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金良:政府引導基金要因時而動,順勢而為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政府基金運作要聚焦聚力黨委政府重點工作、重大專案,因時而動、順勢而為。
2018年9月20-21日,由投中資訊、投中資本主辦、投中網協辦的第12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夥人峰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峰會以“投資轉折”為主題, 按照GP/LP參會1:1的比例,廣邀知名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銀行資管、險資、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等優秀LP,以及國內頭部GP代表,齊聚一堂,深度分析當下行業市場新變化、新趨勢,洞悉資本未來發展方向,構建GP/LP雙方對接實效、溝通高效、募資成效的頂級平臺。
浙江金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杜金良在主題為中國政府引導基金運作實操及經驗分享的演講中表示,政府基金運作要聚焦聚力黨委政府重點工作、重大專案,因時而動、順勢而為。
以下為杜金良演講實錄,由投中網編輯整理: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這次投中舉辦的有限合夥人峰會,就政府基金運作的相關話題進行討論。下面我結合浙江省政府產業基金近年的發展情況,以及因時而動,順勢而為,政府基金從量的突破到質的飛躍為題,基於政府基金作為一個特殊的LP,與大家交流幾點認識。
近年來,政府基金持續呈現井噴式發展態勢,規模擴張極為迅速。應用投中的研究成果,從2012年到2017年,政府基金設立總規模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97.64%。截止到2018年6月底,國內共成立1171只政府引導基金,總規模大概是在14000億到17500億左右。政府基金作為財政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機制,方式創新,充分發揮槓桿引導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有力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其作為一種政策性工具,還會長期存在下去。最近國家的積體電路的二期基金已經在組建,浙江省政府前段時間也專門聽取了政府基金運作的三年情況彙報,總的對政府基金這個模式,作為政府幹預巨集觀經濟或者是微觀經濟發展的創新工具,發揮的積極作用進行了充分肯定。
隨著財政部、國家發改委等對政府基金相關規範檔案陸續出臺,政府基金運作管理逐步得到系統性加強。對於政府基金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政府產業基金要積極順應形勢的發展和變化,因時而動,嚴格遵守相關基金運作管理的規定。
下面結合我個人的認識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首先是介紹一下浙江省政府基金髮展的歷程和現狀。
浙江的政府引導基金髮展在全國相對還是比較早的。第一支基金是2009年,根據財政部、發改委等國家部委的政策引導要求,為了強化對創業投資的支援,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創投領域,探索性的設立了省級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這個基金規模很小,但是現在回頭看,在整個浙江的新時期的金融產業發展方面還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去過浙江的,或者是近幾年對浙江、杭州經濟發展比較關注的同事們都知道,浙江現在有一個山南基金小鎮,位置是位於南宋時期皇城根下,現在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其他省市同仁去杭州都會參觀的一個地方。在這片熱土興起的時候,剛才我介紹的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還是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2009年到2014年,是浙江逐步擴大政府引導基金規模的過程。在這幾年中,陸續設立了海洋產業基金、創新強省基金、資訊經濟基金,用於定向支援浙江省相關產業發展戰略的具體實施。2015年浙江省政府出臺了關於創新財政支援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設立產業基金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擴大了政府基金的規模,在整合原有引導基金的基礎上,設立了總規模為220億的省級政府產業基金,以配合省重大產業發展戰略的實施。隨後,又組建了100億規模的基礎設施包括PPP引導基金,強化基金對省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援。2015年我們也推出了一個5千萬規模的天使夢想基金,專項用於支援創業創新。
目前我們浙江的政府基金總共是7支省級的,基金規模逾360億元。所以從我剛才跟大家介紹的浙江政府基金髮展歷程來看,政府基金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2012、2013年,我們設了海洋經濟基金。2013年設立的創新強省基金,就是為了在經濟相對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作為政府的支援手段能夠對巨集觀經濟有一個逆調節的手段。到了2018年6月,浙江全省範圍內政府產業基金規模是逾14000億,累計投資實際專案近5000個,撬動社會資本逾10000億,政府基金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政策引導作用和槓桿作用是非常明顯的。
這些成績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承接了財政專項資金改革的重要使命。
2014年底、2015年到目前為止,是國家巨集觀經濟面臨困難的開始。那個時候沒有現在這樣的波及面,2014年底新一屆政府提出了穩增長的目標以後,全國各地都按照財政部的要求要清理財政的存量資金。清理出來的財政的存量資金是一次性用掉,還是通過機制的創新能夠讓它發揮更好的作用。我們可以從2015年以來政府基金在全國雨後春筍般的設立,就看出各地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臺了設立政府產業基金的政策。
二是支援服務實體經濟。
到2017年,浙江省本級的政府基金累計參股的子基金是55支,直接投資專案是26個。通過子基金以及直接投資,兩級帶動社會資本是近2000億,基礎設施基金認繳是67億,設立了省和市縣兩級地方政府合作的區域基金7支,投資交通專案是10個。剛才介紹的5千萬的天使夢想基金投資了250個專案,其中有27家獲得了社會融資,吸引融資金額超過1.9億元。專案的總估值達到了13億元,示範效果非常明顯。
