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
近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出臺了《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專家對檔案內容進行了解讀。
一、《指南》出臺的背景是什麼?對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有何推動作用?
工業網際網路網路作為工業網際網路三大功能體系之一,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是構建工業環境下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能夠實現製造業全要素、全週期、全鏈條的互聯互通,促進各類工業資料的開放流動和深度融合,推動各類工業資源的優化整合和高效配置,加速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改造,支撐工業網際網路下的各種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有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當前,工業網際網路進入了落地實施的加速發展階段,國內產業界和地方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積極性高漲,工業企業進行網路升級改造的意願越來越強烈,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建設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但聚焦地方實施、企業應用和產業發展等現實情況,目前各方對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發展目標、建設路徑、工作抓手等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企業建網路用網路與建標識用標識經驗不足、技術方案選擇困難、網路供需對接不充分等問題表現得越來越突出,這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瓶頸性問題。
《指南》依據《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按照《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的任務要求,細化了工業企業建網路用網路、建標識用標識的總體目標、實施路徑和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建網用網、建標識用標識的突出問題。一是進一步明確網路發展目標,凝聚各方網路建設共識,形成推進合力;二是引導各地方明確後續工作方向,落實工作抓手,進一步調動地方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引導企業加快網路建設、創新網路應用,強化對企業建網用網的政策支援和引導;四是引導產業各方圍繞建網用網,把握產業需求和市場機遇,不斷提升技術和產業支撐能力,不斷完善產業生態。《指南》為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向指引,對於加速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升級演進,支撐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指南》與《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如何銜接?
《指南》依據《指導意見》中“夯實網路基礎”的任務要求,結合針對工業企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狀況的調研情況,對《行動計劃》中網路領域的發展思路、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了細化落實。
發展思路方面,圍繞《行動計劃》中的“著力建設先進網路基礎設施,打造標識解析體系”的指導思想,提出了以構築支撐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互聯互通的網路基礎設施為目標,以企業網路應用創新和傳統產業升級為牽引,以加快企業外網路和企業內網路建設與改造為主線,著力構建網路標準體系、加強技術引導,著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標杆網路、創新網路應用,著力建設標識解析體系、拓展標識應用,著力完善網路創新環境,規範發展秩序,加快培育網路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發展目標方面,圍繞《行動計劃》中“初步建成適用於工業網際網路高可靠、廣覆蓋、大頻寬、可定製的企業外網路基礎設施,企業外網路基本具備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支援能力,形成重點行業企業內網路改造的典型模式”的發展目標,細化提出了2020年工作目標。即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頂層設計,初步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
一是建設滿足試驗和商用需求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標杆網路,初步建成適用於工業網際網路高可靠、廣覆蓋、大頻寬、可定製的支援網際網路協議第六版(IPv6)的企業外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內網標杆網路,形成企業內網路建設和改造的典型模式,完成100個以上企業內網路建設和升級。
二是建成整合網路技術創新、標準研製、測試認證、應用示範、產業促進、國際合作等功能的開放公共服務平臺;建成一批關鍵技術和重點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實驗環境,建設20個以上網路技術創新和行業應用測試床,初步形成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創新基地。
三是形成先進、系統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完成一批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應用創新示範專案,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改造評估認證機制,構建適應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網路技術產業生態。
四是初步構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一批面向行業或區域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以及公共遞迴節點,建立並完善標識註冊和解析等管理辦法,標識註冊量超過20
億。
重點任務設計方面,在《行動計劃》中提出要“升級建設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路”“支援工業企業建設改造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內網路”,為了樹立企業建網用網的信心、提供企業網路化改造模板、加快企業網路改造進度,《指南》中提出了加快企業內標杆網路、企業外標杆網路建設的工作,強化了對企業建網、用網方式的指導。《行動計劃》中明確了“建設和運營標識解析二級及以下其他服務節點”的任務,《指南》對其進行了細化,強調在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領域建設和運營一批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同時,《指南》還針對標識解析體系建成後如何創新應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推動標識解析整合創新應用”的具體任務。
三、《指南》基本推進思路是什麼?工作路徑是什麼?
《指南》提出以“立標準”為基礎,以“建網路、用網路”和“建標識、用標識”為核心,以“創環境、建秩序”為保障的推進思路。
一是“立標準”。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則,明確了工業網際網路網路與標識解析技術標準的重點領域,為工業網際網路網路與標識解析系統建設、運維、應用提供技術依據。
二是“建網路”。針對部分企業存在的網路建設無從下手、無可參照、無法預期的現實問題,提出了打造企業內網和企業外網的標杆樣板的重點任務。對於企業外網,一方面,要建設一個面向試驗的標杆網路,既可為中小企業提供外網服務,又可為商用網路培育潛在客戶;另一方面,提出了支援基礎電信企業打造面向實際應用的標杆網路,企業提供“選單式”的外網服務。對於在企業內網,提出了聯合建設一批基於5G、TSN、工業PON、工業SDN、窄帶物聯網(NB-IoT)等技術的高標準、可借鑑、可推廣的企業內網路。
三是“用網路”。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網路不是目的,通過網路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經營效益才是根本出發點。為此,《指南》提出了推廣標杆網路建設模板,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應用創新,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四是“建標識”。為完善頂層設計,有序推進標識系統建設,《指南》提出了要建立完善標識解析統籌協調和管理機制,推動建設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二級及以下其他服務節點建設的重點任務。
五是“用標識”。在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系統建設逐步開展以後,需積極探索標識解析應用和服務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為此,《指南》提出了要促進企業積極探索基於標識解析的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等標識解析整合創新應用。
六是“創環境、建秩序”。為加快建設產業生態、健全創新體系、完善發展環境,《指南》提出了建設網路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網路技術與應用測試床,加強網路資源管理和安全保障,加強網路發展監測和宣傳推廣等重點任務。
四、什麼是標杆網路?如何打造標杆網路?
