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將達到545.49億元(附報告下載)
9月19日,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在2018國家網路安全宣傳週“電信日”主題論壇上釋出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 《中國網路安全產業白皮書(2018)》 ( 點選藍字下載)。白皮書顯示,近年來,網路安全產業步入發展的嶄新階段。產業規模快速增長,2017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達到439.2億元,較2016年增長27.6%,預計2018年達到545.49 億元。企業數量明顯增加,從事網路安全相關業務的企業數量達到2681家,上市安全企業(含新三板)近百家,超過120家安全創新創業企業獲得融資支援。產業層次逐漸豐富,安全龍頭企業縱深發展,專業創新廠商深耕前沿領域,IT運營商、裝置商積極推動網路安全應用實踐,夯實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
網路空間安全形勢日趨複雜
網路安全人才緊缺態勢加劇
近年來,網路空間安全形勢快速變化,國家級博弈更為凸出、攻防對抗更為激烈、數字經濟安全保障要求不斷提升,網路安全形勢演變對網路安全產業發展產生深刻影響,2017年全球網路安全產業規模達到989.86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7.9%,預計2018年將增長至1060億美元。主要體現在:國際網路空間競爭博弈進入深水區;網路攻擊呈智慧化、自動化、武器化趨勢;數字經濟發展對網路和資料安全提出更高要求。
從全球來看,網路安全崗位需求快速增加,人才短缺形勢日益突出。國際諮詢機構預測,2019年網路安全崗位缺口將達到100萬~200萬個,而到2021年缺口將達到350萬個。網路安全人才的全球性、大幅度短缺,引發了網路安全職位薪酬的快速提升。Robert Walters根據調查預測,2018年網路安全從業人員薪資漲幅將達到7%。同時,網路安全崗位薪資水平遠超其他IT崗位。
我國網安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產業生態環境建設持續推進
國家網信工作持續發力,為網路安全技術創新、網路安全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寶貴機遇,也為網路安全產業發展創造了更為優越的政策環境,國內網路安全產業進入發展黃金期,近三年來產業增長率不斷走高,產業規模迅速擴大。
根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統計測算,2017年我國網路安全產業規模達到439.2億元,較2016年增長27.6%,預計2018年將達到545.49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共有2681家從事網路安全業務的企業,其中北京、廣州、上海企業數量最高,分別為957家、337家和279家,呈現高度集聚態勢。安全企業發展態勢總體良好。10家典型上市網路安全企業2017年平均營收增長率為26.98%,超過了國際同類企業21.99%的平均增長速度。
白皮書顯示,我國網路安全企業發展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聯盟、協作共同體相繼成立,企業間合作日趨緊密。大型IT廠商推進安全聯盟建設,打造協同聯動的網路安全防禦生態。雲安全成為企業間合作的重點領域。二是軍民融合步入深水區,軍民攜手維護國家網路安全。網路安全企業積極投身於軍民融合網路安全保障。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家網路安全企業與軍隊有關部門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三是借力“一帶一路”,我國網路安全企業探索“走出去”。
網路安全產業生態環境建設持續推進,體現在:一是投資機構持續助力網路安全企業融資活動。大型網路安全企業引領網路安全創新技術培育。專業投資機構、產業基金等繼續發力佈局。二是網路安全企業上市步伐明顯加快,融資更為便利。三是國家級網路安全產業園加快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產業集聚中心。武漢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北京國家網路安全產業園區即將掛牌,天津濱海資訊保安產業園迎來首批企業入駐,中國電科(成都)網路資訊保安產業園獲得增資。
人工智慧與網安加速融合
將驅動網路安全技術革新
伴隨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國內廠商日益重視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深度融合,積極推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技術在網路安全領域落地應用。“人工智慧+網路安全”邁向產品應用階段,一方面,使用者行為分析成為“人工智慧+網路安全”落地的重點方向。另一方面,人工智慧技術對於資料分析實時性、準確性的提升,也激發了廠商在身份識別、資料保護等領域的應用探索。
白皮書認為,人工智慧與網路安全的融合將引發網路安全領域的技術革新浪潮:一是人工智慧將加快資訊和情報流動閉環的構建;二是人工智慧將推動未知威脅監測技術演進升級;三是推動複雜攻擊識別由專家模型向智慧模型轉變。
關鍵基礎設施是核心帶動力
應用為核心成為創新思路
白皮書對我國網路安全產業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一是國家意志和國家行動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預計到2020年,將有一系列細化豐富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出臺,產業發展重心和方向更為明確,發展信心和步伐更為堅定。二是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領域仍是產業核心帶動力。一方面,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日益成為網路攻擊的重點目標,安全防護能力建設需求迫切。另一方面,《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實施在即,網路安全“三同步”、檢測評估、應急處置等細化要求將有效指導和規範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實踐。三是細分領域助力網路安全服務市場開啟新局面。國際上網路安全服務連續多年佔據網路安全市場的六成份額,而我國服務市場的佔比不足三成,隨著網路安全事件頻發和政策標準落地,應急服務、合規服務等服務市場發展態勢逐步向好,為提升安全服務的價值認知、開闢服務市場空間將起到一定助益作用。四是以應用為核心成為安全技術創新新思路。將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需求與網路安全產業發展相結合,以產業創新帶動能力升級,以能力建設驅動產業發展。五是產業生態協同開創產業發展新基調。未來產業協同的發力點,將主要聚焦在安全架構創新、情報共享、防禦聯動等方面,體現在探索新型網路安全架構理念和促進威脅情報共享共用等方面。六是職業教育和培訓成為應對人才緊缺的關鍵。目前我國網路安全學科教育每年培養人才為1萬人左右,遠不能適應日益加劇的網路安全人才需求,同時,從業人員普遍在知識儲備、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隨著我國網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完善,政策重點將有望向職業教育和培訓方面發力。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