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次大陸新藍海:印度母嬰服務市場誰能拔得頭籌?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作者懂懂本尊,36氪經授權釋出。
要麼下沉,要麼出海。這句話,是進入2019年後,懂懂與眾多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高管交流時,最常聽到的。
相對於國內下沉市場的開拓,海外市場更能引發輿論的關注。無論是過去的一年時間,還是踏入2019年這短短几個月,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在海外市場的諸多舉措,都吸引了公眾和媒體的眼球。這其中,印度市場自然更是當仁不讓的熱點。
這裡的“熱”,包含了兩個層面:一是中國科技軍團在印度開拓市場的企業數量最多,而且涵蓋了智慧手機、線上娛樂、電子商務、共享出行、O2O 等眾多領域;二是仔細觀察眾多企業出海的第一站,幾乎都是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個位於南亞次大陸的人口大國。
那麼,除了巨大的人口紅利和經濟增長潛力,印度還為中國科技企業提供了哪些發展契機?除了華米 OV 等手機大廠,以及 BATJ 等網際網路巨頭,近期國內部分垂直領域的網際網路企業也在當地市場突然發力,這裡面又蘊藏了哪些玄機?
為什麼是印度?
作為全世界僅次於中國的人口大國,印度目前的人口總數約為13.5億人,其中年輕人超過8億;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以及第三大消費體,印度近年來經濟增長率維持在了7%左右。
對於這樣一個成長潛力巨大的市場,中國企業的目標和路徑也非常清晰。小米公司在五年前試水印度時,雷軍就曾表示:小米進入國際市場選擇的第一站就是印度,是首先考慮到了印度的市場規模;華為榮耀總裁趙明談及印度則強調:印度市場有巨大發展潛力,雖總體要滯後於中國,但是可以把國內產品傳導到印度市場;阿里移動事業群國際部總經理蘇振雄也曾指出:印度相對落後於中國,可以將國內開發的成熟產品和服務遷移過去運營。
除了上述以硬體產品或是軟體應用為主的行業巨頭,在投資領域、垂直細分市場同樣可以看到眾多中國企業的身影。順為資本 CEO 許達來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到印度是要尋求在中國被驗證了、並且可以複製的商業模式。近日剛剛投資印度母嬰服務平臺 Healofy 的寶寶樹 CEO 王懷南更是強調:印度母嬰市場具有快速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我們相信團隊有實力在快速崛起的印度母嬰網際網路產業中跑贏市場。
從網際網路巨頭到投資機構,再到垂直細分市場的頭部玩家,可以看到這樣一個趨勢,中國企業正在順勢而為,將自身在中國市場的經驗、能力以及理念,與當地逐漸崛起的消費需求相融合,在這個全球資訊消費領域的新風口開始賽跑。
在懂懂看來,印度市場備受中國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關注,不僅僅源於人口紅利、消費能力增長,還有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移動網際網路的滲透率增速。
有不少業內人士曾這樣形容:印度與10年前的中國極為相似。當下的印度正處於快速移動互聯化的程序當中,使用者群體旁大,但是智慧手機使用者不足10%,整個移動終端的滲透率很低。這個巨大的市場空白,也意味著增速到來時的恐怖勢能與潛力。
在這份研究機構 App Annie 的統計圖表中,可以看到雖然印度處於移動應用市場的初級階段,但很快會進入快速擴張的普及階段,巨大市場潛力有待挖掘。App Annie 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全球除中國市場以外,印度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應用下載市場。僅2018年四季度,印度市場應用下載就達到近50億次,同比增長超過10億,且其中98%的下載來自於谷歌應用商店。印度市場的體量和增速正在成為眾多移動應用背後——那些網際網路新勢力的增長籌碼。
過去近兩年時間,因為一直關注印度市場的變化,懂懂對於以 BATJ 等網際網路巨頭,以及華米 OV 等手機頭部企業在當地市場的落地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是在今年,一個新的趨勢正在出現,就是網際網路垂直領域的開拓,尤其是前面的提到的印度母嬰服務市場,這無疑是一個嶄新的、尚未被髮掘的全新市場空間,這其中的機會與挑戰會是怎樣的?當地母嬰市場是否會成為中國相關企業新的藍海?
母嬰市場是新藍海?
