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極客# 關於雲南的奇妙旅行,美到炸裂
#冬日極客# 關於雲南的奇妙旅行,美到炸裂

倪磊楚
倪磊楚,90後環球旅行家,行走80國。資深自媒體人,全網運營30個主流自媒體平臺,全網閱讀量超5億。自由攝影師,索尼&佳能&大疆合作攝影師。 部分榮譽: 2018年福布斯中國30under30精英榜
10分鐘前
冬日極客
以前唸書的時候,讀到過一句感觸頗深的話:長大後,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印在車窗那張側臉,離家鄉越來越遠的時候,都還沒意識到,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而如今,隨著目的地的不斷轉換,顛倒的不僅僅是時差,連季節的概念也變得模糊起來。前一刻或許還在熱情似火的藍天下乘風破浪,下一次或許就變成數九寒冬的蒼茫白雪天地間。
此刻不再是隻有冬夏,再無春秋,而是隻有變化,再無春夏秋冬。但卻再無當初的感觸,只能感嘆自作自受。
而忽冷忽熱的狀態切換得如此之快,對於自我的保護就顯得尤其重要起來,特別是那些寒冷的目的地,伴隨著你的不僅僅有美麗的風景,還有凜冽寒風,蒼茫白雪,或許這就是難得的風景才是最美的風景吧。
而這次到 雲南 ,再次遇到了溫度的大滑坡,好在我已經提前備好裝備:衝鋒衣,在寒冷地帶必備的一件裝備。不僅能夠防風,也能夠防雨、防雪。
這次我帶的是 德國 戶外品牌狼爪的三合一衝鋒衣,裡面是一件羽絨服,可以拆卸,貼身保暖。外面的衝鋒衣面料防風防水,抵禦寒冷~兩件組合在雪地裡走非常舒適,到室內以後脫掉外衣,單穿羽絨也是時尚又保暖,組合豐富,滿足了我的多重需求。
有很多在我們看來理所應當的東西,只有等到失去的時候,驚覺回頭,才會發現他的彌足珍貴。
就像之前看到過的一段話: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夜晚嗎?因為我喜歡這種燈火通明的感覺。從小到大,我家教甚嚴,一直被禁足,天黑之前必須回家,從來不知道城市在夜晚是什麼樣子。等到上了大學,遠離家庭的禁錮,看到夜晚的城市,讓我第一次有了活著的感覺。
可是,當新鮮感被平淡無奇的生活所沖刷,取之而來的便是無盡的寂寥與懷念。
季節這個東西其實也是如此,此前根本不會在乎它,可是如今,在某些時刻某些地方,卻會如此的想此時的季節是另一個該多麼的好,因為可能換一個季節,這裡會更美。
而這樣的追求就要求我們對於酷暑與嚴寒的忍耐,好在,我有狼爪,可以自由的穿梭在冬日的嚴寒中,做一個冬日極客。
大海草山
之前有朋友拿了一組圖片給我看,讓我猜圖片中的地方是哪。
圖片大概分為兩個季節的兩個型別,其中一類是夏季天空下的茫茫碧綠草原,天高雲闊,草原一望無際,伴有蜿蜒的小河,牛羊成群,有的在草地踱步,有的低頭在溪流中汲水,悠然自得;另一類是秋冬季節,仍是草原,但可見海拔不低,草木枯黃,白雪一片,雪山雲海若隱若現。
於是我猜,夏季的是 內蒙古 ,秋冬季的是 西藏 。但朋友卻告訴我,其實這些都是同一個地方, 雲南的大海草山。
當時我就震驚了, 雲南 我去過差不多十次了,但從來沒想到過 雲南 還有這樣的地方,這樣別具一格的風景。後來我發現,原來是我孤陋寡聞了, 雲南 的大海草山,被稱為東方 紐西蘭 , 雲南 小 西藏 ,可見其名聲早已不小。
而這次終於有機會去見識一下這份 雲南 的獨特風情。
從 昆明 一路自駕過去,道路交變,駛過最後的蜿蜒山路之後終於到達大海草山風景區,而大概因為如今是工作日的緣故,所以整個景區寂寥一片,除我之外,並沒有看到其他的遊客,內心不禁竊喜,這樣一大片景區,都要被我承包了。
會澤 大海草山位於 雲南 省 曲靖 市 會澤 縣大海鄉東南部,屬烏蒙山系主峰段,海拔在3570--4017米之間,其最高峰牯牛寨海拔4017.3米,是烏蒙山系的最高峰,唐朝時南詔國王封為東嶽。
說到烏蒙山,不得不多扯一句,當年毛爺爺的《七律.長征》中有一句“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詩句中的烏蒙便是指這個烏蒙山。
