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當年麒麟處理器是如何從失意中走出,970已堪當大任
2016年10月19日,海思正式釋出了麒麟960。
麒麟960首次配備ARM Cortex-A73 CPU核心,小核心為A53,組成四大四小的big.LITTLE組合,GPU為Mali G71 MP8,支援Vulkan技術。
與麒麟950相比,CPU能效提升15%,同時,圖形處理效能提升180%,GPU能效提升20%。
儲存方面支援LPDDR4和UFS2.1,號稱DDR效能提升90%,檔案加密讀寫效能提升150%。
從麒麟960開始,麒麟處理器真正實現了“全網通“功能,中國電信網路也無需外掛基帶支援;並且支援四載波通訊通道。
配合EMUI 5的底層優化,華為喊出了“18個月不卡頓”的口號,並且所採用的F2FS檔案系統也慢慢被谷歌接納。
麒麟960主要使用於華為Mate9系列/華為P10系列/榮耀V9/榮耀9。
華為Mate 9於2016年11月釋出,華為Mate 9 Pro與保時捷設計於2016年12月釋出。
華為Mate 9是華為第一次在Mate系列上引入徠卡雙攝,支援兩倍無損變焦,並且支援了華為SCP快充協議(22.5W),不僅比FCP更快,還解決了發熱問題。
而華為Mate 9 Pro是華為第一次在Mate系列上新開Pro子線,這款手機具有5.5寸的2K解析度曲面屏,並且也是華為第一個前置指紋手機。
華為Mate 9 保時捷設計版則是華為繼與徠卡合作後第二次與外國廠牌合作,主要面向超高階商務人士。這三款電池容量均為4000毫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