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現實生活裡的概念產品:三星 Space Monitor

Space Monitor剛釋出的時候確實讓我以為這是一款概念性產品,因為其整體氣質真的太獨特。
三面視覺無邊框跟無多餘修飾帶來的極簡主義自然比較容易理解,不過一些設計細節上面的優化處理讓這臺顯示器還包含一種秩序的美感。
Space Monitor與顯示器支架的結合方式其實很特別,能調節高低和仰角,但產品整體的設計思路是“空間感”:為使用者保留更多的空間選擇。所以Space Monitor與支架在設計上面是一個整體,而並非顯示器+支架這麼簡單,這個完全融合設計的整體讓它誕生出一個特別的玩法,就是“緊貼牆壁”。在使用它的第一天我就產生出我的桌子空間這麼大的“錯覺”,因為日常使用中它是完全垂直於桌子邊緣,幾乎不佔用你的桌面任何空間,這個設計的獨特性讓我覺得甚至是它最大的亮點。
目前三星Space Monitor在售的有兩款型號,一款27英寸,一款31.5英寸,前者為2K解析度 144Hz,後者為4K解析度 60Hz,均為VA面板。
一個容易引發舒適的“後背”。Space Monitor後背設計其實是很特別的,在兼顧美感的同時,為了讓顯示器後背可以實現一個平面的效果,所以線材收納、支架設計、資料口位置都做了特別的調整,誕生出這樣的秩序美感。



144Hz重新整理率是除了價格讓我意外的另外一個點,因為Space Monitor的外觀真的長得不像遊戲顯示器。另外我也看了下關於Space Monitor不少的一個疑問,疑問點比如VA面板、比如響應速度。
傳統認識上面VA面板有一個弱項就是部分可視角度下面螢幕泛白,Space Monitor則完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除非你故意,否則它面對你的時候就是正面角度,所以泛白情況正常是不會看到。至於官宣的4ms響應速度,就這樣給你說吧,它的響應速度表現比TN遊戲顯示器略遜,但好於常規IPS顯示器,接近IPS遊戲顯示器,正常情況下使用選擇響應速度設定為:更快,即可。而針對遊戲畫面設定,還預設有“遊戲模式”。
另外一個我自己實際更為關注的問題,目前實測來看最高、最低均不閃。
實際遊戲畫面看下面真實場景屏攝,比較直觀。








27英寸螢幕搭配2K解析度在目前市場應該算一個比較常規的進階型規格,因為在畫面細膩及字型大小中取了一個平衡,所以受到不少人喜歡,而如果想要4K解析度話,Space Monitor 還有31.5英寸版本、4K解析度的選擇。
三星Space Monitor色域覆蓋實現了99%sRGB覆蓋範圍,此外VA面板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幾乎無漏光的存在,最後一張是測試漏光圖片,幾乎沒有可察覺漏光。





電影畫面的實際屏攝




作為一個產品控,其實個人更為喜歡的是Space Monitor在設計細節上的用心比如:
1,空氣感升降支架,這個可以說是Space Monitor的賣點之一,相比市面常規支架,它主要做了“平板”+雙鉸鏈設計,所以顯示器本身可以像平板一樣的效果固定在牆上。出廠你只需要安裝支架,不需要像第三方支架一樣調節阻尼,本身阻尼設定是“完美”,女生也可以很容易輕鬆調節;
2,自帶的外接電源跟資料線設計很特別。因為這機子特別的設計,所以線材也不常規,標配的HDMI線跟電源線是“二合一”設計,電源設計雖然是外接的,但體積小巧,而且插頭可旋轉90度,方便相容各種情況下的插座;
3,後背藏線設計很特別,整個支架本身就是一個固定線槽,方便固定資料線,這樣的目的一方面好看簡潔,另外也是未了讓顯示器“平板化”,不會被線材幹擾固定在牆上;
資料口有一個HDMI跟mini DP,背面跟顯示器邊框的裝飾紋路也很特別,個人感覺這機子要是有米白色版本就好了。







關於Space Monitor,因為144Hz所以有些人會把它當遊戲顯示器來討論,而因為4K解析度不少人會把它當內容工作者專業顯示器來討論,但實際這款產品吸引人的還有極具創意的設計。這種獨特一直存在於顯示器的基因裡面,但卻被我們習慣性的遺忘,那就是纖薄所帶來的“空間感”。
假如你對家裝設計有特別的要求、是一個場景美術、或者是一個桌面show黨、抑或桌子比較小空間不夠放常規顯示器,那麼這臺顯示器可能都是你特別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