近幾天,國內母嬰行業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發生在印度市場的一宗投融資事件。3月20日,寶寶樹宣佈已經完成對印度知名母嬰網際網路平臺 Healofy 的 A 輪融資領投,除了寶寶樹作為領投方,參與跟投的企業也引人關注,分別是螞蟻金服參與發起的 BAce Capital,以及 eBay 創始人發起的知名基金 Omidyar Network,各投資方合計投資總額近千萬美元。
作為國內母嬰服務市場的領頭羊,寶寶樹自去年11月底登陸港股後,可以明顯看到其正明顯加快的擴張步伐。尤其在3月份,寶寶樹的組合拳令人目不暇給,剛剛在12日宣佈投資微信生態兩大頭部年輕家庭服務品牌——爸媽營和 Momself,緊接著一週後又宣佈“入局” Healofy,在印度市場啟動母嬰家庭生態的佈局,也意味著其全球化步伐已經鳴鑼開場。
對於印度的母嬰服務市場,業界大多仍處在模糊和懵懂的認知狀態。此時突然進軍這個尚待開發的空白區,機會點在哪裡?
從一些研究機構統計的資料來看,印度母嬰市場同樣也具備了前述內容中提到的三個特點:具備人口紅利、消費需求以及移動易用的巨大潛力。印度新生人口量常年穩居全球第一,2018年的新生兒數量高達2600萬。隨著近年4G網路在印度的覆蓋與普及,印度移動網際網路人口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數億量級新增使用者正逐步形成在移動端獲取服務的需求與習慣,其中年輕使用者群體正在形成主力軍。
這裡面的機遇和挑戰同樣是在伯仲之間。雖然當地母嬰產業尚屬初期發展階段,但伴隨著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家庭可支配收入提升,以及快速增長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規模,印度廣大的年輕父母將產生高質量、專業化、多元化的線上母嬰消費與服務需求。從這一點來看,印度未來的母嬰網際網路商業潛力同樣處井噴前的靜默狀態。
而這一片萌芽狀態中,Healofy 無疑是本土市場最具潛力的一顆“好苗”。在2016年成立後,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平臺已經快速成長為印度移動端使用者量、活躍度第一的母嬰社群。資料顯示,Healofy 的使用者覆蓋了孕期及0-5歲孩子的媽媽群體,其業務主要是向年輕媽媽群體提供孕育知識及社交方面的服務。
耐人尋味的是,Healofy 的成長立基並非是傳統意義上的母嬰電商,而是社群化的服務能力。這個平臺以每日餵養知識推送和孕期記錄功能為切入點,搭建起了一個以專業 PGC 餵養知識體系為基礎、輔以成長記錄工具、專家線上直播答疑等多方面功能與服務的綜合平臺,從而形成了一個高粘性、高活躍,極具商業價值的 UGC 母嬰社群和 KOL 達人矩陣。
或許,這也正是寶寶樹在海外新興母嬰市場率先卡位的切口——通過投資 Healofy 紮根併發芽於印度本土市場。
不投當地已經初具規模的母嬰電商網站,而是一下抓住了這樣一個移動端母嬰服務平臺,寶寶樹的出發點和策略是什麼?這能否能為那些專注細分市場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未來進入印度市場時帶來更多提示?
從輸出能力到賦能行業
從這宗投資案的相關新聞中,可以看到寶寶樹的投資理念及佈局,從 DNA 符合度入手,從非核心業務卻具有高度互補性的領域入手。
“首先, Healofy 的產品邏輯及業務模式與寶寶樹發展初期頗為相似,同樣通過對新手媽媽的知識服務加速低成本獲客,並通過高粘性社群加強活躍及留存,從而建立壁壘及品牌。正是通過紮實的內容和社交兩大護城河,寶寶樹才有了今天的商業價值。”寶寶樹創始人 CEO 王懷南在對媒體溝通時著重強調,“我們非常看好創始團隊的能力, Healofy 團隊雖然年輕,但擁有國際一流網際網路公司的戰略眼光、產品手感、及執行力,我們相信這支團隊有實力在快速崛起的印度母嬰網際網路產業中跑贏市場。”
在寶寶樹看來,由於自身多年來服務於國內母嬰市場,自然最瞭解使用者的需求:首先是孕期媽媽,對於孕產知識的渴望,希望針對孕期知識多進行學習和交流,希望掌握相關知識保障寶寶的健康,包括能夠通過一些檢測和指標瞭解胎兒的狀況;之後的階段,她們會考慮在專業電商平臺進行購物,再之後還會考慮記錄寶寶的成長過程,這是一個比較常態的,符合邏輯的孕嬰家庭的發展程序。
而 Healofy 這家印度網際網路企業,恰好也具備類似的理念,專注於這個發展邏輯。
