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深耕產業鏈:低星酒店增速明顯 海外佈局加速
[摘要] “攜程最大競爭對手就是Booking(繽客)、Expedia(億客行)這樣的國際巨頭,旅遊是全球性的市場,需要在全世界跑贏競爭,要做到全球第一,還需要幾年時間。”

時代週報記者 吳怡 發自廣州
攜程正在加速海外佈局以及渠道下沉。
9月6日,攜程釋出了第二季度財報,今年第二季度淨收入為人民幣7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9%。若不計股權報酬費用以及權益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本季度歸屬股東淨利潤為11億元人民幣,相較於2017年同期8.87億元人民幣的淨利潤,同比增長24%。
攜程將二季度業績歸功於向低線城市滲透的戰略以及國際化業務的增長。在此次業績表現中,攜程的交通票務增長有所放緩,而酒店業務和國際業務則維持高增長的速度,拉動業績整體攀升。
“綜觀攜程整改後的業績增長,一方面是中國旅遊業整體還處於較大增長的市場趨勢,水漲船高帶動企業營收增長。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企業在自身完善和環境壓力之下,深度挖掘和開發遊客的綜合需要,延長產業鏈。”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教授向時代週報記者說道。
業務板塊調整
“攜程在2018年的第二季度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公司收入保持了健康的增長勢頭,經營利潤率和上個季度相比逐步提升。”攜程執行長孫潔女士在此次業績會上表示。
攜程的主營業務主要有四大板塊: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及商旅管理服務。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二季度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8億39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商旅管理業務營業收入為2億550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這三大板塊都實現了較為良好的增長,而交通票務板塊則相對遜色,營業收入為3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
而此前,在攜程的業務結構中,交通票務業務的增速及收入佔比都較高。2016年全年攜程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88億元人民幣,相比2015年增長98%,佔攜程2016年總營業收入的幾近一半。2017年攜程的交通票務營收為122億元,同比增長38%。
在經過了OTA機票捆綁銷售風波之後,攜程官方對機票預訂流程進行緊急整改,不再預設捆綁搭售機票以外的產品。今年5月份,攜程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樑建章接受媒體採訪時坦承,機票搭售是個錯誤,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準則出現了偏差,現在要把它糾正過來。
他表示,在糾錯的過程當中,收入減少以及業績受影響,這都不是問題,關鍵是能有利於使用者,能有利於攜程長期發展。由此反映到財報上,交通票務業務增長放緩,但其他三部分業務的快速增長拉動了整體業績。
深耕產業鏈
攜程的業務重點也在慢慢地轉移。
從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攜程的利潤增長點開始從原來過度集中到交通票務板塊,逐漸分流到國際業務和國內低線城市業務。
攜程的酒店業務是最先顯現成效的。根據財報,受益於住宿預訂量的增長,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低星酒店間夜量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40%左右。
孫潔在財報釋出後的電話會議中表示:“我們繼續鞏固在中高階酒店市場的領先地位,同時積極擴大低星酒店的市場份額。我們通過智慧酒店預訂工具幫助酒店運營商推動銷售,同時進一步加強我們在低星酒店的價格競爭力。這些努力推動了低星酒店間夜量在二季度同比增長約40%。”
多位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攜程渠道下沉至線下及二三四線城市,以獲取更多的增長空間,這是當前競爭階段下的一個必然選擇,也順應了當前國內旅遊市場的發展趨勢。
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攜程在低線城市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在目標低線城市(二、三、四線)的品牌滲透率同比平均提升了約40%。線下門店發展迅速,今年8月中旬,線下門店單日交易額突破7000萬元的行業新紀錄。
在此次業績釋出會上,攜程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樑建章透露,攜程將充分利用全渠道戰略,尤其是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的7000多家線下門店,幫助其更好地觸達和轉化通過線上渠道難以覆蓋的潛在旅遊客戶。
樑建章曾強調,目前攜程觸及的旅遊業還只是一小部分。“我們專注於旅遊,但做的是全球全方位旅遊產品,不光是酒店和機票,也不僅僅是火車票和租車,還有更多的旅遊細分產品,我們都會去做,而且是在全球範圍內去做。”
“在此之下,攜程可以發揮綜合性平臺的優勢,沿著出行的主線交叉挖掘關聯銷售,深耕旅遊綜合性產品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北京聯合大學線上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向時代週報記者說道,“這是OTA提高重複購買率或增強使用者黏性的重要技術手段,隨著大資料或者IPS技術的應用,交叉銷售的應用前景也越來越成熟。”
出海佈局加速
作為中國第一大OTA平臺,攜程的競爭目光已經不僅僅停留在國內。
“攜程最大競爭對手就是Booking(繽客)、Expedia(億客行)這樣的國際巨頭,旅遊是全球性的市場,需要在全世界跑贏競爭,要做到全球第一,還需要幾年時間。”樑建章曾說道,“希望在五年之內,將攜程國際業務收入在整體收入佔比提高到40%至50%。”
近幾年來,攜程在海外進行了系列併購。2016年,攜程以17.4億美元收購了英國航班搜尋網站Skyscanner(天巡)。2017年下半年,攜程又收購了旅遊搜尋創業公司trip.com。各業務協同效應顯現,攜程的海外佈局也將從亞太地區向歐洲、美洲延伸。
今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攜程的國際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得益於攜程出境遊業務和Trip.com的迅猛發展,攜程的國際機票業務(不包括天巡在內)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約40%。而天巡的直接預訂業務維持快速發展,在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約600%。
此外,攜程第二季度國際酒店的間夜量增速保持在40%,超出出境遊行業增速的2倍多。從去年開始,攜程就持續與多家國際知名酒店集團進行戰略合作,夯實國際酒店生態圈,如今,攜程全球酒店的覆蓋進一步擴大至140萬,同比增長26%,並且在高階酒店持續擴大產品力和服務質量的優勢。
不過,在攜程進軍國際市場的同時,國際線上旅遊企業也在窺伺著中國市場。如今,Booking(原名為“Priceline”)依舊是攜程最大競爭對手,並於去年10月份以4.5億美元參與跟投了美團點評的新一輪融資。而另一線上旅遊巨頭Expedia,已經重新奪回全球第二大線上旅遊企業的位置。
如此看來,攻與守,攜程都需要下足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