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一科技:NLP 創業公司有很多家,連獲李開復點讚的只有它 | 創業

圖片來源:pixabay
人工智慧是人工智障?這家公司的 NLP 技術讓機器人“像人一樣溝通”。
上週三,對於 ofollow,noindex">追一科技 來說是個“大日子”。這家公司又拿下一個大客戶——招商銀行信用卡的智慧服務戰略合作。當天,李開復也到了現場,並且幽默地喊話:“追一科技是一個初創公司,但招商銀行信用卡可以放心地和其合作。創新工場一直在後面支援它。”
“追一科技是國內乃至全球最好的 NLP 公司之一。”作為追一科技的投資方,李開復曾這樣表示。
2017 年 11 月 2 日,創新工場領投,GGV 紀源資本、晨興資本、高榕資本跟投了自然語言語義理解企業追一科技的 2060 萬美元 B 輪融資。眾所周知,創新工場在 AI 行業投了包括曠視等數十家 AI 企業。不過,在 NLP 領域,追一科技是其入手的第一家。《中國企業家》的報道曾表示:當李開復接觸追一科技後,從評估到確認融資只花了幾周時間。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家 NLP 企業,可以讓 AI 大佬李開復為之“傾心”?
追一科技是一家主攻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的企業智慧服務 AI 公司,主要為金融、新零售消費、生活服務、能源、政企等領域的企業提供 AI 解決方案。目前,其以為 B 端企業提供方案服務的商業模式,累積的合作伙伴已經包括滴滴、摩拜、ofo、萬達集團、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中國石油等。
目前,其產品主要是 AIForce 智慧服務平臺。AIForce 由 AI 對話機器人 Bot、人機協同平臺 Connect(線上溝通平臺)、智慧質檢 See(智慧分析)三大核心產品組成,並在不斷提升智慧電話助手、呼叫機器人等領域的能力。其可助力企業客戶管理、營銷以及內部服務實現智慧化轉型。
以追一科技和招商銀行信用卡的戰略合作為例,追一科技將 AI 技術植入植入到了線上人工服務中,你到招商銀行信用卡的掌上生活 App 主介面點選機器人“小招喵”,就可以詢問機器人自己的賬單情況,以及讓機器人幫助定張機票,推薦做活動的優質餐廳等。當然,如果使用者有任何關於業務方面的疑惑,如分期還款等事宜,也可以“悄悄”地詢問機器人。據追一科技創始人吳悅解釋,通過智慧化助理、推薦等服務,進一步提升人工服務效率和質量,坐席效能可以提升 10% 以上。
此外在智慧分析,運營方面,招商銀行信用卡可以結合追一科技的底層資料探勘和資料整合能力,形成熱點問題、流量來源、使用者情緒分析等多維視覺化方案,讓智慧服務運營推進至“準實時運營時代”。
和市面上大部分 NLP 公司的思路比較相似,追一科技最開始的定位是 AI 技術賦能。“2016 年剛創業時,我們想把 AI 技術或者深度學習技術跟傳統行業進行結合,當時我們的技術很強,但缺少釘子。不過,我們對網際網路行業相對熟悉,網際網路行業正好是 O2O 業務在發展,O2O 業務把很多線下服務線上化,把客戶服務集中化,形成了很大量的客戶服務,這個量很難通過傳統客戶服務模式,需要通過 AI 解決。這是我們第一步,從智慧客服切入。”吳悅表示最開始希望以市場規模千億級別的智慧客服為切入口,將 AI 技術賦能給傳統行業。
不過做了一年多,吳悅感受到了其實在如金融領域裡也存在大量的客戶服務的應用場景。而且僅僅是技術賦能則會服務比較單一,也並沒有充分的利用智慧機器人收集的資料。所以,追一科技的產品則升級,從 AI 技術賦能變為 AI 平臺賦能。
以客服為切入點,再做平臺做產品似乎是很多 NLP 公司的選擇。如之前動點科技曾報道過的雲問科技,則希望通過智慧客服切入,最後打造企業智慧大腦;而同樣的 NLP 方案提供商齊悟也從開始的技術賦能逐漸做互動產品。據 whatech 的預測報告顯示,在 2015 到 2020 年間,自然語言處理市場將會增長至 134 億美元,且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 18.4%。這留給 NLP 公司的市場極具誘惑力,所以無論是在此方面有傑出成就的蘋果等大企業,還是眾多新興創業公司,都在“密謀”著佔領這個市場。
那麼,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追一科技有哪些競爭力可以加速前進?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追一科技創始團隊的技術實力。創始人吳悅曾在騰訊 TEG 事業群搜尋部、騰訊 AI 平臺部任職。CTO 劉雲峰則曾在騰訊從事十餘年的搜尋、自然語言處理工作。其餘創始團隊成員均來自騰訊、搜狐,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對搜尋非常瞭解。而李開復曾經表示,世界上厲害的、真正的 NLP 技術人才幾乎都是來自搜尋領域,如百度或者騰訊。
“NLP 是非常複雜的技術,它類似於圖象、語音這樣單點技術的深度技術,同時又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所以搜尋是整個網際網路的皇冠,能做搜尋的公司很少。因為他難,複雜,所以真正的 NLP 人才其實非常稀缺。但是我們擁有一個完整的來自騰訊搜尋最核心的團隊。這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吳悅表示:“我們完整地經歷了兩個網際網路技術週期,對下一步技術週期來也會更加沉著應對。”李開復曾表示,這一點也是追一科技非常獨特的吸引力。
據吳悅解釋,基於搜尋方面的優勢,追一科技的自然語言處理在知識圖譜構建、意圖識別和情感分析幾個方面有著比較優秀的成果。“我們過去做的很多事情是很機械式的:第一,可能很多回答都是千篇一律的,非個性化的。第二是回答的問法,可能還是資訊推送型或者是資訊展示型的,是沒有考慮場景和獨特個性化的。”他說。
傳統很多智慧客服互動的方法是資料庫檢索,如你一句話的詞語,資料庫有他才可以懂,沒有就不懂。但是追一科技通過知識圖譜的建立,可以讓機器人可以“思考”,對於一些資料庫沒有的詞也可以識別意思。而且還可以根據上下文理解對話。
吳悅認為兩個原因讓 NLP 技術產品的體驗要求變得更高:一是渠道的變化。“以前是線上新媒體的渠道,我們都是文字互動,感覺不到其他的背景。但進一步延展到電話渠道的時候,你會感覺到他的聲音、感情。所以相比之前文字多了情緒的維度。”他說。二是使用者的要求越來越苛刻。“機器人先解決的回覆的基本訴求。基本訴求滿足後,你如何更好地承載客戶,這是更高的挑戰。”吳悅表示追一科技在這方面有一些嘗試。情感部分傾向於讓人來處理,通過情感分析來做一些輔助手段,比如對語音或者文字進行情緒的識別,在互動過程中做一些提醒或者做一些監控。
“我們希望將來的電話或者新渠道的智慧互動都變成情感式的,感受不到機器人和人的差異。”他說。
除了技術的優勢以外,吳悅認為在產品投入和市場份額上面,追一科技也有優勢。“我們的單點技術和解決方案,因為有先發優勢就更容易拿到客戶,更早拿到需求以後,會更聚焦地投入。這樣就形成正向迴圈。”吳悅解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