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臺 HTC HD2,你的 Android 折騰史才算完整
有那麼一些已經老去的產品,它們也許早已淡出人們的視線,但每每想到卻令我們充滿回憶。作為極客之選(微訊號 GeekChoice)懷舊欄目,《極客博物館》希望找到這些曾經帶給我們驚喜和感動的產品,帶你重拾它們迷人的特質。
極客博物館欄目兩個月前曾經寫過一期「硬核」智慧手錶 Moto ACTV 的文章,一位網友留言希望能看到有關 HTC HD2 的內容。本期極客博物館我們就滿足這位網友的願望,讓我們來聊一聊「刷機神器」——HTC HD2。
HTC HD2 的完整型號是 HTC Touch HD2,研發代號為 LEO,在某些論壇大家也習慣用這個代號。這款 HTC 在 2009 年釋出的機型,本身預裝的是 Windows Mobile 6.5 作業系統,因為各種機緣巧合,它成為傳奇一般的刷機神器。實際上關於這篇文章,我個人有相當多跟 HD2 有關的故事,但礙於篇幅還是決定以回顧的形式,來全面瞭解一下這款頗具傳奇色彩的手機。
為什麼 HD2 能刷這麼多系統?
想要了解這款手機,就必須從它最大的特點——刷機開始。在前文中已經提到了 HTC HD2 官方預裝的系統是 Windows Mobile 6.5,但在各路大神的努力下它成功運行了 WindowsPhone 7、Ubuntu(Touch)、Linux、Firefox、MeeGo、Sailfish 等,不過最受歡迎的系統肯定還是 Android,這其中叫得上的名字的就有 CyanogenMod、MIUI、HTC Sense、Flyme 等等,剩下大大小小各種魔改版、自制版更是數不數勝。
為什麼一款 2009 年釋出的 Windows Mobile 機型能刷入這麼多系統?這個事兒就要從 HTC 洩露了 HD2 的底層驅動說起,這也為執行其他系統提供了基礎。其實這和廠商適配新系統是一個道理,之所以 Google 每次釋出 Android 新版系統後,廠商們都要過一段時間才會推送升級,就是因為廠商要做驅動適配、相容性以及穩定性測試,這也是 Project Treble 出現的原因。
簡單點說,這個原理就像是 PC 上的「黑蘋果」一樣,假如能夠找到對應的驅動程式,任何 PC 或者膝上型電腦都可以基本完美地執行 mac OS。
除了底層驅動以外,HTC HD2 的硬體規格在當時絕對是實打實的旗艦機,高通 QSD8250 晶片的 CPU 主頻能夠達到 1GHz,同時它還擁有 448MB RAM。這樣的規格對於 Andriod 系統來說綽綽有餘,強大的硬體配置也是能夠移植系統的基礎之一。
有了底層驅動和強力硬體兩個先決條件,一位來自俄羅斯 ID 為 Cotulla 的技術大神則編寫了 MAGLDR 載入程式,隨後 Recovery 則成功移植到 HD2 上。在有了底層驅動和Recovery 的基礎上,安裝 Android 系統的難度就降低了很多,因為 MAGLDR 的存在也讓 WP7 和其他系統移植提供了先決條件。
在後期 NativeSD 技術出現後,HTC HD2 甚至可以完成多系統共存,在不用刷機的情況下,切換 ROM。當然這一切,除了技術大神的無私奉獻以外,對於使用者來講也有一定的門檻,起碼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好在 HD2 並不是那麼容易「變磚」,只要能夠進到三色屏,HTC HD2 基本上都能通過重新注入載入程式和 Recovery 成功「救磚」。
「T 版」的 HTC HD2 最受歡迎
之所以有人如此熱衷於為 HTC HD2 寫引導、做 ROM,其實還是源自於對 HTC HD2 的不甘心,2009 年的 Android 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人氣,但遠沒有現在和 iOS 平分天下的氣勢,HTC 僅僅為 HD2 這樣一款硬體給力的手機預裝了 Windows Mobile 6.5 系統著實有些可惜,雖然當時也有不少人折騰 Windows Mobile 系統,但可玩性遠不如 Android。所以不少人是因為覺得這個硬體放在 WM 6.5 上太過「浪費」,才不斷地研究能否用上其他系統,而 HTC 洩露底層驅動甚至被看作是有意而為之。
