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想 Tech World 中,有這些可看可摸可玩的近未來體驗
對於未來,不同階段對未來有著不一樣迷思,1968 年上映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我們已經能看到 iPad 的雛形;電影《銀翼殺手》中,還有至今尚未實現的飛行汽車。但這些未來太遙遠以至於成為了科幻。
但另一種說認為未來已來,只是分佈不均,在各大科技公司的實驗室裡,未來早已存在,只是還未普及到尋常消費者這裡,換句話說,這是更接近我們的未來:近未來。
「近未來」這個概念,是指消費者觸手可及的未來體驗。而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近未來」,是聯想將於 9 月 26 日和 27 日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召開的 2018 聯想創新科技大會(Lenovo Tech World)。
超越體積限制的筆記本影音體驗:YOGA 7 Pro
2017 年中國電影總票房突破 559 億元,而在 2007 年這個資料還只有 33 億,不考慮膨脹問題,十年間電影市場增長了十幾倍。對電影院來說,這十年間也是裝置、概念和定位更新換代最快的十年,IMAX、DMAX、杜比視界、杜比音效等等技術名詞,讓影廳的觀影體驗也逐漸產生了分水嶺。
我們的生活已經切實被這些視聽盛宴所包裹,而在二十世紀末,這些先進技術對當時還是「近未來」的概念。技術的進步總是伴隨著由大化小的過程,在移動端,杜比實驗室也在積極的將技術帶進到筆記本甚至手機之中,全球首款同時支援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的膝上型電腦,就是在今年 IFA 上亮相的 YOGA C930 (YOGA 7 Pro)。
YOGA C930 在有限的體積下,帶來超越以往的將視聽效果, 根據杜比官網說法,杜比視界技術能帶來更好的色域表現,最高可生成亮度優於超高清電視訊號 40 倍的影象,以及可顯示高出 50 倍的對比度。一句話總結:杜比視界是超越 HDR 的顯示技術。而在 YOGA C930 上實現杜比視界技術也需要更高素質的螢幕來進行配合,注意杜比視界技術採用了硬體演算法,不支援杜比視界技術的顯示裝置無法通過韌體升級來支援。
除了杜比視界外,YOGA C930 還支援杜比全景聲技術,將會讓這個揚聲器帶來具備空間和指向感的聲音體驗。在設計上 YOGA C930 也有不少巧思,比如將揚聲器整合到了轉軸中,看起來像一個小小 SoundBar。在杜比視界和杜比全景聲的加持下, YOGA C930 將帶來突破體積限制的筆記本影音體驗。
在效能、體積重量和續航三方平衡的 ThinkPad 最強便攜本
▲ 圖片來自: ofollow,noindex"> Time
近未來帶來的高整合度趨勢,在膝上型電腦產品上另一個具像體現就是輕薄化,但同時又不犧牲基礎體驗。回想一下在超極本出現之前,膝上型電腦厚重程度恐怕和現在的電競本是一個級別的,而同時耗電也不樂觀,三四個小時就虧電是常有的事。
而現在,女性也可以輕鬆拿著輕薄筆記本隨時移動辦公,科技的進化除了讓人手拼命適應大螢幕手機,看來也有讓科技產品適應人這樣的正常方向。膝上型電腦的近未來,不就是更輕更快更強麼。
▲ 圖片來自: The Verge
如果要挑一款集輕薄、效能和續航於一體,又兼具可靠品質的產品,那麼聯想 ThinkPad X1 Extreme 是一款可以滿足你挑剔需求的機器。作為一款 15.6 英寸的筆記本,厚度只有 18mm,作為對比,一元硬幣的直徑則是 25mm。此外整機重量也只有 1.7kg,大概和 1.5L 裝農夫山泉差不多,一口氣上五樓不費勁。配置則採用了英特爾 8 代酷睿 Coffee Lake-H 標壓處理器,並搭載 GTX 1050Ti 獨顯。 螢幕最高可選配 4K 解析度配置,支援杜比視界的 4K HDR,以及杜比全景聲音效。
▲ 圖片來自: The Verge
最重要的是,在18mm 和 1.7kg 的輕薄體積下, ThinkPad X1 Extreme 帶來了 15 小時的續航時間。比以往更輕更快更強的輕薄筆記本,現在已經擺在了你的面前。
今年 8 月份 MOTO 釋出全球首款 5G 手機
近未來的一個特點是要足夠近,我們能夠看的見摸得著,能夠期待其發展成熟的技術或產品。從這點來看 5G 網路絕對要算一個「近未來」的技術。
儘管距離 5G 技術上馬商用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大多數人對 5G 的認知仍然較為模糊。3G 時代讓我們從文字為基礎的網路瀏覽體驗飛躍到了圖片和視訊。4G 時代則帶來了高清視訊、移動直播和低延遲的網路遊戲體驗。那麼 5G 時代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三個問題:5G 能解決什麼,5G 裝置什麼時候推出,以及 5G 商用什麼時候到來。