平日遊客多的時候,自駕的車輛是要停在景區的停車場的,而這次大概因為只有我一個遊客的緣故,所以得以開車進入。
大海草山屬亞高山草甸,有 雲南 的“ 紐西蘭 ”之美譽。每個季節大海草山都有它獨特的美,所以無論何時去,大海草山都不會讓人失望。春夏季節恍然如臨 蒙古 大草原深處,秋冬季節又像是到了雪域高原西藏 。 正因為這種集“ 蒙古 風情、 西藏 景觀”於一體的神奇兼得之美,而被《國家人文地理》雜誌推薦為全國108個絕美地標之一。
從環山公路蜿蜒而上登頂,大海草山便展現在人們眼前,草甸地勢平緩,山巒連綿起伏,廣闊而又坦蕩,博大而又柔美,蒼茫而又深厚,空寂而又充滿生機。
秋冬交匯之際的大海草山,草地已經變成枯黃色,高低起伏連成一片,山丘的輪廓加上陽光照射而成的影響,將整個畫面分割成了幾大色塊,秋黃的草地,深褐色的山丘,黯黑的背影面,蔚藍的天空,整個畫面宛若濃墨重彩的油畫,用粗大的畫筆抹過,便見躍然於紙上的絕美畫面。
加之大片的牛羊群,給這個靜寂的大海草山,增加了生機,靜動之間,可見其美。
海拔在高一些的地方,已經可見大片的積雪,溫度略有降低,但對於準備充足的我來說不值一提,畢竟作為專業的戶外裝置,狼爪在禦寒擋風這方面的功能自不用多說,而且外套是防水的,褲子和鞋也是防水的,鞋底的防滑非常不錯,所以在這冬季見到的第一場雪中,我便肆無忌憚的撒了個野。
不過因為還沒有到深冬季節,所以積雪其實不多,一路行來可以看到片片點點,給這多色塊的大海草山又增加了新的調色盤。
有些遺憾的是,今天的天氣太好了,幸運的也是今天的天氣太好。說遺憾,是因為天氣太好,大海草山的雲海便躲藏了起來,雲遮霧繞的迷濛之景便因此錯過;說幸運,則是因為明媚的陽光下,大海草山的顏色更加的豔麗。
陽光穿雲破霧地照耀在草山上,光影浮動飄移,草山的色彩隨著陽光的移動跳躍變化著,人就像在夢境中一樣。
感覺秋冬的大海草山比起像 紐西蘭 ,個人覺得更像 西藏 一些,高低的山巒,大片的雲海,高山草甸枯黃一片,等到再寒冷一些的時候,漫天飛舞的大雪過後,綿綿草山便被嚴嚴實實地包裹個透,放眼所及,皆是銀亮一色,逶迤莽莽。
其實最初聽到大海草山這個名字的時候,我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覺得這個名字是講錯了?因為實在是有些奇怪,再加上這個地方在 雲南 ,一個跟海不沾邊的地方,就更讓我覺得奇怪了。
而如今,見到這裡我明白過來,之所以叫做大海草山,是因為這裡的草茫茫如同大海,是山頂起來的草海?或是草堆積而成的山巒?我想,夏天的時候,這裡或許更加像碧綠的大海一些吧,畢竟那時候草木旺盛,迎風招展,風吹過,更像大海的波浪起伏,不像如今進入秋季,草木枯黃,大都倒伏,像地毯勝過像起伏的大海。
很慶幸在這樣的一個日子選擇了來這裡,不用跟吵鬧的人群擠在一起,不用刻意的尋找偏僻的角落,不用為了拍幾張照片而避開人群,在這樣的蒼茫草海中,天地皆靜,只餘我一人,不用登高,也能望遠,不用刻意尋找,環顧四周皆是美景。
在這裡偶然能夠遇到一些放牧的當地人,跟他們坐下聊一聊,生活的鹹淡在此刻也顯得有滋有味,太久沒有這樣子的切實感受時光流逝的愉悅了,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明媚異常。
烏蒙天池
烏蒙天池就在大海草山裡面,隨著海拔的走高,便會來到大海草山的最高峰牯牛寨。不過烏蒙天池並不在牯牛寨,而是在海拔稍低些的小牯牛寨,山頂有一自然形成的水池,被探險到達此處的旅遊愛好者稱為天池,久而久之,天池的名字便這樣確定下來,如今稱之為烏蒙天池。
不過如今的烏蒙天池築有一道河壩,將天池水截流蓄水,否則在枯水期,天池的水位大概會低很多。
這裡大概是大海草山精華之一了,有人說,鶴立雞群的牯牛寨 ,上蒼如此厚愛大海樑子,把烏蒙最美的一段景緻留在了這裡,留給了鶴立雞群的牯牛寨。而在我看來,烏蒙天池也是得天地造化而成。
天池其實很好理解,高海拔山脈上的湖泊,說到天池,國內有兩個很有名的天池,一個自然就是 新疆的天池,這個大概是人們提起天池就第一時間反應過來的那個吧,而另一個便是 長白山 天池。
