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喬布斯,「資料夾」概念誕生33年,我們越來越需要捨棄他了
簡評:如何高效地整理檔案 | 文末有福利

xlrocket
以前,極小光電腦裡的檔案實在是亂得不行,對於大多數自(san)由(man)慣了的人來說: 要有調理的組織好電腦的「資料夾」和「檔案」,簡直要人命。
這篇文章介紹極小光最近花時間找尋的 3 個問題的答案:
- 到底是誰發明了「資料夾」帶給我們這麼多方便和痛苦?
- 「資料夾」體系(Folder Metaphor)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 如何打造出一個真正符合我們使用習慣的「資料庫」工具?
到底誰發明了「資料夾」
到底誰會喜歡「規整文件」?
看看周遭的人們,似乎每個人桌子、架子上都堆了大量的檔案、紙張,就連筆記本也很越來越少有人有序的整理和書寫。事實上:絕大多數神智正常的人類都 討厭整理檔案,除非萬不得已

愛因斯坦和他喜歡的亂桌面
那麼問題來了,當年計算機體系建立不久的時候,
底是哪個人把「資料夾整理」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概念帶到我們的計算機裡?
而且,間接導致了我們計算機檔案整理也和我們的桌子一樣雜亂不堪。
- Electronic Recording Machine, Accounting (1958)

最早適用層級管理檔案的計算機系統,是美國銀行要求定做的計算機系統。這個系統主要用來記賬
- Xerox Alto
隨後極小光找到的是個人電腦的鼻祖 —— 施樂Alto(Xerox Alto),他還含有一個檔案管理軟體:Neptune

可以看到,當時的電腦是沒有明確的「資料夾」概念的,檔案儲存在「頁(page)」中,每次列出60個檔案。不過1976年就有這樣的圖形化操作能力,絕對讓我大跌眼鏡。

Neptune已經支援滑鼠和圖形介面操作
- Apple Macintosh

image
早期電腦多數只有「目錄路徑(Directory)」的概念,而當我們來到1984年,蘋果公司的個人電腦系統Macintosh似乎最早開始在商業上出現了「資料夾」的產品概念。

早期Macintosh系統的資料夾
資料夾概念是基於「層級檔案系統結構 (hierarchical filesystem)」順理成章的產物,在80年代也為個人電腦使用者理解磁碟上檔案的位置和電子檔案的管理普及立下了汗馬功勞
....Monkey see, monkey do.., everything that came after the original Mac towed the file-folder line.
(Thanks Bill ;) )

隨後比爾蓋茨的Windows系統也沿用了檔案-資料夾體系來管理檔案
「資料夾」體系的問題到底在哪?
顯然,資料夾體系是有弊端的。
這個體系最早被稱為 hierarchical filesystem,顧名思義:一臺裝置上的所有檔案都被繫結到一棵邏輯樹上。這種檔案管理的方式, 通常要求各個資料夾下的檔案相互獨立,沒有關聯。
這種管理方式用來管理計算機系統檔案是完美的,但是用來管理資料卻會帶來大量麻煩 ——

比較
提問
如果要找所有和“Word軟體”相關的檔案(包括使用者資料、臨時檔案等)怎麼辦?
- Word程式和Office安裝程式已經記錄了所有和word程式相關的所有資料,可以輕易地把他們從各個資料夾裡找出來加以利用
提問
如果要找到所有“科幻片”電影怎麼辦?
- 初段:直接放棄,豆瓣上找找吧
- 中段:憑記憶把所有電影翻一遍
- 高段:在每個資料夾下都按照電影類別新建資料夾,重新整理所有電影,下一次要找的時候就方便了
- 只可惜:下一次要找的是所有90年代拍攝的科幻電影,只能抓狂了
資料夾體系在管理資料庫的時候問題就暴露出來了:
當你需要常常通過 多個角度篩選和歸類 你的資料時,資料夾體系就會給你帶來無限麻煩!
[噁心死你的舉例]
- 你從來都按照「專案」設立工作資料夾,當你開展了50個專案之後,突然你需要拿出所有專案的專案計劃表……
- 你從來都按照「年份」歸類你的照片,積攢了3年之後,突然你想找出所有和家人相關的照片……
- 你從來都按照「學科」整理你的學習檔案,突然你需要找出所有課程的「大作業」給學妹參考……
到底如何管理資料?
極小光認為根本解決這個資料管理問題的方案是:
拋棄資料夾體系,轉而使用標籤體系管理資料
解釋標籤化管理檔案可能有些抽象,火箭君還是來舉例子:
[舉例1]
一個喜歡旅行的同學整理自己的資料時建了3個資料夾,分別儲存「住宿規劃」、「旅遊筆記」、「景點介紹」相關的內容

image
當他想找出所有和「馬爾地夫」相關資料的時候,不必再開啟這3個資料夾逐一尋找資料,而只需用「馬爾地夫」標籤篩選所有檔案即可:

通過標籤一次性篩選出所有“馬爾地夫”相關的檔案
[舉例2]
即便你是按照資料夾是按照旅行城市來編排……

想要一次性找到「西安」和「倫敦」的「美食」照片也不在話下——

image
到底什麼是好的標籤管理工具
我們認為,一個好的資料管理工具應該:
- 標籤化的管理所有檔案
- 能夠幫助啟發靈感,快速找到所要資訊
- 跨平臺適應各類系統和裝置
由於極小光沒有找到貫徹了標籤管理概念的資料管理工具,感謝火箭君:rocket:動手開發了一個 —— 這個工具稱為 tagLyst 。

image
我們的 tagLyst 能幹什麼?
1. 可以分庫管理檔案
我們可以把截然不同用途的檔案歸納到不同的資料庫裡,防止混淆。 例如「工作」/ 「旅行」/ 「文章」 ……

image
2. 可以給庫內檔案貼上標籤, 並按標籤檢索


3. 支援預覽主流檔案格式的預覽

什麼 excel, ppt, word, pdf,圖片都可以直接在 tagLyst 裡預覽啦!
檢索到的檔案,也不用逐一開啟確認內容,可以直接在庫內輕度瀏覽。

這款「標籤式」檔案管理工具,目前已經經歷了數十個版本迭代,結束了內測。
最新版不僅支援 Windows 也同時支援 蘋果 macOS,並且大幅改善了執行效率。
大家可以 點選下方連結 下載軟體,還能 免費獲得 為期 三個月的試用啟用碼

溫馨提示:軟體需要在電腦上下載使用哦
官網連結: http://my-taglyst.mikecrm.com/dxwCLQv
推薦閱讀: 手機主宰了你的生活,這不是喬布斯想看到的
歡迎關注極小光,技術 | 產品 | 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