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千元內價效比之王 AMD Radeon RX 560 XT首發實測
沒有競爭的市場是不科學的,眼看著英偉達神刀頻出閹割出各價位的新款甜點顯示卡,普通遊戲玩家也一直期待AMD的新動作。在今年,AMD雖然首秀了7nm工藝,但新的Navi架構遲遲未到,真正的抗線主力依然是Radeon RX 500系列。

在此之前,AMD Radeon RX500系列已經擁有了RX590、RX580、RX570、RX560、RX550和RX540等一系列顯示卡,覆蓋了2000元以內的主流顯示卡市場。不過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之前的產品對900元至1100元價格段的覆蓋並不是很充分,特別是沒有一款和英偉達GeForce 1050Ti對位的產品。
不過,這種情況已經改變。AMD今天釋出了Radeon RX 560 XT晶片,基於該晶片的顯示卡線上發售價格僅為999元,並且初期提供50元的優惠。對於這款顯示卡的效能,想必大家很也感興趣。我們第一時間拿到了藍寶石RX 560 XT顯示卡,接下來就跟隨我們零鏡網的評測一起來看看這塊“新”顯示卡的具體表現吧。
外觀介面無變化

首先我們看一下顯示卡的外觀,RX 560 XT的外觀設計與RX470、RX480其實並沒有區別,甚至還少了一鍵超頻開關和logo燈。設計非常低調,也沒有各種花裡胡哨的燈。

雙風扇設計,下方是大面積的散熱鰭片。

採用8Pin的供電介面。

視訊輸出介面方面,配備了兩個DP介面和兩個HDMI口。比起老款RX 470顯示卡,少了一個DVI介面。
依然北極星架構

目前GPU-Z已經可以檢測出顯示卡資訊,軟體顯示Radeon RX 560 XT採用了14nm FinFET 工藝的“Ellesmere”核心,核心面積為232平方毫米,有57億個電晶體。基於GCN 4.0架構,核心共有1792個流處理器,計算單元為28個,紋理單元總數量為112個,ROPs數量為32個,四個頻寬為64bit的雙通道視訊記憶體控制器組成了總量為256bit的視訊記憶體控制單元,視訊記憶體大小為4GB。

對A卡熟悉的玩家可能已經看出來了,Radeon RX 560 XT的規格介於RX560(14/16個計算單元)與RX570(32個計算單元)之間,更接近於RX570,應該也是從前代的RX470優化而來,只是計算單元部分略有縮減。事實上,我們剛拿到RX 560 XT測試顯示卡的時候,沒有更新驅動時GPU-Z甚至將這張卡識別為RX 470系列。也就是說,這款掛著560名頭、定位千元級的主流顯示卡,在規格方面其實更接近於原有1500元級的中高階顯示卡,目測將會是一款極具價效比的產品。當然,實際表現如何,還要用測試說話。
測試平臺和理論測試
為了不影響顯示卡發揮,我們測試平臺選擇了3A平臺。X470主機板搭載R7 2700X加上16GB雙通道高頻記憶體,不會讓顯示卡的效能發揮有任何瓶頸。

3DMark跑分是大家公認最能夠反映理論效能的測試,所以我們首先跑了一下3DMark測試。Time Spy是第一個針對DirectX 12的獨立第三方基準測試工具,整個引擎完全基於DirectX 12設計,可充分壓榨顯示卡的DirectX 12效能,測試負載也遠遠高於此前的FireStrike。這樣的情況下RX 560 XT得到了3843分,作為對比,其實已經略超RX470的分數(藍寶石RX 470超白金跑分約3700+)。

我們也進行了另外兩個最新的4K解析度的測試,RX560 XT的跑分和此前的RX470也確實是這個水平。作為對比,GTX 1050Ti則似乎完全不是同一個級別的顯示卡了。
熱門遊戲測試,暢玩無壓力
接下來到了遊戲測試環節,我們選擇多款遊戲進行測試。這些遊戲包括了單機遊戲的代表3A大作和最近流行的熱門網路遊戲,基本覆蓋了各類遊戲玩家。理論跑分可能並不能準確的反應顯示卡在遊戲方面的表現,畢竟玩遊戲才是大多數人使用顯示卡的正確姿勢。