烏蒙天池相比起來雖然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是其景色其實並不差,而且頗具自身特色。
有些地方將天池喚做海子,指高原上有水的地方。此時的天池跟春夏之時的風景不一樣,山風吹寒,天池一改春媚夏蔥,進入最為燦爛輝煌的季節。
當牧羊的老人從山坳裡用牧鞭抽出此地的第一片晨雲,她早已濃墨重彩,如豐腴的熟婦,帶著幾分成熟的甜蜜,靜靜地躺在草原的懷抱。暮靄之時,當牧羊的老人趕著羊群走向天邊的霞雲,她帶著草原的牧塵和泥土的微笑,依然安詳。
天池最美的自然還是這一池靜水,因為周邊草色枯黃的緣故,天池水在陽光的照耀下也變得黃燦燦,不復春夏的碧綠澄澈。
比起下面的大海草山,這裡要顯得更加的寂寥,彷彿天地之間就只剩下了這片空間,做什麼都不會有人來打擾。
不得不發出一些感嘆,此時的安靜就像我們的生活,在躁動過後,終將會慢慢的趨於安穩安寧,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 平湖 煙雨,歲月山河,那些歷盡劫數、嚐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
相比起大海草山和烏蒙天池,其實念湖是比較符合我對於 雲南 風景的一些定義的,而這個湖泊的名字由來,也充滿了浪漫色彩。
在海拔2500米的 雲南 高原上,有人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醉人心靈的地方,這裡有連綿的群山,一汪不見邊際的湖水,沉醉的夕陽 和靜 美的湖面,優雅高貴的黑頸鶴在湖上搖曳飛翔。為了思念一個人,發貼人把這片水做的家園,稱作“念湖”。
這便是念湖名字的由來,早已不辨真假,但卻讓很多人相信這就是她名字的由來,因為這樣的念湖,實在太過美麗。
念湖是位於 會澤 縣大橋鄉和 巧家 縣馬樹鎮交界處的黑頸鶴自然保護區,原叫“躍進水庫”。目前世界上僅存的黑頸鶴在4000只左右,而每年的冬天,大約會有一半的黑頸鶴來此過冬,11月至3月黑頸鶴成群結隊在保護區自由歌唱、起舞、騰飛、滑翔或悠悠散步,與人類和睦相處,成為人們旅遊觀賞珍惜鳥類的最佳場所。
關於黑頸鶴,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傳說:成雙成對的黑頸鶴歷盡艱辛,飛越 千山 萬水來到這裡,他們中有的因旅途的勞累和傷病,到這後不久便死去了,失去伴侶的孤鶴帶著對逝去親人的思念熬過了漫長寒冷的冬天,當春天來臨時,鶴群要走了,他卻因思念伴侶而留了下來,最終在孤寂與思念中自己也倒在了這片水域裡。
人們有感於黑頸鶴對愛情的這份忠貞情意,於是便把這裡稱為了“ 念湖 ”。
當然,這裡除了黑頸鶴,還有很多其他的野生鳥類,像豐富的鴉科動物、喜雀等,在秋天的念湖,能看到王勃的詩句中的美景: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念湖岸邊遍植垂柳,紅葉楊,在金秋念湖路旁的樹下還有波斯箱、矢車箱等各類花草十餘種約上萬餘株。行走其中,早起可看日出, 傍晚可賞落日,體會夕陽無限好。
此刻的念湖相當的安靜,寂靜的湖面上不時穿過霧靄傳來幾聲雁鳴鶴啼,我恍若有一種置身瑤池仙境的感覺。當然,來得時間不算太早,所以錯過了這裡湖面上霧氣瀰漫的時刻,有些遺憾。
這個季節大概是念湖最美的時刻,當我身臨其境的時候,不得不驚歎大自然給予這片土地如此的恩賜。群山環抱之中,偌大一個高原人工湖泊,藍汪汪的湖水,紅色的土地,蔥翠的山巒,冬籽花開,大地織錦一般,整個地貌色塊豐富,線條優美,藍天白雲,紅土、村莊星羅棋佈分佈在庫區周圍。
海峰溼地
雲南 這個地方的美景實在是太多,這或許大概也是我來這邊的次數多達十多次的原因吧。而這次,我又發現一個超級美的地方,便是海峰溼地。
海峰溼地,被當地人叫“爛石頭湖”。從這個名字都可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 曲靖 地區罕有的天然湖泊。可她奇特就在,喀斯特地貌原本極難儲水,但就在這一片怪 石林 立的峰叢之中,卻自然形成了一片碧水。
他被評為 雲南 十大仙境之一,這裡被稱為” 雲南 的小 桂林 ”。
