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見股份」暴漲背後:炒區塊鏈概念半年賺2億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戰略合作區塊鏈媒體 “Odaily星球日報 ”(公眾號ID:o-daily, APP下載 )
文 | 張雪
編輯 | 盧曉明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編者按:A 股區塊鏈概念股眾多,但炒作者眾,仔細研究其具體業務者少。為此,Odaily星球日報將推出一系列專題報道,介紹較為知名的區塊鏈概念股,以及其涉及區塊鏈的具體業務。
4 月 1 日,A 股區塊鏈概念股開盤漲停,其實集合競價期間就已經漲停了。據東方財富最新資料顯示,區塊鏈概念板塊漲幅為 4.12%,83 只區塊鏈概念股中 80 只上漲,其中,晨曦科技(002447)、御銀股份(002177)、精準資訊(300099)、聚龍股份(300202)、易見股份(600093)等漲停。
圖片來源:騰訊證券
區塊鏈概念股為何集體漲停?訊息面上,3 月 30 日,國家網際網路資訊辦公室釋出了第一批 197 個境內區塊鏈資訊服務備案編號,涉及多行業領域、多家上市公司。
此次公佈的第一批名單中包括百度、京東、騰訊、愛奇藝等網際網路上市公司,也有金融或其他實體經濟領域公司包括陸金所、浙商銀行、浪潮集團、海爾集團、中國平安、微眾銀行、順豐、等公司或旗下企業獲首批區塊鏈備案編號。上市公司方面,不得不提的是被市場冠以 “區塊鏈龍頭股” 的易見股份(600093),據東方財富網資料,易見股份開盤漲停,漲幅 9.99%。
2018 年 1 月 8 日 - 11 日,易見股份連收 4 個漲停,連續 4 個漲停並不常見,因此易見股份被市場稱為“區塊鏈第一股”,“區塊鏈龍頭股”。
圖片來自東方財富網
從農副產品深加工,到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易見股份發展歷史頗為周折,從農產品轉型加工銷售轉型到供應鏈管理。
易見股份全稱“易見供應鏈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現在公司的定位是一家供應鏈管理企業,專注於提供供應鏈管理和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
據企查查公開資料顯示,其實,易見股份原名“禾嘉股份”,1997 年 6 月 23 日成立,1997 年 6 月 26 日 A 股上市,那時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種子等農產品,老闆還是夏朝嘉。
2012 年 6 月,九天工貿(九天控股的前身)以 3.17 億元收購了禾嘉股份(易見股份曾用名)23.57% 的股份,成為禾嘉股份第一大股東,禾嘉股份實際控制人由夏朝嘉變更為九天工貿的老闆,冷天輝。起初,禾嘉股份的主營業務是對農副產品的深加工、銷售,以及機械閥門製造等。但是冷天輝入主後不久,禾嘉股份的主營業務開始發生轉變。
2014 年 9 月,禾嘉股份公告稱,定增 48.48 億元,擬投建電商供應鏈管理平臺和商業保理專案。7 名非公開發行的物件分別為雲南九天工貿、雲南滇中集團、雲南工投集團、雲南國鼎投資、山東中瑞物流、陳亮、雲南禾溪投資。截至目前,以上提到的發行物件,除了山東中瑞物流以外,均是易見股份十大股東之一。當時,發行物件均以現金認購,其中九天工貿和滇中集團,分別擬認購 20 億元。
此後,禾嘉股份開始擴張自己的業務範圍,或許是因為冷天輝是煤老闆起家,在進入供應鏈管理這個行業的時,也是以煤炭、礦產等資源類企業作為切入點。圍繞大企業的供應鏈,服務中小企業。
自 2017 年開始,公司主營業務全部為供應鏈管理和商業保理(Odaily星球日報注:商業保理是一套基於保理商和供應商之間所簽訂的保理合同的金融方案,也屬於供應鏈金融業務範疇),為反映公司所處行業和發展需要,禾嘉股份於同年 4 月更名為易見股份。
與 IBM 合作,探索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2016 年,易見股份開展區塊鏈業務,宣佈與 IBM 開展合作,聯合開發“易見區塊系統 1.0”系統,在這個過程中,IBM 提供基於超級賬本 Fabric 的企業級區塊鏈平臺。“易見區塊 1.0 系統”於 2017 年 4 月上線正式執行。易見股份表示,目前運用的易見區塊系統 1.0 已部分商用,服務物件為醫藥流通和大宗商品融資服務。
易見股份作為一家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公司,他的優勢是有很多年積累下來的商流,資訊流,資金流,物流等資料。供應鏈金融業務本身的劣勢也很明顯,毛利率低,受國家巨集觀政策影響大,合作商之間“信任缺失”影響效率。區塊鏈與供應鏈業務結合在如何揚長避短,如何提高效率,能發揮比較大的優勢。
經過 “易見區塊 1.0” 系統一年多的應用實踐,易見股份發現,企業使用者越來越關注系統部署的獨立性、資料隔離和安全性以及資料的所有權問題;同時金融機構使用者表示他們關注的焦點為資料和貿易背景的可追溯性,以及貿易、融資、資產證券化流程中的資料穿透式管理和信用的真實有效傳遞。
因此 “易見區塊 2.0” 上線,易見股份對於“易見區塊 2.0”系統的官方介紹如下,“2.0 系統實現了跨鏈資料可追溯技術,實現貿易、融資多鏈協同和跨鏈溯源,形成可追溯的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覆蓋了供應鏈從貿易形成、融資到資產證券化的全過程。”