這次極客之選淘到的 HTC HD2 雖然沒有全套包裝,但整體成色非常不錯,而且身為 HTC HD2 老使用者的我可以看出這款 HD2 絕非是翻新機,這一點著實難能可貴。因為 HD2 在當時水貨市場中非常受歡迎,出貨量也不小,同時也因為刷機 ROM 非常豐富,生命週期也相當的長,所以當時不少無良商家就做起了翻新的勾當。
HTC HD2 擁有一塊 4.3 英寸 WVGA(480*800 畫素)電容屏,之所以特別註明電容螢幕是因為 2009 年前後仍然有一些廠商還會推出搭載電阻屏的產品。Wi-Fi、藍芽、GPS、支援 MicroSD 卡擴充套件這些也算是保證了配置上不落伍,唯一有些遺憾的可能就是沒有前置攝像頭,不過在那個 3G 還沒有普及的年代,前置攝像頭並不算在標配的行列。
儘管那時還沒有「全面屏」的概念,但 HTC HD2 的邊框控制非常不錯,正面屏佔比在當時算是非常高的。事實上,「HD」這個名字也正是因為它擁有 4.3 英寸的巨屏,在那個 iPhone 還是 3.5 英寸,Android 機型 3.7 英寸螢幕是主流的時代,用巨屏這個詞並不顯得過分。當時我作為使用者都在思考「這個螢幕這麼大,這應該是手機螢幕尺寸的極限了吧?」但現在的事兒不用我多說你們也都知道了。
HTC HD2 背面採用了三段式的設計,上下兩部分採用了類膚質塗層,手感摸起來非常不錯,但如果不帶殼「裸奔」的話,時間長了表面的塗層很容易磨損脫落。
因為 HTC HD2 採用了可更換電池的設計,所以其背面中間部分的後蓋是可以拆卸,後蓋為金屬材質,一些奸商翻新過的 HD2 採用的都不是原廠後蓋,所以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掉漆情況也同樣明顯。
很多使用者在選購 HTC HD2 時會猶豫版本的選擇,在當時市面上一共有 3 個版本,中國行貨使用的是「多普達」的品牌,型號為 T8585;另外兩個版本都使用的是 HTC 品牌,所謂的「HTC 版」同現在的公開版是一個概念;另外還有一個「T 版」,該版本是美國運營商 T-Mobile 的定製版本,這也是相對更受歡迎的一個版本。
在外觀上,多普達 T8585 和 HTC HD2 除了 logo 標識不同以外並沒有什麼差別。T 版的 HTC HD2 則在機身長度上稍稍長了 1.5mm,接聽和結束通話鍵分別採用了綠色和紅色(HTC 版按鍵均為白色),聽筒下方也多了「T-Mobile」的 logo。
CM、MIUI 和 HTC Sense 最受歡迎
在前文中就已經說過了,HTC HD2 最大的魅力就是擁有非常多的系統可選,Android 的 ROM 數量佔據了 90%,剩下的 WindowsPhone 系統也有一些,其他的就相對小眾,大多數基本上是體驗一下,或者抱著嘗試的態度刷一刷。
之前所說的 T 版 HD2 最受歡迎是因為這個版本在刷機上有天然的優勢。公開版本的 HTC HD2 採用了 448MB RAM+512MB ROM 的記憶體組合,而 T 版的 HTC HD2 則採用了 576MB RAM+1GB ROM 的記憶體組合。
RAM 上多出 100 多兆也許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不算什麼,但 20% 的提升在當時也不容忽視。最重要的是,擁有 1GB ROM 的 T 版 HD2 擁有更多 ROM 選擇,不依靠「A2SD+」技術就能直接刷入完整的 ROM,公開版的 HD2 則經常需要精簡一些系統元件或者是掛載在 MicroSD 卡上,這不僅僅增加了刷機的複雜程度,也同時對儲存卡的速度有一定要求。