海峰溼地以蘭石坡海子溼地為核心,由幹海子、背海子、黑灘河四塊溼地構成。這裡的水清澈見底,時而可見魚蝦嬉戲水草之間,垂釣者映襯其中都不失一幅美景,湖區內還大面積生長的高原湖泊特色植物——海菜。
這裡最美的是夏季和冬季。
冬季,草木枯黃,這裡紅土地裸露出來,與岩石、湖水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對視覺是一種極大的震撼,不過有些可惜的是,我來這裡的時候有些早,紅土地還沒有裸露出來,因為這斑斕的色彩對比遺憾的錯失了。
不過據說夏天的這裡會更加的美,每年七八月份汛期,四周雨水彙集,萬畝壩子連成一片,山水相依,恰似 桂林 山水,因而有也有“九十九山,九十九峰”的美譽。一般陽光充沛的時候,整個溼地都撒上了一片霞光。季節也重要,晚上的海峰溼地,靜謐,安然。
每年溼地的海菜花陸續綻放在清澈的水面,持續數月之久,配合著水草,將海峰溼地點綴的如夢中仙境。溼地內有各種候鳥、留鳥49種,其中還棲息著包括黑頸鶴、黑鸛、白鶴等在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想想這樣的美景還是很讓人有夏天再來這裡的衝動的。
轎子雪山
轎子雪山是距離 昆明 市區最近的雪山,因山體似轎子而得名。從 昆明 出發,經轉龍,自駕4個小時到達。來之前特地打電話問了景區的工作人員,小姐姐告訴我現在的轎子雪山還沒有雪,不過山頂有霧凇,所以還是驅車前來啦。
沒有雪的轎子雪山上的自然風光也是很美的,空氣清新,就是爬山比較累,全程遊玩下來至少要6小時。
我大概爬了3小時,但是還沒有到最頂端,因為園區的穿梭巴士最晚一班是5點30,只能在中途就反悔了,所以自然也沒有看到霧凇。
轎子雪山的雪季大概是每年的11月—3月,下雪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滑,因為雪真的挺大的。轎子雪山的門票可以在網上購買,買一個套票:門票+往返索道票就可以了,138 / 人。其中索道往返是70/人。
轎子雪山的商業氣息並不濃重,11月10日這個時間驅車過來,基本沒啥遊客,感覺整座山都被自己承包了。
我可以坐在山坡看著雲朵發呆,也可以聽著歌等著日落,身後還有羊咩咩在吃草。
這裡的一切都很美很治癒,狼爪這套戶外裝備跟這番美景更是相得益彰。
關於轎子雪山的一些小攻略及建議:
♥♥地址: 昆明 市 祿勸 縣與 東川 區交界處,4247米。
♥♥交通:有轎子雪山專線大巴,80-88元,每週六早上8點固定在 昆明 市國貿中心發車。
不過個人建議自駕,車程4小時,很自由。
♥♥門票:138/人,套票,含擺渡車和纜車。
♥♥著裝:大家查轎子雪山天氣預報,一般會查到和 昆明 一樣的結果,實際會比較冷,畢竟海拔4000多米。所以建議準備一套像我這樣的狼爪戶外衝鋒衣,還有狼爪這樣能防水的鞋子。
♥♥高原反應:看情況,我沒有出現過高反。不舒服的你們可以準備氧氣,或者提前吃些紅景天。
♥♥飲食:只有小攤販的炸洋芋、烤土豆、簡易的米線等,價格不貴,就是衛生情況不知道如何。此外,景區入口有個便利店,價格很貴,建議提前準備好。
♥♥裝備:狼爪一套戶外裝備足以。
轎子雪山還是有遺憾的,因為沒有攀登山最高峰,沒有看到奇妙的霧凇,也沒有在最美的雪季過來。但是這就是人生呀,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下一次的我,還會穿著這套狼爪的戶外裝備,再次來到轎子雪山,來圓自己未完成的心願。
這次去的這幾個景點,其實都有一個差不多的特點,便是皆遠離喧囂,都是難得的清淨之地。
還是此前的觀點,越是與我們平日的生活背道而馳的,越是我們渴望體驗的。雖然我們都祈望自己的一生有山可靠,有樹可棲。與心愛之人,春賞花,夏納涼。秋登山,冬掃雪。但是往往我們面對的,多是枯燥與悲涼。
所以小幸運,小歡喜,遇到的所有美麗,都應該被珍惜,被銘記。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倪磊楚
本文由極果體驗師倪磊楚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