首先測試的便是我們單機遊戲的代表作,測試遊戲的常客《古墓麗影:崛起》,遊戲中有自帶的效能測試環節,我們在1080p解析度下,開啟遊戲的DirectX 12模式和最高畫質來進行測試。RX 560 XT在山頂場景平均幀速89fps,敘利亞場景平均幀速71fps,在最後的山谷場景中有72fps的平均幀率,綜合平均幀速為77.98fps,流暢執行毫無壓力。

不過來到古墓麗影系列的最新作品《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中,千元級的RX 560 XT就有點不太足以支撐最高畫質了。我們在《古墓麗影:暗影》中選擇DirectX 12模式,將畫質所有選項調到最高,1080p解析度下,RX 560 XT的平均幀速只能達到47fps。這個幀速對於一款需要頻繁移動視角的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來說可能不太夠,適當降低一些畫質將幀速提升到60fps以上更有助於體驗。

《孤島驚魂5》也是目前熱門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遊戲對顯示卡要求很高,作為測試工具最適合不過。RX 560 XT在遊戲中,1080p加上極高畫質的情況下,平均幀數能夠達到58fps,基本達到了暢玩遊戲的標準。

隨後我們又測試了《生化危機2重製版》、《戰地5》、《奇異小隊》,正巧它們三款遊戲採用了不同的圖形API。均是1080p解析度,均開啟最高畫質。幀數分別如上圖。可以看到,均超過了60fps的流暢及格線。
當然,我們肯定會考慮到玩家的實際應用需求,這些3A大作雖然製作精良,也能反映顯示卡的效能表現,但遊戲玩家真正長時間遊玩的絕對不會是這些遊戲。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遊戲表現肯定是要用熱門網路遊戲體現的。
所以我們測試了4款目前熱門網路遊戲,《英雄聯盟》、《守望先鋒》、《絕地求生》、《APEX英雄》。這幾款遊戲都沒有自帶的Benchmark,所以我們都用Fraps記錄幀數平均數,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RX 560 XT在這幾款遊戲中的實際表現都十分給力。《英雄聯盟》這款遊戲雖然感覺上沒有FPS遊戲吃配置,但實際遊戲中團戰時的大量粒子效果很容易造成顯示卡資源高佔用。因此,這款遊戲必須在平時擁有高幀速,才能在團戰時避免幀速下降引起的卡頓,RX 560 XT的平均幀速能夠達到110fps,我們目測到的最高幀速可以突破200fps。而RX 560 XT在《守望先鋒》中的表現也十分亮眼,122fps的平均幀速完全可以暢玩。《絕地求生》和《APEX英雄》這兩款遊戲中,RX 560 XT也已經過了60fps的及格線。這還是最高畫質的情況下,其實這兩款遊戲都需要降低畫質設定以便更好地發現敵人,所以實際玩遊戲的時候幀速很可能會更高一些。而作為對比,英偉達GeForce GTX 1050 Ti在《APEX英雄》和《絕地求生》這兩款遊戲中都只能通過降低畫質來達到60fps,開全高畫質的幀率會在40fps~50fps之間波動,和RX 560 XT差距明顯。
綜合來看,RX 560 XT的效能足以滿足絕大多數玩家的遊戲需求。如果你希望暢玩3A大作,預算在1000元左右,那麼新發布的RX 560 XT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夠用的效能和划算的價格,稱之為小甜點也不為過。
輕鬆應對拷機測試
顯示卡的散熱影響著顯示卡長時間高負載執行的表現,RX 560 XT表現如何呢?我們用Furmark來考驗一下RX 560 XT的雙95mm大風扇+加粗熱管+散熱鰭片設計。

我們運行了一段時間1080p解析度甜甜圈之後,RT 560 XT的溫度穩定在了75℃。同時這時風扇轉速在1100RPM,十分安靜。
千元內價效比之王
看完RX 560 XT的各項測試想必大家也對它的效能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這樣一塊效能適中,足夠滿足大部分玩家需求的顯示卡本來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如果再結合它官方999元的售價,RX 560 XT的價效比無疑是爆表的。

考慮到目前英偉達的GTX 1060 3GB目前基本都還是1200元以上的價格,而有著幾乎相同效能的RX 560 XT卻直接999元首發,並且線上還提供一定的優惠,不得不說AMD這次確實很拼。而且按照常規套路,新顯示卡上市一段時間後還會再便宜還會一些,那麼RX 560 XT基本就屬於遊戲入門玩家的首選小甜點了
夠用的效能加上超“Sweet”的售價,這樣的RX 560 XT足夠吸引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