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成立9週年 雷軍:創業一年半我都隱姓埋名 怕滿世界關注
雷帝網 樂天 4月6日報道
今日是小米成立9週年的日子,不少小米員工在朋友圈轉發小米成立時的老照片。
小米成立時的老照片
根據介紹,2010年4月6日,北京銀谷大廈。十四個人,喝了一碗小米粥,一家叫“小米”的公司就這樣成立了。
小米成立時的老照片
小米CEO雷軍日前在清華出席一場活動時表示,40歲創業和20歲創業最大的差別是,一上來不認為我們自己會成功。
“我認為成功概率很低,如果我們全力去試,輸了也沒有什麼,輸了至少自己不遺憾。”
創業初期一年半隱姓埋名
初期創業,雷軍一年半都是隱姓埋名,“因為我擔心我一干這個公司,滿世界都關注,給我自己壓力很大,我跟大家說偷偷地幹,這樣自己壓力比較小,幹砸了也沒有什麼。”
小米只用了兩年半,做到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三。但保持兩年中國第一的位置後接著下滑了。
雷軍分析說,原因很簡單,光有網際網路思想遠遠不夠,如果我們對傳統制造行業的經驗缺少敬畏之心,缺少願意學習的心態,我們打不贏這場仗。
“無論我們掌握了多麼先進的武器,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一定會輸的。”
從2016年開始,小米強調補課,向傳統產業學習,放下身段逐個對標。
結果第二個奇蹟發生了,歷史上在手機行業沒有任何一家大公司銷量一旦下滑還能夠活得過來,一旦失去信心以後會加速下滑,基本上是死亡深淵。
小米從2016年滑到谷底,2017年售出了9400萬臺,2018年售出了1.18億臺。在2017年的時候,小米重回了世界第四,去年突破了1億臺。
小米創辦第八年的收入1749億,同比增長52.6%,利潤86億,同比增長59.5%。
雷軍認為,在去年中美貿易摩擦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劇的前提下創造的,這十分不容易。
而且小米一個8年多的公司,國際收入佔比超過了40%,進入了80多個國家和市場,在30個國家的智慧手機市場排到前五位。
比如印度,進去三年以後也排到印度第一位,現在連續八個季度印度第一,小米在印度佔了30%的份額。
在全球大市場裡第一,中國第一大市場,美國第二大,印度第三大,美國先放一放,小米把印度市場做起來以後,最近主攻方向是歐洲,在過去一年裡面,在歐洲銷量漲了10倍。
真誠對待使用者,把他們當朋友
雷軍說,在今年小米9釋出前的一個星期,自己發了97條微博。於是米粉親切評價說我是小米公司第一數碼博主。
“這些全是我自己發的。其實我每天很忙很忙,用所有的碎片時間跟使用者溝通,還每條使用者的反饋都看了,這是一個巨大的工作量,但是我認為這是我在小米最主要的工作。”
雷軍介紹說,小米剛剛就使用者意見改善的會議開了三個小時,100多個高階主管在一起。
“我說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是堅持初心,堅持跟使用者交朋友,堅持根據使用者的意見去改進。不要覺得我們大了,重要的是我們做的是不是使用者要的東西。”
有些大品牌高高在上,他們是上帝,小米不是,小米是真誠對待使用者,把他們當朋友。這樣的結果就是小米是全球罕見擁有海量粉絲支援的公司。
當然,據雷帝網觀察,小米這種和使用者做朋友的方式,使得小米能產生眾多的意見領袖,當然,這也是一個雙刃劍,一些小米員工的措辭不當,往往也會給小米惹不少的麻煩。
整體硬體業務綜合淨利率不超過5%
雷軍總結了一套模式,這一套模式的核心是“感動人心、價格厚道”。
雷軍說,每一個公司做起來的時候都有一段價格厚道的時候,每個公司在起來的時候都用過一段價格戰,都是這麼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但是這些公司把價效比當成戰術沒有當成價值觀。
“我也特別害怕10年後、20年後小米也變成我曾經憎恨的公司,於是在上市之前我們出了一套“憲法”。”
小米對使用者永久性承諾:小米每年整體硬體業務的綜合淨利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果超過我們都將回饋給使用者。
小米把這一條做成規定,每年請審計公司審計小米的利潤率。
雷軍說,自己在內部一直講“優秀的公司獲得利潤,偉大的公司贏得人心”。小米走的是偉大之路,萬一我們成了,有可能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公司。
“我們不要斤斤計較利潤的高和低,我們要關心的是使用者支援不支援我們,喜歡不喜歡我們,是不是喜歡我們的變多了,這是我們關心的事情。”
小米的未來:手機+AIoT
對於小米,未來就是5G的春天,因為所有人的手機都要換5G。雷軍說,自己更看好是5G+AI+IoT,認為這是下一代超級網際網路,能夠把所有的東西連起來。
小米五年多前開始做物聯網,現在做到世界第一了,但是這個領域會繼續加速。去年年底小米定了未來十年戰略是手機+AIoT雙引擎,小米承諾在未來五年裡面投資100個億在AIoT。
在過去9年在管理上也做了很多大膽的嘗試。小米叫去title(職位);去KPI(關鍵業績指標);去管理。
“我發現管理是一個悖論,管理就是控制風險,意味著不出現最壞的結果不翻船,但是也不保證出現最好的結果。”
雷軍說,不管理比管理難很多,核心是找一幫優秀的人,找一幫不需要管理的人,塑造共同的願景和目標,給足夠激勵就行了。
什麼樣的人不需要管理?要有強大責任心、強大的自我驅動力,強大的夢想和抱負,心甘情願每天12點下班,不用老闆看著。
“我們小米剛開始就是這樣的,我們找了一群非常熱忱的人來做,這個模式幹了八年以後,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後,我們還是需要很冷靜地看待。”
它的問題是你怎麼保證2萬3千人都這樣,他們散佈在全球80多個國家,怎麼能夠繼承發揚小米創業時候的優良特點,結合今天傳統通用流程管理,怎麼相結合,同時要小心過度管理。
雷軍說,又在摸索小米在第二個階段創業的時候管理模式,幹了很多事情:
1、聚焦技術創新。
2、強化總部管理職能,設立組織部和參謀部。
3、梳理業務,提拔年輕幹部。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