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華為手機超2億臺,華為手機真的崛起了嗎?
只要是關注電子消費品就一定知道,手機行業真可謂是“各領風騷數三五年”,從當年手機霸主摩托羅拉,從引入中國到崛起到迅速下滑,短短不過8年,而隨後的諾基亞,前後也就9年不到10年的時間,而後“莫名其妙”獲得市場第一的三星,站在中國市場的頭把交椅的時間也不過7年,手機真正進入大眾生活也不過從98年前後,20年左右的時間已經是三易其主。
所以,當有人說華為手機站在中國手機第一,(2018年華為手機銷量達到了2億臺!)其言下之意其實就是說,也走不了多久了。無論說行業背景,還是公司內部環境,華為手機能取得現在的地位,單從一頭一尾來看,說是崛起,自然也不算為過。
這裡給一串資料,2016年華為終端營收2360億,華為手機的員工為3萬,即便算上海思的還有大平臺算半個人的情況下,也不超過4萬,人均創收近600萬,這個效率放到當今中國企業裡,效率也算一流水平。
因此無論從行業大背景和公司微觀環境,華為手機能做到今天,算是“後發致勝”的一點。 華為是採用大兵團作戰的銷售模式,可以迅速佔領制高點,但缺點非常明顯,缺乏對專一市場的長期堅持投入,華為在兩印市場的失敗就足以說明這點,華為的獨特優勢就在於現階段是大兵團作戰的時候,集中優勢兵力快速佔領山頭,再通過根據地之間進行串聯,在有效的協同下,整合銷售資源的能力比對手要高。
華為的重點市場基本上都和運營商有點關係,我們先看中國市場, 2018年中國運營商市場份額僅佔到10%左右,公開市場華為佔比現在已經接近30%,比VO都要高很多,華為在渠道健康水平、產品價格穩定度、產品知名度上都比對手要高一個檔次。在海外市場,華為在中東市場2017-2018年取得長足進展,尤其是nova在中端市場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堅固了其市場基礎。華為的手機是否崛起了?
我覺得是崛起了,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偏見要克服,很多弱點需要改進,但在現有環境下,華為已經可以打70分,華為是中國製造業的一個代表,其實OV也是,小米也是,如果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手機行業還真的挺爭氣,畢竟在日用消費品行業,還沒有哪個細分行業能像手機行業一樣有廣泛的全球影響力。
現在的消費電子行業,要想獲得全產業鏈的全部核心技術優勢,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先在規模的基礎上再提煉幾個關鍵領域,在長期穩定的投入下獲得不斷進步,這樣我們的優勢在能不斷穩固和加強,這或許也是最值得啟示我們的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