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設計的五個中心!你造嗎?
文/李淳 包裝設計策略是指通過對包裝的設計,來獲得商 品銷售優勢的計劃,設計策略的正確與否,是整個包裝設計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要實現包裝設計的創新,設計師需要依據設計的目標與原則,結合企業市場營銷計劃,運用創造性思維,擬定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包裝設計策略。


①直觀表現策略。 設計策略是為取得競爭優勢而擬定的,策略的擬定需要首先考察商品自身的優缺點,設計時只需要抓住商品自身美感,取得最佳的視覺效果。在包裝設計中可以採用開窗、鏤空等形式,或採用寫實攝影直接展示商品形象。

②理性策略。在面對某些科技含量高、技術創新的新商品,或者需要在專業指導下,才能正確使用的商品。包裝設計時可採用理性策略,用詳細的說明文字、科學圖表、流程演示等方式,向消費者介紹該商品的功能、成分、品質、採用的技術工藝等,通過賦予商品包裝科學、嚴謹、規範的印象。

③更新策略。 “喜新厭舊”是人們普遍的心理特徵,而包裝設計必須應時而變,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包裝中打上“NEW”、“新”等標記符號,往往會激發消費者的好奇心,增強商品的識別度。


①突出地域特色策略。 許多地方特色商品,體現了當地的風俗文化。在對其進行包裝設計時,可藉助典型的地域性圖形、文字、色彩、材料等元素來強調商品特色。提高銷售中的認知度。

②彰顯傳統文化策略。 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商品,可充分挖掘其獨有的文化內涵,提煉出內在理念,再轉化為具體可視的影象、色彩、文字、造型,以包裝形式彰顯出商品的獨特氣質。

③契合流行時尚策略。 流行元素在包裝設計中的運用,既可以是在視覺層面,如通過流行的影象、字型、色彩、編排、結構、材料工藝等來直觀呈現,又可體現為某種流行觀念或話語行為在包裝形式中的融入。


①人性化策略。 在包裝設計過程中根據人們的生理特徵、行為習慣、情感思維等,進行設計優化。例如:包裝結構中的提手、拉環、按鈕、封口等部分的設計,應考慮利於消費者攜帶、開啟、儲存、使用商品。

②分眾策略。 在包裝設計中可細分不同的消費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包裝設計。例如:對於低收入的消費者而言,包裝設計需要考慮輕便、實惠;而對於高收入、文化程度較高的消費者而言,包裝設計則需要考慮外觀精美、材料考究、製作精細、品味高尚。

③趣味化策略。 趣味化策略針對商品不同特點,在包裝上採用不同形式,或是一種圖形表現、一種造型結構甚至是一項遊戲活動的參與。例如:許多食品包裝中,附加有統一主題的收藏卡片,如歷史人物、風景名勝、電影角色等,通過激發人們的收藏興趣,來促進商品的銷售。


①造型風格化策略。 合理的商品包裝造型設計,帶給人使用的便捷,富有個性美感的商品造型,令人愛不釋手。市場上不乏“以形取勝”的例項,如知名香水的每一款包裝就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使消費者在使用商品的過程中感受到美的愉悅。

②色彩風格化策略。 色彩自身所具有的強烈表現力,最易引起人們情感心理的變化。利用色彩的感染力提高包裝的識別度,就成為包裝設計常用的方式。例如:可口可樂的紅色、百事可樂的藍色已成為兩大品牌區分的重要標誌,也是它們對外推廣活動中的重要主題色。

③材料與技術更新策略。 材料與技術是包裝加工成型的強有力保證,科技的發展推動著包裝形式的不斷變化。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礦泉水瓶包裝,就來自於塑料成型技術的支援。塑料薄膜的熱成型法結合抽真空技術,延長了商品的保質期,形成了肉類食品包裝設計的基本形式。引入新技術、新材料、新的製造加工工藝,將為包裝形式的改進帶來無限可能,也因此能成為樹立包裝設計個性的突破點。


①綠色包裝材料策略。 包裝材料的選擇上有意識地釆取取材天然、用材有度的設計策略,不僅順應了當下發展綠色包裝的趨勢,也因此可作品商品宣傳的亮點。例如:在食品包裝領域就可選取木、藤、竹、等天然材料,還可選擇一些由蛋白質、澱粉、脂多糖、複合類物質組成的可食性包裝材料,不僅能消除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顧慮,還可作為商品的特色賣點。

②迴圈再利用策略。 採用可迴圈利用的、可作其他用途的包裝材料。材料選取可降解、可回收的環保材料通過巧妙設計,可讓消費者重複使用,通過延長包裝使用壽命的方式來達到綠色環保的訴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