“可信資料池”產品作為 “易見區塊 2.0” 產品體系的基礎產品,也是“易見區塊 2.0”與“易見區塊 1.0” 最大的不同之處。可信資料池通過獨立部署,確保企業對資料池的所有權,保證企業資料不離開企業的控制。不同的貿易對手形成的資料儲存於自身不同的資料賬本。
“易見區塊 2.0”供應鏈金融系統解決方案的產品體系包括供應商和核心企業參與的 “易見供應鏈貿易系統”;供應商、核心企業及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易見供應鏈融資平臺”;同時未來還會提供“易見供應鏈 ABS 管理平臺” 作為上述兩個系統的延伸,滿足 ABS 各參與方動態資產管理、資產質量趨勢分析及透明監管等需求。
ABS(Asset-backed Security,資產支援證券)是一種金融工具,它和股票、基金等傳統金融工具一樣,是企業的融資渠道。ABS 或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是各大網際網路巨頭都在佈局的賽道,比如京東金融曾的京東白條 ABS 就基於區塊鏈底層,騰訊區塊鏈、螞蟻區塊鏈,以及先鋒集團和網信集團內部孵化的供應鏈金融科技服務平臺「豐收科技」底層也用的區塊鏈。
本質上,引入區塊鏈都是為了讓參加專案的各方更資訊底層資產的真實,藉助區塊鏈去中心化、可靠性、不可篡改性、去信任性等優點,便可有效解決 ABS 中存在的環節多、流程複雜、底層資產透明度差等問題。百度副總裁張旭陽也曾公開談到:“引入區塊鏈技術解決了 ABS 過程中資訊的透明性問題,也解決了我們所謂的風險隔離的問題,區塊鏈在使我們進行一些底層架構的變化”。
“(供應鏈金融)最大的困難在於金融機構的參與,因為有他們在才能提供資金。”此前接受 Odaily星球日報採訪時,騰訊投資的供應鏈金融平臺聯易融總經理冀坤認為區塊鏈加入可以增強銀行入局供應鏈金融的意願。
在他看來,四大行的傳統銀行對區塊鏈的佈局相當敏銳。他表示,供應鏈金融本身的分散性,以及底層資產的真實性非常難查,在傳統金融機構並不是主流,而且以前沒有辦法實現穿透,所以銀行只能拿到一級供應商的資料,可最需要融資的可能是二級、三級的供應商。現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改變了資料多級流轉的可信度、強信用不能被分拆、以及資訊的同步效率問題,使過去供應鏈條上難以獲得金融機構貸款的中小微企業也能獲得貸款。銀行一直想做二三級供應商的生意,加入了區塊鏈也能上機構更好的把控自身資料。
國盛證券研究團隊也認為,基於聯盟區塊鏈平臺,能有效解決供應鏈行業中小企業融資難、信任成本高等痛點。其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供應鏈金融體系的信用穿透,為二級供應商分銷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區塊鏈在其中發揮兩個作用,首先是核心企業確權過程,包括整個票據真實有效性的核對與確認;其次是證明債權憑證流轉的真實有效性,保證債權憑證本身不能造假,實現信用打通,進而解決二級供應商的授信融資困境。
根據易見股份在其官網披露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 2019 年 4 月 1 日,“易見區塊”供應鏈平臺注可信交易量 78,288 條,可信交易額 73.88 億元,融資合同 408 份,融資金額 43.98 億元。
圖片來源:易見股份官網
「區塊鏈」概念加持,易見股份連收 4 個漲停
2017 年,數字貨幣大爆發。多家上市公司因為與區塊鏈搭上關係而收穫股價暴漲,易見股份更被冠以 “區塊鏈龍頭股”、“區塊鏈第一股” 等稱號。
2017 年 9 月,易見股份宣佈擬與雲南國際信託等發起設立區塊鏈投資基金,公司預計投入 10.5 億元來推動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應用。
2018 年區塊鏈真正引發大眾熱情,易見股份在二級市場才算真正有了“收穫”。2018 年 1 月 5 日,易見股份股價上漲 7.03%,成交額從前一交易日的 5000 多萬元驟升至 3.26 億元。
此後 1 月 8 日 - 11 日,易見股份連收 4 個漲停。引起上交所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1 月 12 日,易見股份宣佈停牌核查,並於 1 月 16 日宣佈核查結果(Odaily星球日報注:根據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若相關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連續三個交易日內,其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 20%,將構成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需要釋出公告核查)。
此後,易見股份澄清稱,當前及未來公司並未有以研究開發區塊鏈技術產品作為主營業務的規劃,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對公司當期業績影響尚無法核算,業績影響情況不顯著。至於公司與其它投資方共同發起設立的區塊鏈投資基金,並未投資於區塊鏈技術的開發。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網
但這一盆冷水並未能澆滅投資者熱情。1 月 16 日復牌的易見股份當天再收漲停,收盤價 18.63 元,創下近兩年新高,2018 年開年後的 11 個交易日裡股價累計上漲 41.55%。
