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正道是滄桑
標題好大。
最近在整理通訊錄,終於把手機聯絡人減少到接近2000個,但還有很多老朋友我幾乎想不起來了。實在想不起來的同學我就乾脆刪掉了,但確實也出現過我剛剛刪掉,忽然TA就出現在街角的情況,比如我們幾年前投資的中醫養生連鎖當歸中醫的創始人居然是我剛剛入行時候最紅的SP彩鈴業務ColorMe的創始人,我基本已經記不得他的模樣,但是一提起這些公司,我還是歷歷在目。
很多老朋友已經消失在創業和投資的跑道上,人只有那麼幾年的青春,沒能立刻成功成名,很多朋友就開始跳來跳去,從麥肯錫出來倒騰大米的、從VC變成創業者又變成矽谷地產經紀的、從科技投資轉成房地產開發商的、堅決拒絕早期美團COO角色而殺到南非開礦的……林林總總神奇的人生。
不過在做決定的當下,似乎那個選擇確實是最優的。只是經過了時間的摩擦之後,覆盤時在我覺得這些選擇似乎都變成了經濟大勢中間的羊腸小道,這麼多聰明人機智的躲過了那麼多的大趨勢,一頭扎到圍城外看上去很美的傳統行業,開始經歷新陳代謝般的週期。有點可惜。
中經合當年的老闆Peter Liu有句話我一直記著:“專注很重要,不要開小差,容易下高速”,老先生的資源極為豐富,但是他一直堅持在創業投資領域,年逾古稀仍然樂此不疲。
在一個多變的時代,機會似乎到處都是,比如去年風風火火的區塊鏈,我現在似乎都有點恍惚,那股熱潮似乎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太多類似的全民熱潮,甚至全球熱潮,振幅極大,但是區間極短,有運氣趕上了只是運氣好,真的不是火眼金睛洞察天地。所以我從來不敢高估自己的智商或者各種商,否則就是各種傷。
做一件事,做到極致,需要很久。讓別人能記得住,想得起,靠得上,很重要。尤其是忽然發現自己不再年輕了之後,這種業務品牌屬性變成了中年VC工作的磁場,因為拼不了酒和夜場,也拼不起AUM和估值,只能靠業內口碑爭取做個老師傅。
也許我只是想多了,為那些本來可能可以更加成功的老朋友惋惜,人家現在也有日落沙灘的輕鬆,也許人生反而多了很多悠閒,不像我們永遠在跑步機上配速,不敢下一線。如果覺得當年的我做了什麼正確的決定,可能一直堅持在這個行業是我最對的選擇。
忽然想起2012年在黑馬會上套著紅色探路者硬殼的劉強東,振臂一呼:“堅持到底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