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大資料“探索園”打造資料創新沃土
因為大資料,貴州不斷吸引全球目光;發展大資料,貴州立足於“資料創造價值,創新驅動未來”。作為全國首個國家大資料綜合試驗區,貴州在近幾年來發展探索中,創造了大資料領域的多個國內第一,打造了一個個可推而廣之的樣本!除了眾所周知的“率先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省級政府資料 集聚、共享、開放的‘雲上貴州系統平臺’”“舉辦第一個國家級大資料產業國際博覽會”等外,其實貴州還有很多具有學習借鑑意義的舉措或專案等著大家一起發現和見證。
遵義市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也是貴州乃至全國典型的紅色旅遊城市,一直以旅遊和傳統工商業作為主導經濟,隨著資訊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產業利用資訊通訊技術及網際網路平臺轉型升級大勢所趨,於是,遵義軟體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應運而生。
2015年5月,在貴州省大資料發展戰略的引領下,遵義軟體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園)正式成立,初步形成“一核兩基地”(即遵義軟體園核心區域、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眾創小鎮、智慧終端研發基地)的空間佈局。由此,大資料分子開始在紅色旅遊基地裡“發酵”。
產業發展規劃清晰可期
建立初期,遵義軟體園實行“ 三步走 ”的產業發展規劃道路, 第一步重點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第二步重點發展大資料新興產業;第三步進入大資料核心業態,重點發展大資料分析、挖掘、應用、交易服務。
截至2018年,遵義軟體園產業服務外包業態集聚明顯,引進服務外包企業10餘家,實現從業人員3000餘人,獲批省級大資料服務產業集聚區;吸引黔川渝結合部相關市政部門、高校到園區參觀考察;迎來省內相關領導、部門到園區調研指導,全年共計接待參觀考察100餘次,亮相各大展會、博覽會。
每一個好成績面前不可能沒有困難和阻礙,而阻礙卻是遵義軟體園前進的動力。發展初期,由於大資料人才短缺,沒有完備的大資料發展載體以及影響力小等侷限性,遵義軟體園出現了投資增速下滑、消費增速放緩、產業發展動力減弱等諸多不利於園區發展的問題。
面對困難,遵義軟體園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開拓進取,以發現問題贏得機遇,以積極解決問題贏得實效的積極態度,不到兩年時間,就 將園區發展成為集大資料服務、人才培養、創新創業為一體的綜合性載體。
充分利用自然資源 搶佔大資料發展制高點
貴州率先於全國其他省份把大資料產業發展作為重要的戰略行動來高位推動,這是因為對大資料來說這裡有得天獨厚的建設資源。良好的生態優勢配上紅色革命新思想,不論是在理念方面還是在資源方面,都成為了加快大資料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遵義位於川渝銜接城市,具有三省資源共享、產業互助的地理優勢。近年來,園區緊跟貴州大資料發展思路,踐行遵義市委提出的打造“大資料服務集聚區”及“教育科創中心”要求,將園區建成黔川渝結合部重要的科創中心載體之一。其中,智慧終端研發就是一個重要部分。它以新蒲經開區智慧終端製造產業為基礎,全力推進研發與製造的協同發展,目前已入駐惠普軟體創新基地、禾苗無人機研發中心、弘年通訊研發中心、沃特沃德研發中心、貴州省智慧終端檢測中心等,實現企業入駐30餘家。
發展大資料 人才是關鍵
大資料時代,大資料人才的缺失是當前面臨的一大現狀。園區在步入大資料服務產業快速發展的階段,人才緊缺也成為了阻礙園區快速發展最重大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遵義軟體園迅速行動,在保證前有成果不下滑的基礎上積極引進相關學校、企業進行大資料人才培養。園區通過“政、企、校”合作的方式,共同實施人才驅動計劃,每年培養和引進1000名大資料及軟體人才,確保五年達到5000人,實現帶動就業1萬人,為遵義大資料及軟體產業發展提供強力的人才支撐保障。
