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內建函式來列印數學乘法表
1、Python內建函式range的使用
range函式的作用可以理解取一個範圍如下:
range(5) # :取一個在5的範圍>range(0, 5) # 那麼在這裡取的範圍就是0-5 0 1 2 3 4
同時我們可以在range(填寫範圍)
range(2, 6)>range(2, 6) # 在這裡取值範圍:2 3 4 5
到目前為止range函式是來取一個範圍的 但是我們還看不到值可以使用for迴圈來取值如下:
!/usr/bin/env python#Author:ywyankerpforiin range(2, 6): print(i)#輸出結果為:2345
解釋:
for i in range(2, 6):#for開始迴圈 i我們可以理解為一個變數 in(在) range(2, 6)取2-6的範圍#把range(2, 6)的取值範圍結果賦值給變數i 直到迴圈結束,最後輸出i變數的值
但是我們發現它輸出的結果是以列的方式輸出的,那麼我們可以使用end指令來解決這個問題
!/usr/bin/env python# Author: ywyankerpfor i in range(2, 6): print(i, end=" ")2 3 4 5 # 輸出結果
end解釋:
print(value, …, sep=’ ‘, end=’ ’, file=sys.stdout, flush=False)
在這裡end後面有一個’ ’這個通常代表就是換行的意思 那麼我們得知end它預設就是換行的 所以我們第一次輸出就是一列的方式輸出 在第二次我們定義了end=” 空格 “那麼它的輸出結果就是 2 3 4 5
例如2:
!/usr/bin/env python#Author:ywyankerpforiin range(2, 10): print(i, end=" ")2 3 4 5 6 7 8 9 # 輸出結果

image
2、使用range函式+for迴圈列印數學乘法表格
關於怎麼快速學python,可以加下小編的python學習群:611+530+101,不管你是小白還是大牛,小編我都歡迎,不定期分享乾貨
每天晚上20:00都會開直播給大家分享python學習知識和路線方法,群裡會不定期更新最新的教程和學習方法,大家都是學習python的,或是轉行,或是大學生,還有工作中想提升自己能力的,如果你是正在學習python的小夥伴可以加入學習。最後祝所有程式設計師都能夠走上人生巔峰,讓程式碼將夢想照進現實
小編最近整理了一套Python學習教程,有需要的小夥伴,記得來小編的交流群:556370268,即可免費領取一套Python學習教程哦
以下是數學乘法表

image
我們可以看到表格是以行 列加數字的運算形成的 接下來我們先列印1-9一行數字如下:
!/usr/bin/env pythonforiin range(10): # 在這裡我們使用range函式來取範圍這裡就是0-9 print(i, end=" ") # end上面提過了 定義空格不要讓他換行0 1 2 3 4 5 6 7 8 9 # 輸出的結果
接下來我們在使用一個for迴圈如下:
!/usr/bin/env pythonfor i 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 10): # 取值範圍:1-9 那麼我們可以理解為迴圈10次 取值範圍為:1-10 print(j, end="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加print引數可以換行如下:
!/usr/bin/env pythonfor i 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 10): print(j, end=" ") print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8 9
到這裡確實是打印出來了,像那麼一點樣子了 但是還不是夠乘法口訣表是斜著的我們現在的這個是正方形如下圖我們應該這樣斜著走應該才是對的

image
實現如下:
!/usr/bin/env pythonfor i 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j, end=" ") print
簡單抽象分析:
for i in range(10): # 迴圈開始,取一個範圍為0-9 開始迴圈第一次就是取0 for j in range(1, i+1): # 這個for迴圈是包含在第一個for迴圈中的,所以這裡的範圍是1, i+1 就是10+1 print(j, end=" ") # 輸出j這個變數 並空格 print # 讓輸出結果換行。for i in 迴圈第一次 0--9 迴圈的第一次就是0 for j in 迴圈取值1-- 10+1 那麼第一次就是 1,1 第二次迴圈就是 1,2 以此類推--1,3 1,4 1,5 1,6 1,7---.....1,101,2 ---- 11,3 ---- 1 21,4 ---- 1 2 31,5 ---- 1 2 3 41,6 ---- 1 2 3 4 51,7 ---- 1 2 3 4 5 61,8 ---- 1 2 3 4 5 6 7 1,9 ---- 1 2 3 4 5 6 7 81,10 ---- 1 2 3 4 5 6 7 8 9 print(j)輸出結果就是1 第一次迴圈的結果1 2 第二次迴圈的結果1 2 3 第三次迴圈的結果1 2 3 4 第四次迴圈的結果1 2 3 4 51 2 3 4 5 61 2 3 4 5 6 71 2 3 4 5 6 7 81 2 3 4 5 6 7 8 9

image
到目前為止輸出的還是有點樣子的 那麼繼續 我們接下來需要相乘了
!/usr/bin/env pythonfori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f"{j} {i}={str(j i):2}", end=" ") printfor i in range(10): for j in range(1, i+1): print(f"{j} {i}={str(j i):2}", end=" ") # 這裡使用的f-string來呼叫的變數 以字串的型別輸出 並向左空行兩位 print
輸出結果如下:
1 1=11 2=2 2 2=41 3=3 2 3=6 3 3=91 4=4 2 4=8 3 4=12 4 4=161 5=5 2 5=10 3 5=15 4 5=20 5 5=251 6=6 2 6=12 3 6=18 4 6=24 5 6=30 6 6=361 7=7 2 7=14 3 7=21 4 7=28 5 7=35 6 7=42 7 7=491 8=8 2 8=16 3 8=24 4 8=32 5 8=40 6 8=48 7 8=56 8 8=641 9=9 2 9=18 3 9=27 4 9=36 5 9=45 6 9=54 7 9=63 8 9=72 9*9=81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