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納斯達克的愛庫存,離真正上市還會遠麼?
近期,國內領先的眾包分銷平臺愛庫存的廣告出現在了納斯達克的大屏上,作為全球創業公司集中朝聖的納斯達克,其外牆大螢幕總是能夠吸引全球創業者和投資者的關注。
儘管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在納斯達克上市,但此番愛庫存”登陸“納斯達克無疑也引發了外界對愛庫存上市的猜想,這家借勢社交電商飛速成長的電商新貴或許離上市並不遙遠。
大潮仍未褪去,社交電商進入2.0階段
愛庫存是社交電商領域如今重要的領軍型企業,而社交電商則正在逐漸解構原有的零售業態,建立在微信社交網路基礎上,利用流量紅利帶來的極低獲客成本,以及社交網路本身的傳播分享裂變效應,重塑零售業的“人貨場”。
如果說社交電商1.0時代是社交電商的探索與野蠻生長階段,那麼隨著《電商法》的落地,以及流量紅利效應的減弱,如今的社交電商已然進入2.0階段。社交電商的核心始終是“電商”,社交網路不過是改變了傳統銷售場景,利用社交網路傳播的裂變屬性快速觸達更多使用者,幫助企業迅速建立規模。因此,2.0階段的社交電商公司能夠立得住的根本還是其商業模式本身是符合商業邏輯的。
在這一點上,處理尾貨一直都是製造業與零售業努力在解決的問題,傳統模式下的T.J.Maxx,PC網際網路時代的唯品會,都是利用不同的手段去解決這個問題。美國代表性的特賣折扣線下店T.J.Maxx市值627.7億美元,年銷售額約360億美元,但除此之外,在美國的折扣百貨市場中還有市值348億美元的ROSS,以及市值110億美元的Burlington。在國內市場,起家於PC網際網路的唯品會市值48億美元,在其高峰期市值曾一度超過100億美元。
這些公司的高營收和高市值本身就說明了這個市場的價值,因此在流量組織方式改變的社交電商2.0階段,也就出現了像愛庫存這樣的公司,用新的流量組織方式去佔領這一市場。縱觀商業發展歷史,其實出現新需求的概率很小,大的創新大多都是基於某些已經被驗證的需求,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愛庫存便是如此。從上線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愛庫存已經吸引了超過5000家國內外知名品牌,熱銷超過3500萬件商品,通過78萬分銷商觸達了4.3億以上的消費人群,這背後又是那些要素推動了愛庫存如此高速發展?
抓住供需兩端核心需求,愛庫存憑何崛起?
一個商業模式的核心是解決產業鏈痛點,對於品牌商而言,尾貨一直都是他們的痛點,不處理只能看著自己的利潤變庫存,處理的話又怕處理不好衝擊了品牌原有銷售渠道正常的銷售秩序以及定價體系,甚至傷害到品牌價值。
與美國市場有T.J.Maxx等多家成熟的折扣百貨零售商不同的是,國內的尾貨處理方式始終不夠成熟,且較為分散,尾貨大多流入了各類特賣會、奧特萊斯等線下渠道,很多大品牌的尾貨則是由品牌商、代理商通過快閃店、工廠店的模式處理。
而愛庫存則利用社交網路很好地解決了品牌商在尾貨處理上的訴求,愛庫存的核心是其創新的S2b2C模式(即品牌方——分銷商——消費者),這一模式對於品牌方最大的價值便是優化其庫存管理,而下游則是對接眾多分銷商,為其提供正品低價貨源,並藉助社交分享的方式觸達海量使用者。
在這一模式下,一方面社交網路裂變式傳播的特性讓分銷商的推薦更精準,更適合尾貨這種數量不多,甚至本身就存在尺碼不全等問題的商品;另一方面,基於社交網路下的分銷模式讓渠道成為了一個封閉的私密渠道,並不會像在公開市場上銷售尾貨一樣影響品牌原有的銷售渠道和定價體系。
除此之外,愛庫存如今已經實現了5天入駐、7天回款,銷售週期48小時,這也讓品牌方的尾貨處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對於分銷商和消費者而言,前者可以拿到價效比更高的商品,這種高性價比會帶來更好的客戶忠誠度和粘性,有利於其利用社交網路持續性銷售,而不是打一杆子就跑。愛庫存也為分銷商群體提供了一鍵選品、一鍵分享、一鍵代發貨等功能或服務,大幅降低了分銷商的工作量和准入門檻。
對於消費者,他們則可以真正享受到實惠,尾貨並不是劣質貨,而是一些庫存以及因其他原因原封退回的商品,在美國,著名的尾貨零售商T.J.Maxx面向的就是中高階消費人群,對於很多使用者而言,在愛庫存的生態內消費本身也是一種消費升級,以更低的價格獲得更好的產品。
合規經營,愛庫存離真正上市並不遠
在《電商法》的規範下,很多個人微商也紛紛謀求轉型,原本野蠻生長的生態也進一步得到淨化,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合規經營的愛庫存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
根據《電商法》的規定,“通過網際網路等資訊網路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路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均為電商經營者,必須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這也就意味著很多傳統微商必然要面臨轉型,而愛庫存這樣的眾包分銷平臺則可以幫助那些合規的個人微商“轉型再就業”,相比過去的單打獨鬥,也能夠享受到愛庫存為其提供的諸多賦能。
另一方面,愛庫存一直保持著GMV和使用者規模的高速增長,從2017年9月的月銷售額(GMV)1000萬人民幣,到2018年底的月銷售額6億元,愛庫存只用了5個季度就實現了。在整個2018年年度,愛庫存實現了30億元的銷售額。
在融資方面也是接連得到頂級資本的助力,先後獲得了A輪1億元人民幣,B輪5.8億元人民幣,以及B+輪1.1億美元三輪融資,累計融資15億元,這背後不乏像鐘鼎創投、君聯資本、創新工場、GGV等頂級基金的支援,顯然從這個角度來看,愛庫存已經成為這個賽道絕對的頭部企業。
對於資本市場而言,中國藍海市場的新玩法、電商賽道、高速增長、知名基金背書,這些關鍵詞已經讓人足夠興奮。
這也讓我們能夠期待,愛庫存這一次“登陸”納斯達克雖然還只是廣告宣傳片,或許在不久之後的下一次我們就真的能看到這家公司在美國敲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