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維度看2019年教育行業機會
【編者按】有人說教育行業一直都是風口,經過2018年下半年資本寒冬以及嚴格的規範政策,教育行業似乎開始趨於冷靜,多數大額融資事件都發生在頭部企業。
而2019年,程式設計賽道早中期融資事件不斷,新的風口似乎還沒消退並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本文從資本、政策、應用、技術及使用者等方面,總結了2018年教育行業的發展,分析了2019年教育行業可能存在的突圍機會。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號“福布斯”,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愛迪生曾說過,“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教育始終是最重要的話題。易觀分析師楊旭長期深耕於教育行業,觀察見證了這個朝陽行業的不斷髮展與進步,並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易觀教育行業分析師楊旭表示,目前中國的教育行業,主要可以從資本面、政策面、移動應用面和技術面四個維度加以分析。
維度一:資本面
從資本層面而言,教育行業投融資熱度不減,教育多個賽道受到資本青睞。 融資輪次主要集中在早期,K12教育以及STEM領域成資本押寶重地。 細細分析, 2018年以來教育行業投融資熱度維持穩定,每月平均投融資事件數量為40件左右 (2月份受春節影響有所下降)。
具體來看, 進入1季度, K12教育和外語學習等領域保持了良好的投資熱度。 第2季度, STEM及素質教育成為行業重點關注領域,共有20餘家STEM概念公司獲投,融資金額在數百萬到數億不等。 第3季度, STEAM教育與少兒程式設計依然風頭正盛,是資本熱門投資領域;而作為傳統優勢領域,K12領域的融資顯得更為成熟多元,既有作業幫這樣的頭部企業獲投後仍有鉅額融資需求,也有像方體語文這樣的細分領域新進入者進行探索。
從融資輪次分佈來看,市場投融資表現仍主要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有機構分析認為,早期融資佔比高達六成以上, 市場仍不斷有新玩家入場,行業充滿活力。 在教育行業其他領域逐漸進入後半程賽道的背景下,STEM及少兒程式設計成為資本競相追逐的教育新風口。
維度二:政策面
從巨集觀政策層面而言,2018年以來國家教育大政方針相繼確立,密切落實減負行動及相關配套政策,進一步規範校外培訓市場,利好線上教育發展。 減負運動的持續加碼為線上教育帶來了發展新空間。 2018年第二季度,教育部赴各地專項督察減負令執行情況,政策落地及監管進一步加強,行業發展得到規範。
多輪整改下,中小學線下培訓行業將淘汰大量資質缺失的小型培訓班,行業整合加強, 但社會需求仍再持續,同時由於線下培訓行業在整合後,價格、地域等因素髮生了變化,一部分家長將轉投線上培訓,線上教育有望迎來較大量級使用者增長。
3季度,校外教培市場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將逐步建立起長效規範機制。8月,國務院辦公廳釋出《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明確了校外培訓機構場所標準、登記審批、規範培訓行為、強化校外培訓監管力度、健全組織機制,提高中小學育人能力,剪斷校外培訓與中小學招生利益關係等方面。
維度三:移動應用面
而在移動應用類的教育APP方面,移動化程度進一步深化,移動教育產品型別愈加豐富多樣。“多樣智慧裝置的快速普及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升級為線上教育創造了更多的機會,移動端與PC端等形成互補,使得教育產品形態不斷趨向綜合,更便捷的社交分享使使用者粘性加強,利用移動化、自主化、碎片化時間進行教學更具可能性,”有人說道。同時隨著移動教育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線上線下教育深度融合,移動端教育產品日益成為廠商標配,線上教育的移動化程度也隨之進一步深化發展,移動教育產品市場逐漸成為新玩家快速入門的機會。
但目前移動教育產品在領域選擇上仍有所偏重, 市場更多集中在滿足如K12等一些寓教於樂以及學習輔助方面的需求,隨著技術的迭代以及學習結構的進一步演算法化,未來移動教育產品型別愈加多樣,將會滿足更多更深層次的教學需求。
維度四:技術層面
同時,教育行業也不斷面臨著技術層面的革新。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升級,大規模個性化網際網路教學應用場景成為可能。創新技術不斷應用於線上教育領域,如大資料和雲端計算將海量的資料和使用者需求進行高效的處理,並針對每一類甚至每一個單獨的需求,為學生匹配教師或團隊,提供精細化和個性化的教學需求解決方案,創造出良好的使用者體驗。
而 AI技術又進一步發現、判斷、分析並最終解決使用者的隱性需求和衍生型需求,這既能擴充套件廠商的業務範圍和盈利空間,還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線上教育整體市場規模的擴大 。此外, AR等沉浸感強的新興技術,為實操性強或場景化要求高的學科也創造了新的機遇,不斷豐富線上教育學科內容和教學形式。
同時,教育直播互動的推廣打破了時空的界限,也加快了線上教育向三四線城市轉移的程序,多樣化可自主選擇的教學模式不斷滿足著變化多端的使用者需求。知識付費模式的發展, 使用者知識付費習慣的培養也推動著教育廠商不斷深挖垂直場景需求,大範圍個性化教學將在技術的不斷迭代及應用推廣中成為可能。
中小學類教育使用者規模最大
根據Analysys易觀資料顯示, 中小學類教育使用者規模最大。2018年10月中小學類教育、兒童教育、教育平臺領域月活使用者分別達到12073.2萬人、5790.4萬人、4090.6萬人。
由於中小學生保持著學習作業以及課業輔導的剛性需求,K12行業發展也較為成熟,所以使用者規模保持穩定,且佔據最大使用者規模。此外,兒童教育由於內容形式更加大眾化,內容獲取門檻低,因此行業使用者規模也較高。
資料來源:Analysys 易觀
從使用者性別構成來看,中國教育使用者人群以女性使用者為主,截止2018年10月,女性使用者佔比達67.9%。並且呈現出年輕化特徵,30歲以下使用者人群佔比達60.4%。此外,聚焦到教育使用者群體消費能力情況,中高消費能力人群佔最大比重,佔比達31.9%。整體來看,中等消費能力以上人群佔比達七成以上。
資料來源:Analysys 易觀
由此可見,中國教育使用者人群畫像呈現出高消費能力、年輕化且以女性使用者偏多等特點。並且,從教育使用者分佈來看,四成的線上教育APP使用者來自一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