首先 5G 網路速率更快。具體一點說,去年下半年基於驍龍 X50 5G 調變解調器晶片組在 28GHz 毫米波頻段上實現全球首個正式釋出的 5G 資料連線,其理論最高下載速率達到 5Gbps。
速率提升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 4K HDR 的直播和觀看將成為可能,高清紀錄片級別的畫質可能很快會走進普通使用者的生活。同時 VR 直播這種資料量猛增的新形式也將成為可能。速率提升的本質是資料量提升,大資料量能帶來更多的可視可聽可見的資訊。
另外在 5G 網路高速率的支援下,其實很多雲體驗將成為現實, 比如 AI 和資料可以完全交由雲端計算,手機甚至可以只作為顯示裝置存在,這樣手機就可以做得更薄。再舉個例子,像 Switch 上的《生化危機7》和《刺客信條:奧德賽》就是雲遊戲版本,藉助 5G 網路,未來掌機可以突破機能的限制,充分發揮移動便攜的優勢。
第二點,「準 5G」裝置其實已經推出,就是 moto Z3。通過模組化設計,moto Z3 將可直接外掛 5G 基帶的 Mod 實現 5G 上網。至於正式商用的問題,目前應當已經展開原型機技術驗證,明年下半年將會發布試商用機,順利的話很快我們將迎來 5G 元年。
佈局智慧物聯,打造一站式的整合智慧空間
物聯網智慧家居是「近未來」概念中目前對消費者來說感受最不明顯的一環。智慧家居是藉助物聯網的東風打出的概念,其實智慧家庭的概念,我們在以前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比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家早早就被改造成了智慧房屋。
▲ 圖片來自: pagedesignpro.com
不過脫離開這些超級富豪,普通工薪階層的智慧家居化程序一直髮展緩慢,這不僅僅是智慧家居裝置推出緩慢,更重要的是智慧家居的概念沒有在大眾中鋪開,比如大多數人家裡門鎖壞了的時候,仍然會去換一個傳統鎖,很少有人有意識去換一個智慧指紋鎖。
但從歷史程序來看,智慧家居仍然離我們足夠近,爆發式增長或許只是缺乏一個契機,而現在開始佈局的,以後也跟容易取得先機。今年 5 月 8 日,聯想宣佈正式成立全新的智慧裝置業務集團(Intelligent Devices Group,簡稱IDG),將聯想所有的智慧裝置整合至其業務下,並全面佈局 SIoT (智慧物聯)市場。
在剛剛過去不久的 IFA 大會上,聯想又提出了「聯想智慧家居必需品」的概念,希望打造一站式的整合智慧空間。可以看到加速 Slot 業務佈局的聯想,未來將會推出更多智慧家居的產品。再借用比爾·蓋茨一句話:未來沒有智慧家居的房屋只能被稱為毛坯房。
在未來式遊戲體驗上,聯想的 MIRAGE 已經成為領域中的爆品
AR 和 VR 產品目前被認為是未來遊戲較為理想的形式和載體。所以如果要說「近未來」的產品中那種產品在實用性和未來性中交叉最深,那無疑是 VR、AR 產品。
大導演斯皮爾伯格今年的新片《頭號玩家》就描繪了一個龐大而夢幻,以虛擬現實遊戲為主要娛樂形式的未來。而在 AR 方面,蘋果的 ARKit 和 Google 的ARCore 都是為增強現實領域的發展做準備,在發展潛力上,AR 也並不弱於 VR,2012 的 Google Glass 就引起了科技界的一場大震動。
從聯想這邊的佈局講,AR 裝置 MIRAGE 是目前較為少見的 AR 頭盔裝置,並與迪士尼合作帶來了絕地武士用光劍決鬥的新玩法,以往所不能實現的幻想,在科技的幫助下已經一步步走進現實。而 MIRAGE AR 頭盔也成為了領域中的爆款,成為 AR 裝置中佔比最高的產品,今年 2 月份銷量已經突破 50 萬套,五月份銷售突破 7000 萬美元。
如果從整個 VR、AR 行業上來看,最大的風口時期已經過去,很多沒有實力的公司這場大浪淘沙中已經被淘汰。能剩下來的,要麼是公司規模足夠支援下來,要麼就是有獨特的技術體驗讓資本能夠持續砸錢。而隨著影象技術的繼續發展,聯想在VR、AR 行業勢必還會繼續迅猛成長。
在 ToB 層面,聯想還有云計算和人工智慧等服務,支援更多的企業,去創造更近未來的體驗
對於聯想未來佈局的最後一環,就要落到聯想今年的轉型的核心——雲端計算領域了。在今年的 4-6 月的財報披露會上,聯想 CEO 楊元慶表示聯想已經邁過了拐點,開始進入高速增長的階段。
所謂拐點其實就是聯想由以往的硬體裝置製造為導向,到成為以服務客戶為核心業務的自身轉型。而在這個轉型過程中,雲服務和人工智慧的佈局將會成為重點發展的業務。
比起面對消費者,雲端計算和人工智慧在 ToB 領域也同時有著極大的發展需求,可以看到世界排名前幾的科技公司都在大力發展自己的雲端計算業務和人工智慧業務。而對於聯想來說,雲服務和人工智慧將會提高客戶的粘性,甚至成為長期訂閱客戶,這也是聯想接下來希望達成的方向。
回來再次解讀「近未來」的概念,一是要近,就是目光可及,伸手可觸。二是代表未來的趨勢,比如體驗上的進步方向,形態上的發展趨勢,遊玩方式上的演變等等。就像未來一直都在變成現在,這些「近未來」的產品也將不知不覺變成我們手中所握,眼中所見。十年前的 iPhone 是近未來,現在有哪些產品是「近未來」,不妨十年後再一起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