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因科技進階 見證行走中的中國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54歲的周力(音譯)是一名經驗豐富的火車司機,他駕駛過中國四代火車——從蒸汽機車到動車組列車。
今年是周力的第31次春運,他每年春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火車上度過的。
在中國,春節迴歸故鄉,與親朋好友相聚像是每個人每年必須完成的一場莊重儀式,冰雪無懼、風雨無阻。
外媒報道稱,在這段時間裡,近4億人乘坐超過4.13億次列車,穿越了全國2.9萬公里的高鐵網路——這在外國人眼裡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年度人類遷徙”。數千張火車票在幾秒鐘內售罄。
周力是見證了中國鐵路網路快速發展和世界上最大的交通高峰變化的中國火車司機之一。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釋出的資訊,2018年,新增鐵路4600公里,其中高鐵4100公里;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超過13.1萬公里,其中高鐵近3萬公里。2019年鐵路春運期間預計傳送旅客4.13億人次。
外媒指出,就在10年前,站在滿載乘客和行李的車廂裡進行長途旅行對許多人來說還很平常。今天,不斷完善和擴大的鐵道路網和動車、高鐵的推出意味著這樣的旅行將不再漫長而擁擠。
38歲的餘茂生(音)說,他過去排隊買火車票要等上幾個小時,從中國深圳回老家要花30多個小時。今天,由於高鐵的開通,深圳到臨沂的路程縮短到了10個小時。
2017年9月,中國自主研發的“復興號”高鐵開始在北京和上海之間執行。時速350公里,這標誌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說:“智慧鐵路的引進也在努力中,它將應用包括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在內的尖端技術。”
而在人們最擔心的購票問題上,鐵路部門運用科技優化網路購票流程。增加了使用者掃碼登入功能,實行網上“刷臉”核驗。此外“候補購票”功能全新上線,在12306平臺購票系統沒有票時,使用者預支付購票款,系統就按預定時間為預定票使用者排位,一旦有退票,就自動按順序為預定票使用者購票。這有效防止了黃牛搶票,大大增加了搶票概率和公平性。
在提高進出站效率方面,今年鐵路方面擴大了憑二代身份證進站的範圍,不僅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鄭州、西安、南京、杭州、武漢,南昌等二線城市的火車站也投入使用人臉識別驗票系統,人們僅需將二代身份證放到識別區域內與人臉識別系統一齊驗證,就可迅速刷臉進站。“刷臉”進站得到了廣大旅客的一致好評,人們再也不用排著長隊等著核驗身份資訊。經過了一年的使用,系統執行更加穩定。在今年的春運中,自助驗證通道將繼續為打造“平安、有序、溫馨”春運而服務。
對於經驗豐富的司機周力來說,他仍然記得那些旅客們提著大包小包手忙腳亂上車放行李的日子,但如今,乘客進站上車有條不紊,車廂整潔寬敞,曾經的混亂局面已經很少見了。
“這四十年來一切都發展得很快,就像火車提速一樣。”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