從前期調研的情況來看,在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化的工作中,企業建網用網經驗不足、網路技術方案選擇困難、網路供需對接不充分等是制約企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突出問題,建設標杆網路就是要打造企業內網路和企業外網路的建設與應用模板,打通網路需求方和供應方的對接渠道。
標杆網路定位於建設可實際長期使用的高標準網路基礎設施。企業外網路標杆網路是要建設一個向工業企業開放、提供多層次服務質量、滿足多元化應用需求的網路系統,而不只是一條或多條企業專線。目前,基礎電信企業正在加快IPv6規模部署、籌劃5G網路商用,在企業外網標杆網路建設過程中,要統籌IPv6和5G發展,充分發揮IPv6海量地址、5G網路切片等技術優勢;另一方面,通過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標杆網路建設為5G商用提供特性化應用場景,帶動5G技術創新和網路建設。企業內網路標杆網路則是針對具體行業企業需求,重點開展5G、IPv6、TSN、工業PON、工業SDN、NB-IoT、邊緣計算、無線專網等新技術在工廠內的應用,以及這些技術間的整合創新應用,由產學研用各方聯合建設一批高標準、可借鑑、可推廣的企業內網路,為中小企業的網路化改造樹立模板和標杆。
標杆網路建設的目的是打造可複製的“精品網路”,探索5G、IPv6、TSN、工業PON、工業SDN、NB-IoT、邊緣計算、無線專網等新技術在工業網際網路網路中應用的成熟模式。在建設方式上,統籌利用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專案,在工業和資訊化部的指導下,依託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聯合產學研用制定標杆網路建設規範;由各地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推薦標杆網路的應用單位和建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組織評選確定標杆網路建設方案,指導產學研用各方聯合開展網路建設與運營,組織標杆網路建設成果的評測。
五、標識解析的重點建設內容是什麼?後續如何推進?
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的重點建設內容包括管理機制、解析節點、產業應用、技術標準等四個方面。
管理機制方面,主要是對工業網際網路標識名稱空間進行統籌和規劃,對標識編碼註冊和分配進行管理和規範,對各種標識解析公共服務節點的建設和運營機構進行規範、協調和檢測。
解析節點方面,主要是進一步提升公共標識解析服務節點的標識註冊與解析服務能力,選擇重點行業和區域組織行業龍頭企業和第三方機構加快建設一批二級節點,建設和運營能夠提升解析網路服務效能的遞迴節點。
產業應用方面,主要是依託不同層級的標識解析公共服務節點,推動工業企業和資訊服務提供商聯合開展重要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個性化定製等各種標識整合創新應用,促進跨企業、跨行業、跨地區的工業大資料自由流動和共享共用。
技術標準方面,主要是組織圍繞標識相關的標識標籤載體、標識資料採集和傳輸、標識註冊和解析、標識整合應用等關鍵環節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及標準制定。
六、如何保證《指南》任務的順利實施?
要保證《指南》任務的順利實施,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做好保障、監督和宣傳工作。
一是要做好網路資源的保障。IPv6和5G是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與應用的核心技術,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需要大量的IPv6網路地址和充足適用的5G頻譜資源,為此《指南》明確提出了對於網路資源的保障要求。要求結合全國IPv6規模部署行動計劃的推進,做好工業網際網路領域IPv6地址編碼規劃,建立工業網際網路IPv6
地址申請、分配、使用、備案管理體制。要求加強對無線頻率的管理和統籌,做好工業環境用頻場景和頻率需求的研究,重點針對5G與工業網際網路的結合,做好5G的頻率規劃和使用許可。
二是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工業安全關係到國計民生,要做好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安全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確保實現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滿足網路安全標準相關要求,提升標識解析頂級節點、二級節點、核心網路裝置等網路關鍵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
三是加強對網路發展的監測。通過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情況統計報送、動態監測和第三方評估機制,開展對工業網際網路專項和試點示範專案的跟蹤評估,強化對地方建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推動,保障《指南》實施效果。
四是加強對網路發展的宣傳推廣。通過釋出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報告,組織大型峰會、高峰論壇、巡講團等,加深社會各方對網路的認知;同時,通過組織網路建設與改造優秀方案和案例評選,組織現場會、成果釋出會等,加強對網路化相關成果和典型經驗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