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新能源造車運動,安徽環巢湖上演“中國底特律”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不誇張地說,這一場新能源造車潮,席捲南北,囊括東西。

一過大年初一,黃山的遊客就一天天多起來,景區的停車場裡擠滿了旅遊大巴。
這些大巴車當中,有30輛是2019年1月剛剛投入運營的純電動車。跟很多其他的旅遊景點一樣,綠色、環保是黃山所看重的,其對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走在國內前列。
如果說某種程度上,黃山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的需求端,那麼黃山所在的安徽省,就代表著新能源汽車的供給端。換言之,安徽在整個國家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給蔚來汽車代工的江淮汽車,就在安徽省。網上有段子說,買蔚來汽車的人,車到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敲掉“江淮”兩個字。實際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就是安徽人。
奇瑞汽車的總部也在安徽(蕪湖),旗下的奇瑞新能源,已成功拿到生產資質。春節期間,劉華(化名)與在奇瑞新能源工作的朋友見了一面,聊到各自的工作,朋友說“忙得很”。
不誇張地說,這一場新能源造車潮,席捲南北,囊括東西。據行業稱,安徽環巢湖地區也正打造“中國的底特律”……
作為投資人的劉華即是安徽籍,2019年是他入行作為投資經理的第6年。對於新能源汽車領域,劉華再熟悉不過。
“2017年,公司高層就有意投資新能源汽車,但是因為行業太過火熱,沒有投成。”劉華告訴投中網。
2017年年中,有統計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規劃投資超過萬億元,規劃產能超過2000萬輛。
那一年,新能源汽車投資相當火熱。僅蔚來汽車就完成三輪融資,當年的最後一輪,是2017年10月完成的D輪,融資額10億美元。
進入2018年,熱度在持續,投中CVSource的資料顯示,這一年小鵬汽車融了三輪,威馬汽車融了兩輪。
2018年上半年,有人帶著新能源汽車專案找到劉華所在機構。
“就像犯困的時候,正好有人遞枕頭一樣,一拍即合。”劉華形容。
據悉,這筆投資大致是:募集一筆數億元的資金,投給幾個新能源汽車專案,其中包括目前行業裡的頭部。
行業是熱門,企業是頭部,時間點也不錯,這樣看來,難道不是一筆不錯的投資麼?
“投的時候爭議還是很大的。”劉華透露,不看好這個專案的同事認為:其一,新能源汽車的配套是個問題;其二,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力不足;其三,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風險大、退出時間長,“投的時候沒有籤任何對賭協議,不保底,盈虧自負”。
“因為不看好,一部分同事委婉地表示:不參與。”劉華說,而專案之所以能在一片反對聲中推進,就在於管理層的態度堅定,“他們找了另一些同事去做,而且拉來了幾個投資人。”
劉華告訴投中網,投資人對新能源汽車專案很感興趣,“你跟投資人聊傳統專案,他們不置可否,但是一聊到新能源汽車,就兩眼放光。坦白說,很多投資人也不是很懂市場,也比較容易受到媒體的‘蠱惑’。當時跟投資人講得很明白——沒有保底,但是他們還是願意簽字。”
篤定的管理層和受了“蠱惑”的投資人,讓這筆投資得以成行。但是劉華和一些同事的看法並沒有改變,“我們預期,退出時間是5年或者更長。當年馬斯克投特斯拉是在2003年,2009年第一輛特斯拉上市,等到真正取得一點效果,已經是10年以後了。”
“好在企業算是行業頭部,這是讓人比較安慰的地方。”劉華的語氣裡仍有揮之不去的疑慮。
對於預期的退出方式,劉華告訴投中網,要麼後續有人接老股,要麼上市,“一旦上市,我們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哪怕上市之後還有解禁期,但是對投資人就算是有交代了。上市之後,就是二級市場的事了,也許市值翻倍,也許一錢不值,這都有可能。”
聽到在奇瑞工作的朋友抱怨“忙”,劉華更多的是給予安慰。
“我想說,他們在2019年只會更忙,因為‘狼’真的來了。”一個汽車行業的投資人告訴劉華,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廠,最快2019年底就能開賣。
“跟當初的汽車合資企業一樣,把零部件運過來組裝,所以整車出來會很快。所以,你可以想象,國內新能源車企壓力有多大。”劉華認為。
狼之外,泡沫,也是劉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所觀察到的事情。
吳曉波在2019跨年演講中說,新能源汽車是下一個經濟泡沫,就像之前的VR一樣。對此劉華表示認同,“所以我說嘛,賭性略大。”
據瞭解,行業裡有個提法,安徽環巢湖地區將成為中國的底特律。然而,放眼整個中國,提出要成為“中國底特律”的,有吉林、廣州、重慶、環太湖……這一場新能源造車潮,席捲南北,囊括東西。
劉華告訴投中網,春節期間,自己約了一個在江淮上班的朋友,想了解一下“環巢湖中國底特律”的事,“據說各方都比較積極。”
(編輯:王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