因為對印度市場有著長期觀察,在眾多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中,懂懂筆記也總結出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的一些規律。全球市場,是一個可望而不可“急”的領域。全球市場的多樣性決定了,任何一個企業的全球化都是分步驟、分階段去實現的。尤其是在印度這樣一個新興市場,有兩點非常重要:第一,是在什麼時間抓住什麼樣的市場機遇非常重要,今天的印度市場,將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未來的增長籌碼;第二,任何市場都需要本土化策略,不可能一個產品天下通吃。無論是小米、OPPO,還是支付寶、抖音,乃至未來的寶寶樹孕育( APP 加門戶),只有尊重並迎合當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才有可能站穩腳跟,逐步成為當地使用者的國民級應用。
寶寶樹作為行業領先的母嬰家庭服務平臺,首先可以複製和輸出其在國內母嬰領域的優質網際網路服務理念——尤其是與母嬰家庭相關的服務與產品,其次這些嘗試和佈局,也將會對相關行業(包括其他網際網路細分市場)起到示範效應。
在懂懂看來,寶寶樹已經或是正在給出的提示應該包含了以下三方面:投資方向和維度,商業模式以及賦能生態。
在投資方向和維度方面,寶寶樹可謂獨闢蹊徑。在母嬰服務市場,寶寶樹是走得比較領先的綜合性平臺。而一片出海印度的大潮中,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和投資機構看重的都是當地市場的母嬰電商平臺,但是寶寶樹卻另闢蹊徑,投資了這家與自己有著相似基因的線上母嬰服務企業。這次投資,或許已經創造了一種洞悉市場先機的局面。
在商業模式尤其是變現能力上,寶寶樹要專注於自身的經驗,以及這種經驗在當地市場融合與落地。12年的行業積累,寶寶樹總結出的經驗是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孕期媽媽在特定階段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基本上保持一致。選擇最有潛力和價值的印度市場落地,不僅是全球化的首要任務,更要以一系列勝仗形成勢能,而介入到印度這一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初級市場,對寶寶樹而言也是一種降維打法,會比較順利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
這會與其他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仍要在印度市場砸錢補貼、跑馬圈地的狀態形成反差,尤其是在變現能力方面。從寶寶樹在國內市場的建樹來看,其與全球母嬰品牌有著深入合作,為將來在印度市場的引入和嫁接提供了基礎;寶寶樹過去多年來在服務國內使用者的程序中,擁有這一生態系統內大量行為資料,即中國最大的母嬰群體商業資料庫。而這些優質而龐大的使用者資料,未來在與印度市場的使用者資料疊加和融合後,同樣可以助於平臺精準定位使用者需求、精準個人化使用者體驗,同時可以開拓出更適合當地使用者需求的產品及服務品類。至於寶寶樹目前在母嬰電商及 C2M 方面的創新,未來同樣可以應用於印度市場,從而形成全球化協同的效應。
當然,談及本地化,賦能本土生態企業,也是最重要的一環。迎合當地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不是一句空話,這需要和印度市場的生態合作伙伴共同來完成,需要與他們共同打造符合當地使用者使用習慣的產品和服務。而這次投資 Healofy,已經可以看出寶寶樹順勢而為,通過融合本地化團隊,開發母嬰家庭服務平臺的戰略和戰術,相信這也絕不是寶寶樹在印度市場的唯一舉措。
結束語
當下的印度網際網路市場,是一片藍海,但也充滿了挑戰。同理,當地母嬰服務市場更是一片藍海中的藍海,其中的挑戰自然也不言而喻。
從傳統的智慧手機、網際網路泛娛樂到電子商務,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的印度之旅有坦途,也有挫折坎坷。而寶寶樹對母嬰垂直領域的涉獵,實際上有著更多的內涵,因為其中的得失對於相關行業乃至更多細分市場的後來者,將有著更為重要的意義和示範作用。今年國內網際網路行業提及最多的熱詞是“過冬”,誠然,正確認識舊動能遇冷的大環境,剋制對“低垂果實”的僥倖渴望,實屬必要。而行業洞見者的目光已經聚焦海外市場,他們在向新動能轉型升級的中已經蓄勢待發,看準機遇並勇於付諸行動。而在印度市場這片紅利沃土上,正在孕育的絕不僅是一兩個萬億價值的“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