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賁發威攻5G!紫光展銳曾學忠:5G是條燒錢但沒有退路的旅程
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兼紫光展銳執行長曾學忠出席“中國晶片發展高峰論壇 ChinaIC Summit”時表示,明年除了會與英特爾合作開發 5G 高階晶片,將 5G 手機推向美國市場外,也會有自己的 5G 產品,在全民懂晶片的時代下,國產晶片要讓消費者更有信心!
紫光展鋭在今年完成兩個品牌的整合後,要開始加速向中、高階產品線佈局,針對行動通訊提出全新的晶片品牌“虎賁”,物聯網晶片新品牌名稱為“春藤”,“虎賁”取於古代著名軍隊虎賁軍,意為似虎勇士,頗有與高通的“驍龍”系列互別苗頭之意。

(來源:中國晶片發展高峰論壇主辦方)
“春藤”代表著連線和旺盛的生命力,在物聯網世界裡,包括藍芽、WiFi、遠距離通訊等產品線,都寓意麵向泛連線領域的春藤產品線似春藤蔓爬,互聯萬物。
曾學忠指出,明年 5G 會有兩大系列的產品,一款是與英特爾合作的高階晶片,明年相關的手機也會推向市場,雙方合作的 5G 手機會賣到美國市場,但更重要的是,展鋭也會有自己的核心產品,2019 年將推出高性價比 5G 晶片,2020 年推出 5G 單晶片,將實現高、中、低階全覆蓋。
展銳將與英特爾在 5G 領域展開深度合作,瞄準高階的 5G 手機晶片,推出搭載英特爾資料機和展銳處理器技術的高階 5G 智慧手機解決方案。展銳在手機基帶晶片市場的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高通、聯發科,寄望有英特爾的助陣,可以進一步拓展 5G 市場佔有率。
5G 對整個行業而言,是風口也是挑戰。曾學忠認為,5G 晶片要兼顧工藝技術和通訊技術的的先進性,當中最難的是決心,因為 5G 一投入至少三年起跳,每年是好幾億美元的投資,但要到 2020 年、2021 年才能體現效益,在這個“燒錢”的過程,對 CEO 而言是非常大的壓力,但這是沒有退路的一段旅程。
展銳市場部副總裁吳慧雄也分析,過去 4G 晶片要 28 奈米工藝,5G 晶片的資料速度提升十倍,這意味著,功耗、散熱必須更為強大,因此要更先進的工藝,5G 晶片至少要 7 納米制程打造,投入上千人的研發資源,如果 16 奈米研發要 1 億美元,10 奈米要 1.8 億美元,那開發 7 奈米工藝的晶片至少要 3 億美元,背後還需要大量 IP、EDA 工具的投資。

(來源:DeepTech)
曾學忠強調,技術的積累就像是蓋樓一樣,要蓋一棟 40 層的高樓,要先有蓋高樓的經驗,如果沒有前期一路過來的工藝積累,就算你有 3 億美金,也很難研發出 7 奈米晶片,而通訊技術也是如此,沒有 2G、3G、4G 的經驗累積,直接跳到 5G 也沒有人用。
他也強調,5G 的第一個核心是運營商,中國移動和 20 家合作伙伴提出的“5G 終端先行者計劃”,紫光展銳是第一批參加的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曾學忠也在演講中預告,展銳和中國移動今年將會有很大的合作案將對外公佈。
他進一步表示,在中國電信方面,過去展銳的接觸確實偏少,因為紫光展銳沒有全網通的產品線。也因此,曾學忠在加入展銳後做了一個重要的決策就是"All in 5G",再來就是把 CDMA 補上,跟中國電信深度合作的障礙就沒有了。
近期紫光展銳加入中國電信的全網通產業聯盟,併成為中國電信 5G 終端研發計劃的首批成員,助力中國電信 5G 發展。

(來源:DeepTech)
曾學忠強調,未來 5G 必需要與三大運營商從集團到每個省都緊密合作,紫光展銳也成立了專門的組織來加強和他們的合作,第一個是 5G 組織,並強化跟運營商從總部到各省的協同,有信心在彼此的合作裡中,展銳能拿到應該拿的市場。
至於在人工智慧產品線部分,曾學忠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一定要和主晶片緊密結合,要讓人工智慧擴充套件到千家萬戶,大家都感受到人工智慧帶來的便利性,尤其會和 5G 的到來會更加緊密,在這兩點上,紫光展銳具獨有優勢,目前本土外賣的通訊晶片只有紫光展銳一家,等到明年把 5G 晶片推向市場,跟手機廠商合作,就可以逐漸朝深度的 AI 晶片邁進。
曾學忠進一步表示,過去展銳在 AI 上一直有投入,但對外宣傳不多,今年 6 月展銳推出第一款支援人工智慧應用的八核 LTE SoC 晶片 SC9863,就是把之前在人工智慧投資積累的一點紅利釋放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