2018 年 1 月 17 日,易見股份再次停牌複查,此後收到上交所監管工作函。監管函指出,易見股份前期披露的區塊鏈技術應用,僅是設立了線上供應鏈管理平臺,平臺所用技術與當前市場熱議的區塊鏈技術存在極大區別。前期披露的區塊鏈投資基金,與區塊鏈技術的研究開發並無關係。要求易見股份如實披露系列資訊,並充分提示相關風險。
2018 年 1 月 19 日,易見股份釋出公告稱 “並未有以研究開發區塊鏈技術產品作為主營業務的規劃。”高階金融分析師鄭離分析道,“這句話說得非常有技巧,這句話中‘主營業務’四個字是關鍵,這樣既可以避開交易所的核查,又能夠向外界公佈易見股份其實涉及區塊鏈相關業務,懂的人肯定能看懂這句話所包含的意思。”
此外,鄭離還認為易見股份股價大漲,少不了區塊鏈概念炒作的成分,易見股份的主營業務是供應鏈金融,所以易見股份的主要利潤不太可能均來自區塊鏈業務。
在上述公告中,易見股份還表示公司目前運營的線上系統的的相關技術應用與市場熱議的區塊鏈概念有極大不同,唯一相似之處是交易記錄一旦生成不可篡改。
“截至目前,系統仍無法解決初始貿易真實性問題,無法增加參與方的信用度,未能減少風險控制成本,對公司業務價值尚無實質貢獻。公司此前披露的與其它投資方共同發起設立的投資基金,僅作為系統線上供應鏈管理和商業保理業務的資金來源,並未投資於區塊鏈業務的研究與開發。”
區塊鏈相關業務半年帶來1.85 億元淨利潤
雖然區塊鏈並非易見股份的主營業務,但據財報顯示,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系統卻為其帶來了過億營收和利潤,利潤佔比超過 40%。
“易見區塊 1.0 系統”於 2017 年 4 月份正式上線,並且上線後為易見股份的業務收入構成帶來了一些變化。易見股份在《易見股份 2017 年年報》中「(3)資訊服務業務概況」提到:“本報告期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在從事 “易見區塊” 系統的推廣應用和執行維護等服務取得良好開端,本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 1.27 億元,營業利潤 1.20 億元,淨利潤 1.03 億元。”
看起來,易見股份在 2017 年靠 “易見區塊” 業務,「區塊鏈 + 供應鏈金融」的組合打法為其“創造”了過億收入和利潤。
據證券之星報道,易見股份2017年上半年以120萬元全資收購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易見區塊”系統也恰好在當年 4 月上線。
易見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及金融機構通過‘易見區塊’系統提供融資總額達 17.58 億元,另一方面提 升公司自身的研發實力,收購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投資設立易見天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初步構建了公司的技術研發和系統維護團隊。”
企查查等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榕時代科技”),成立於 2013 年 11 月 27 日,註冊資本 5000 萬元,現為易見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易見股份官網對他的介紹為“專業從事 Web 安全、區塊鏈等網際網路領域前沿技術產品研發和服務諮詢”。
通過易見股份 2017 年年報的披露和董祕在互動平臺的答覆得知,榕時代科技的收入包括:客戶在 “易見區塊” 平臺發起發起融資、金融機構在 “易見區塊” 平臺上上進行業務投放,以及為客戶提供技術諮詢等服務費收入。
易見天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7 年 9 月 27 日,註冊資本 1 億元,同為易見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易見股份官網介紹其“將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和供應鏈的業務場景相結合,在供應鏈管理、智慧倉儲、供應鏈金融等領域落地”。
到了 2018 年,“易見區塊”為易見股份帶來的營業收入更加可觀。
其 2018 年一季報顯示,“營業收入本報告期較去年同期增加 64.56%,主要是本報告期供應鏈服務業務增加及新增子公司深圳市榕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收入 1.32 億元。”單單隻靠 2018 年第一季度 “易見區塊” 的給易見股份帶來的營業收入就超過了 2017 年整個年度。
根據《易見股份 2018 年半年度報告》,2018 年上半年易見股份營業收入為 90.17 億元,淨利潤4.4億元,其中榕時代科技為易見股份帶來的區塊鏈相關營業收入 2.23 億元,淨利潤為 1.85 億元。也就是說”易見區塊“的區塊鏈業務在 2018 年上半年為易見股份帶來了 1.85 億元的淨利潤,佔易見股份整體淨利潤的 42%。
易見股份2018年半年度營業收入報告截圖(單位:萬元)
我是 Odaily星球日報記者張雪(微信:hao1250549397)、編輯盧曉明(微信:lohiuming),探索真實區塊鏈,爆料、交流請加好友,煩請備註姓名、單位、職務和事由。
原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