods、谷歌 PixelBuds 和 Bose QC35II 目前都會被歸入可穿戴裝置之列。
可穿戴裝置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越來越多的此類“耳戴”產品,例如蘋果的 AirPods。
例如第四季度,耳戴產品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66.4%,在整個市場中的佔比為 21.9%。
IDC 表示,這一增長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智慧助手的日益普及,以及以蘋果為首的智慧手機廠商拋棄了耳機插孔。
IDC 移動裝置追蹤高階研究分析師吉特什·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在宣告中表示:“過去一年,耳戴裝置市場大幅增長,我們預計這個趨勢將在未來幾年中得到繼續。這是企業的下個戰場,因為隨著當代裝置不再支援耳機插孔,這類耳機成為了許多人的必需品。此外,隨著智慧助手和耳內生物識別技術的興起,企業可以很好地向消費者提供新的一類裝置,與他們手腕上和口袋裡現有的裝置生態形成互補。”
與此同時,智慧手錶增長了 55.2%,市場佔比為 34.3%。而由於小米、華為和 Fitbit 的產品釋出,腕帶類裝置的市場份額達到 30%。
小米本季度排名第二,僅次於蘋果,市場份額為 12.6%,低於蘋果的 27.4%。小米仍然在中國國內表現強勁,但小米手環 3 的銷售情況確實很好。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手環 3 佔第四季度腕帶出貨量的超過 30%。
華為排名小米之後。由於支援與華為和榮耀手機捆綁,華為可穿戴裝置的增長率達到 248.5%。Fitbit 和三星也躋身前五。前者恢復增長得益於 Charge 3 的推出和圍繞 Versa 的促銷活動,而後者則支援將可穿戴裝置與智慧手機捆綁。
三星第四季度出貨了 400 萬臺可穿戴裝置,蘋果為 1620 萬臺。
翻譯:維金
IDC: Apple led wearables market in 2018, with 46.2M of the total 172.2M devices shipp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