三是推進了重大專案的投資落地。
我們和浙江的優秀企業阿里巴巴合作,組建了政採雲公司。在保持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政務屬性基礎上,共同合作,挖掘和開發市場屬性,目標是爭取再創一個淘寶。所以到2018年8月,政採雲專案已經覆蓋了省內外的115個縣市區,平臺供應商接近7.9萬家。商品數達到419萬件,實現交易額997億元。還和國家的航天科技集團合作,利用浙江發達的資訊產業基礎,把國產商業遙感衛星的產業化應用培育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結合起來。在農業基金方面,和美麗鄉村建設、城鄉統籌等等相結合,重點支援了土地整治、森林生態修復等綠色生態專案。
四是通過省和市縣的聯動,積極培育區域發展的新動能。
地方省和市縣很多問題上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博弈的一面。通過基金運作的方式創新,可以更大程度把政府力量擰成一股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發力。我們省裡面做了區域基金這樣的模式,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總共組建了13支區域基金,圍繞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的政策目標,加快與社會資本、投融資機構對接合作,撬動社會資本投向地方支柱產業,塊狀經濟的轉型升級,提升了各地龍頭企業的財稅貢獻水平和促進就業能力。
五是注重外引內培,吸引高階要素資源聚集浙江。
在這個作用的發揮上,投資機構是起到了獨特的作用。一是積極參與國家基金的組建,把國家級的資源通過市場的方式,以資本為紐帶吸引到浙江去。二是加強與包括投中在內的優秀機構交流和合作,和30多家銀行、院校、孵化器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為專業投資機構推薦地方的優質企業專案資源,為政府基金引入了優質的投資機構和中介資源,使資本、技術、人才等等要素找到了很好的結合點,促進資源的雙向聯動。
這是浙江省政府基金髮展的歷程和現狀。
二、充分認識政府基金髮展階段性特徵。
這個階段性特徵是通過2009年,特別是2015年基金規模的擴大以後,在實踐過程中,以及和兄弟省市、其他政府LP的交流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政府基金承擔以市場化方式實現政府的調控目標,使命任重道遠。我們既要看到政府基金的運作,又要考慮到它的時效性,更要充分認識政府基金的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對政府產業基金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我們歸納為三個特徵:
一是對政府基金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過程。
去年我在北京和中國人民銀行以及中國證監會、基金業協會的領導溝通和交流的時候,就講到政府基金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他是基金嗎?不完全是。他是財政補助嗎?顯然不是。所以其實在整個監管領域,包括我剛才前面提到的財政部也出臺了辦法,國家發改委也出臺了制度,但是他們都沒有對政府引導基金或者是政府的產業基金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概念。所以我想國家隊也好、地方隊也好,大家對政府基金的認識是逐步深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是很痛苦的。
剛才主持人也講了,大家從一開始都把政府基金當成是一個百寶箱,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無論是純政府行為,公共財政行為,還是市場行為,都會想到這個工具。財力困難、招商引資、基礎設施等等都以為可以通過產業基金來解決,這樣的認識通過幾年來的不斷培訓、輔導、實踐、學習,已經逐步認識到了政府基金是財政和金融相結合的政策創新,有其自身的運作規律和專業要求。同時作為政府基金的受託管理者,也對政府基金的認識不斷深化,逐步實現了管理思路的清晰。
二是政府基金的運作管理是逐步完善的過程。
制度層面。由於現在還沒有完整系統的政府基金管理制度體系,為適應政府基金規模逐步擴大,監管逐步加強的要求,基金的管理辦法、投資決策機制、績效評價體系逐步經歷了從無到有,逐步健全和完善的發展歷程。在實際操作層面,在不斷總結政府基金與市場機構的合作基礎上,逐步完善了投前決策、決策執行、投後管理、增值服務等操作層面的實施細節。
三是基金運作的模式是逐步豐富的過程。
在2015年,我們開創了區域基金這樣的投資模式,就是以資本為紐帶,把上下游政府吸引到一個共同的目標,把包括資金在內的這些要素資源聚集起來,發揮他的系統效應和規模效應。從今年開始,我們也重點探索了定向基金這種模式,就是要把證券市場上運用的工具借鑑充實到政府基金運作管理當中來。
這是政府基金髮展三個階段性的特徵。
政府基金要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從前期的注重量的積累積極向注重質的提升轉變。政府基金要充分聚焦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以市場化方式實現政府調控目標,不動搖。通過完善運作框架和體制機制運作模式的創新,實現政府基金管理運作上質的突破。持續發揮積極作用,破解經濟發展的瓶頸,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首先,要準確把握政府產業的功能定位。要回歸本原、不忘初心,從政府基金功能定位出發,圍繞區域產業的發展,不遺餘力做好產業引導和培育工作。主要是三個方面:一是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產業佈局,重大產業發展,吸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組建主題基金。二是針對重大產業專案來做定向基金。三是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社會資本合作組建創投引導基金。
其次,是推動完善政府基金運作的五個機制。一是決策機制,要把決策和專案定性結合起來。二是基金的聯動機制。三是健全考核評價機制,給政府基金管理團隊一個明確的導向,該怎麼做、做什麼。四是健全收益的激勵政策。五是盡職免責機制。
最後,是推進積極管理、規範管理、創新管理,加強政府引導基金和政府產業基金運作。積極管理就是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專業性。規範管理就是要任何時候所做的事情都要合規。創新管理是要把管理和運作與當前整體的形勢和背景結合好,使工作有更高的時效性。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