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與輿論環境不盡人意,民營企業急需找到突圍之法
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的民營企業用近40%的資源,創造了全國60%以上的GDP,繳納了50%以上的稅收,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 但民營企業認為當前的營商環境還不盡如人意,一個穩定、公開、透明和可預期的環境是他們所期待的。
近日,在民建北京朝陽區委主辦、民建朝陽區企業專委會和普舫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網際網路時代的營商和輿論環境”論壇中,北京市政協委員、民建朝陽區委副主委黃軼提到,2017年的統計顯示, 北京市70家獨角獸中朝陽區有23家,佔全市的33%。 清華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嚴飛表示,他從調研中發現, 很多企業家摸不清楚政府對企業的監管邊界在什麼地方, 因為上至中央政府的紅標頭檔案,下至地方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政策規定,其間有很多理解和實施上的偏差和混淆,導致企業家無法正確把握政策的邊界。
一位音訊分享軟體的創始人曾對嚴飛教授說,他們有一款音訊產品在北京分公司可以正常上線播放,但在上海分公司,卻被責令下架。嚴飛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家只能不斷猜測政策的執行力度,同時增加人手和資金去加強對產品內容的監管,而這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並導致他們採取非常保守的措施來避免碰觸安全線,這樣難免會犧牲掉一些內容的基本品質。
中關村管委會人才協會理事長王鈞在論壇中說,從中關村營商環境調研報告中可以發現“工商註冊和變更”讓很多企業感到困擾。他說:“總理在全國會上講,註冊要便利。可是落地到企業,變更股東等手續複雜得一塌糊塗。中小企業兩三年都搞不定變更的事情,登出的成本就更高了。”
然而, 民營企業家遇到的壓力不僅來自“邊界模糊”和“手續複雜”的政府政策,網路輿論也隨時讓他們汗毛豎起。 最近,“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事件”、“自如哄抬房價和甲醛超標事件”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當很多民眾和媒體憤怒地號召“解除安裝滴滴”和“退租自如”時,滴滴和自如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正確迴應民眾質疑和輿論風波。
出席了本次論壇的新華社金融新聞採訪部副主任王曉潔說, 其實處理輿情最重要的就是要守法、說真話和遵守道德底線。 “你未必將真實的情況事無鉅細地告訴大家,但是你說出來的必須是真實的。不滅稿,不要越抹越黑,甚至抓記者、報復舉報人之類的。”
鏈家高階副總裁陶紅兵也在該論壇上對自如的幾次輿論風波進行了解釋。他表示,鏈家在2016年“上海223事件”之後才單獨成立了PR部門,對負面輿論採取的一貫策略是“不迴應、不反駁、不對罵”。而針對最近“哄抬房價”和“甲醛超標”的輿論,陶紅兵表示:“只要是負面報道、負面輿論,我們一定是有錯的。至於錯的程度是不是像他們講的那麼大,那是第二個問題。”
陶紅兵稱, 自如現在把“全中國所有有資格做空氣質量檢測的機構全部找來”,目前簽約了90多家 。但空氣質量檢測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受到居住環境的很多變數因素影響,這讓他們團隊也感到頭疼。而對於“壟斷租房市場和哄抬房價”等質疑,陶紅兵稱,自如在北京有35萬間房,大概是12萬套,而北京的出租房總數是200萬套,也就是說, 自如在北京的房屋租賃市場上只佔了6-8%的份額,“離壟斷還差得太遠”。
36氪創始人兼董事長劉成城在該論壇上提到, 諸如“阿里員工去世,生前租自如甲醛房”這樣的文章標題是不負責任的,對企業來說不公平, 因為它會讓讀者不自覺地把標題前後的兩個事件建立了因果聯絡,但事實並不一定如此。而現在還沒有政府部門和第三方組織來協調資源、幫助民眾理性看待此類事情的蹊蹺之處。

圖:民建朝陽企業委副祕書長魏然主持了本次論壇。 從左到右依次為:唱吧CEO陳華、36氪創始人劉成城、升哲科技CEO趙武陽、鐵甲網聯合創始人張濤和民建企業委魏然
缺乏第三方中立機構和權威資料對輿論事件進行澄清 ,是最近幾起負面輿論事件共同暴露出來的問題。以滴滴順風車殺人事件為例,嚴飛表示,民眾和媒體都忽略了滴滴能夠有效降低犯罪這樣一個事實。
他說,有研究表明,2014年,在芝加哥一個犯罪很高的區域,當Uber上線後,那一年犯罪率下降了20%。而在中國,也有研究表明,用了滴滴以後,滴滴的犯罪率下降到計程車犯罪率的1.2%,換句話說,滴滴比普通計程車的犯罪率下降了98.8%。 “在資料的支撐之下,你會發現滴滴實際上是有效地遏制了犯罪……但我相信大家幾乎都沒有看到這一資料。” 嚴飛說。
在論壇間隙,東方高聖董事長陳明鍵說,他不久前去雅典參觀了蘇格拉底被關押的監獄,蘇格拉底當時本可以逃跑去斯巴達避難,但他卻對學生說:既然我們在雅典享受了民主的好處,那當民眾法院以民主投票的方式判處我死刑的時候,我就要去承擔。
陳明鍵認為,這個故事對民營企業也同樣適用。
獨角獸企業在享受高估值、政策扶持和資本垂青的同時,也要做好被輿論質疑的準備,這考驗的不僅是企業的危機管理,更是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