目前,慧與大學已成功引進,大資料開發人才培養已實施;HTC威愛教育已引進,虛擬現實人才培養已實施;SAS已引進,大資料分析人才培養已實施,資料庫方向人才培養已實施;中軟國際已引進,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已實施;科大訊飛已引進,語音識別人才培養已實施……獲貴州省大資料局授予園區“貴州省大資料產業人才基地”稱號,成為全省唯一獲得該稱號的產業園區。
重點規劃發展 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VR/AR、網際網路+、服務外包產業 ,並按照“ 雙創推動、人才驅動、基金撬動、龍頭帶動、園區協同 ”五大行動,推動園區加快發展,全力為 入駐企業 提供 IT能力、人力資源、投資融資、運營管理、創新孵化、生活配套服務 ,著力培育以大資料為核心的軟體產業園。
創新創業成績頗豐
2018年10月,遵義市軟體園區黨組書記、管委會主任陳恆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只有實實在在地動起來、跑起來、幹起來,園區的建設發展才能表裡如一地日新月異。”自建園以來,園區的發展成果獲得多方的肯定。2018年,貴州省發展改革委公佈了“第八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通知,遵義軟體園獲得“大資料服務產業集聚區”的認定,此認定是對近年來遵義軟體園建設發展的充分肯定。進一步印證了遵義市區別於貴陽,位於黔川渝結合處,堅持錯位發展、差異發展的重要性、正確性。
園區全面實施創新創業園的升級打造,以緊緊圍繞 三個創新平臺(虛擬現實研究院、軟體大資料創新中心、物聯網應用研究院)和三個孵化中心(虛擬現實、高新技術、網際網路+) 為核心發展內容,依此統籌解決好核心企業極少、發展配套薄弱等突出問題,使遵義軟體園獲得提速發展。填補了遵義市無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空白,為遵義市申報國家級高新區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園區已入駐100多家中小企業,培養大資料產業人才數千人,已孵化企業專案150餘個,申請智慧財產權60餘項,科技系統備案企業50餘個,建成創新創業平臺10餘個。 實現了園區以全面孵化到軟體(大資料)產業孵化的主要方向轉變,成為眾多大資料產業理論實踐革命的縮影。
新啟程新規劃
採訪最後,遵義軟體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到,2019年遵義軟體園將繼續發揮好園區優勢,推動未完成專案、完成人才培養教學試點逐步鋪展、吸引更多有潛力的科創企業入駐。預計開展各類活動132場;引進孵化企業和團隊81家;新增軟體著作權、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共計31項;培育明星企業14個;確保每年增加大資料技術人才1000人,以黔川渝結合部為重點區域,抓好企業服務和投融資,成立“創新創業區域聯盟”。
在求發展的道路上,園區仍繼續發揚獲得省級數字經濟示範小鎮、省級大資料產業人才基地、省級大資料服務產業集聚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中國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等榮譽的典型性作用, 推動貴州大資料服務產業鏈條向縱深方向全面發展,為全省大資料產業發展提供配套服務和後臺支撐,成為全省大資料服務產業人才、資金、服務的集聚區。
遵義軟體園是遵義市發展大資料的重要載體之一,也是遵義市大資料發展成果展示的重要視窗。近年來,遵義軟體園經過對自身多方分析後製定了符合園區發展的產業規劃道路,並在該規劃的引導下有序地推動著園區大資料產業的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遵義軟體園的發展將為加快國家大資料(貴州)綜合試驗區的建設做出巨大的貢獻。
在大資料時代的浪潮下,任何與大資料有關的企業,一舉一動都將備受關注。新時代、新形勢、新認識、新理念、新思想,多人才、多論證、多發展......這些是大資料產業取得好成果的必須,而遵義軟體園正是這樣一個在發展中的好例子。
(資料觀記者 朱靜)
責任編輯:李蘭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