對於大多數使用者來說,MIUI 和 CM7 是相對穩妥的選擇,穩定性、流暢度都是 ok 的。極客之選手中這臺就是 T 版的 HTC HD2,刷入的是 CM7 系統,事實上直到 CM10 系統,HD2 也是擁有 CyanogenMod 官方支援的,Android 6.0 下 HTC HD2 的流暢度依舊不錯。至於技術大神的移植版,直到 Android 7.0 都是有 ROM 釋出的,但體驗比較一般。
對於我個人來講,MIUI 是最為喜歡的 ROM,因為 Android 2.X 的時代,Android 系統雖然大部分功能性應用已經補全,但原生系統的體驗確實還有很大不足,並且幾乎沒有本地化可言。相比之下,MIUI 無論是在 UI 互動、功能性、穩定性以及本地化上都有著相當不錯的口碑,更新速度以及新功能的新增也非常及時。實際上,那段時間也是 MIUI 迅速積累口碑和使用者的關鍵期。
對於 HTC Sense UI 青睞有加的使用者,他們也會選擇選擇刷 HTC 風格的 ROM,因為硬體的相似性,HTC HD2 的體驗和 HTC G7(Desire) 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在價格上卻有著較大的優勢。
對於 WindowsPhone 系統而言,大多數使用者其實是為了嚐鮮,但 WP 系統對於硬體的需求很低,即使到了後期的 WP7.5 和 WP8 系統,HTC HD2 都能非常流暢的執行,而且遠勝於 Android 系統。不過因為省電優化以及軟體資源的問題,如果想用 HD2 當做主力機使用,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 Android 系統。
有缺陷,但無可替代
和眾多產品一樣,HTC HD2 並非完美,而且通病還不少。在這其中最被熟知的可能就是「虛焊門」,和所有虛焊機型一樣,在高溫情況下主機板上某些晶片會出現虛焊情況,會直接導致手機關機,在降溫之後才能正常開機。
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則需要將手機拆機,把虛焊的晶片取下之後再重新焊在主機板上,虛焊問題在當時的「中標」率非常的高,無論是 T 版還是公開版的 HD2 都會出現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分辨,假如使用手機錄製視訊能夠連續錄製 15 分鐘以上視訊不宕機,基本上就證明這款手機沒有虛焊問題。在 HTC HD2 火爆的那幾年,市場上很多二手貨都有這個問題,並且這個問題對於 HTC 本身來說也造成了一定的信任危機。
另外,HTC HD2 的電池觸點因為設計上的缺陷,也容易出現問題,使用者如果發現突然某一天無法開機,那麼很可能不是手機壞了,也不是刷成磚了,而是電池的觸點沒有連線到電池上。
HTC HD2 的螢幕觸控以及按鍵也都是問題高發地帶,如果說觸控問題是因為底層驅動或者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但按鍵就要歸咎於廠商的設計問題了,因為 HTC HD2 使用的是常規的物理按鍵,又沒有獨立的電源鍵,所以鎖屏和解鎖都要通過掛機鍵實現,長時間的使用之後按鍵非常容易失靈,這也是使用者很常見的問題之一。
儘管 HTC HD2 有很多的不足甚至是缺陷,但由於機緣巧合它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存在。在 Android 2.X 的時代,刷機是非常多使用者的選擇,通過刷機能夠獲得更出色的體驗、更酷炫的功能。
HTC HD2 不僅僅擁有超多的 Android ROM 可選,原生的 Windows Mobile、Windows Phone、Ubuntu、Firefox 等超多系統的選擇更是讓它成為了當時極客精神的代表之一。HTC HD2 不僅見證了 Android 陣營的迅速崛起,更見證了其他系統的沒落,它更像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