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一體有”李鬼“,降低成本30%之後的真相是……
【編者按】驅控一體技術的好處在於縮小了工業機器人的體積,同時帶來更加可控的成本,但問題在於何為真正的驅動一體技術,是否所有號稱具有驅控一體技術的廠商,都有這個技術。
本文釋出於高工機器人,作者虞超,經億歐編輯,供業內人士參考。
近兩年,驅控一體技術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盛行。將驅動器和控制器合二為一,不僅帶來了更小的體積,也帶來了更加可控的成本,因此許多工業機器人都選用“驅控一體”產品。 據瞭解,和非驅控一體相比,驅控一體能夠為終端使用者大幅降低成本。
價效比:驅控一體的最大優勢
“驅控一體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效比。”山龍智控總經理曾雨權說, 驅控一體本質上是匯流排型的,具有匯流排型控制器的所有優點。 “比如資料可以充分共享,控制器能充分利用驅動的資訊進行閉環控制,設計一些高階控制演算法。一體化設計後,通訊的頻寬更高和穩定性更好,成本還下降了不少。”
“ 通常匯流排型的控制器+伺服,以四軸為例,如果進行驅控一體設計,成本能節省30%以上。 ”曾雨權說,“而且一體化設計後比常用的線纜連線方式,抗干擾性能更好。”曾雨權表示,由於此前山龍也做過驅控分體業務,因此得出了這組對比資料。
而配天機器人副總經理索利洋則將驅控一體的優越性進一步歸納為“ 更高的產品可靠性,更小的佔用空間,更低的能源消耗和產品成本。 ”索利洋表示,通過軟硬體的高度整合,可以減少整個系統的成本,如果同時還採用了配天自己的伺服電機,還能將成本進一步降低,大約是傳統控制櫃的60%-70%。“驅控一體的隱性好處是成本,可靠性等。顯性的好處就是對於客戶的空間要求小了,可以節約客戶產線的使用面積。”
李群自動化的機器人產品則採用了驅控電一體,產品沒有電控櫃。“沒有了外接電控櫃,本體的廠商就不需要定製動力線和編碼器線,這兩根線纜也值不少錢,另外驅控一體的話,就不需要跟電機廠家購買驅動器,也可以省上不少。” 李群自動化研發經理吳上偉說,驅控電一體的設計比普通的控制卡要貴一些,但是整體算下來還是便宜的。
愛普生銷售科經理陳江也告訴高工機器人網記者,相比愛普生現有型號的機器人,採用驅控一體的產品價格降低了15%。
驅控一體有“李鬼”
現在國內研發驅控一體的企業有很多,但是業內對此也有“真偽之分”。吳上偉說, 所謂“偽”驅控一體,是指原來的控制框架跟設計並沒有什麼改變,只是把控制器和驅動器做小了然後放到一個盒子裡,就稱為驅動一體 ,實質上還是一個主CPU跟6個單軸CPU(以六軸機器人為例);而真正的驅動一體是指把驅動器跟控制器真正融合成一體,只有一個CPU跟6個電流驅動模組。
這些“李鬼”對市場會帶來怎樣的危害,對行業又會有什麼負面影響呢?
“‘偽’驅控一體主要是硬體拼接起來,本質還是脈衝型的控制器。真的驅控一體無論是效能還是成本都優於所謂的‘偽’驅控一體。”曾雨權說,雖然從長遠看“李鬼”是鬥不過“李逵”的,但短期可能會給終端使用者造成不好的錯覺。
“大家對驅控一體的追求是效能提升的同時,價格還下降。但是‘偽’驅控一體效能是跟之前脈衝型的一樣,效能並未有提升,所以市場會交出答案。”曾雨權說。
“ ‘偽’驅控一體產品的體積和成本不能控制的很極致 。雖然以目前的市場情況看,這點劣勢影響似乎不太大,如果進一步市場競爭激烈,就會突顯劣勢。”索利洋表示,做真正驅控一體的企業的研發成本會高很多,因此在產品上還需要更加精專,“如果做得不好的話和‘偽’驅控一體的差別不是很大。”
驅控一體的未來:大功率、小型化、模組化
雖然處於探索初級階段的國產驅控一體產品在技術成熟度上與國外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已經在慢慢走向成熟,對於這項技術未來的走向,中國企業也開始有自己的思路。
索利洋認為,目前之所以會有一些企業來買配天的驅控一體產品,是因為目前工業機器人整個上游的控制系統,包括驅動器、電機這塊還魚龍混雜,“在整個產業成熟的情況下,一家機器人本體廠家是不會買競爭對手的驅控一體化產品的。”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要把工業機器人做好,研發驅控一體,實際上是為了給我們的整個機器人本體,機器人的整個系統帶來一些優勢。我們會把驅控一體產品的這個功率級別不斷做大,同時會進一步提高我們產品的整合度、可靠性,降低我們產品的成本。”
此外,索利洋還表示,隨著技術發展,驅控一體的體積可以進一步做小,是有可能做進本體裡面的,目前協作機器人的驅動部分就是在本體裡面的。
曾雨權則認為,驅控一體未來會向模組化方向發展。“目前國內的驅控一體更多的是類似專機,比如四軸、六軸,擴充套件性會差一些,後面採用模組化的話問題就解決了,可任意拼接,擴充套件多個軸都可以。”
不管未來驅控一體技術會變成什麼樣,最終的方向只有一個,借用曾雨權的話來說,那就是:不僅要讓客戶用得起,同時還要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