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2018:在叢林和陽光的雙重法則下,血戰到底
從年初直播答題的火爆到被緊急封殺的曇花一現,我們看到了平臺創新的慾望和難度;從55開、MC天佑、陳一發兒、虎牙莉哥的被封殺,週二珂從熊貓迴流鬥魚,以及從龍珠到鬥魚成就直播一哥的旭旭寶寶的崛起,之後更是主播的大流動,這一年我們也見證了主播生態的大變革,越來越多的優秀主播冒著被封殺被起訴的風險也要從一個平臺到另外一個平臺,這其中肯定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預兆。
回顧2016年和2017年,直播行業可謂百花齊放、百舸爭流,而過去一年卻經歷了“炙手可熱”到“剩者難為王”,無論是成功IPO的還是仍然苦苦掙扎上岸,2018年都讓讓人感受到內容監管掀起的大風爆,以及資本化、商業化,也包括短視訊興起給直播帶來的生存壓力:許多曾經熟悉的平臺慢慢淡出,許多熟悉的主播或消失或轉換平臺,這就是2018年直播平臺上演的優勝劣汰的叢林之戰,而讀娛君就試圖通過從平臺、主播以及資本這三個角度的覆盤2018,也算是在歲末年初之際給讀娛君一直關注的直播領域做一個小結。
1
請回答直播2018
撞天花板和認知迴歸
2018年初,轟轟烈烈的直播答題熱潮被打壓後,整個行業其實都比較平淡,雖然虎牙、映客分別在美國和香港上市,但整體來看,即使有電競概念的崛起直播行業和直播平臺的風口確實漸漸消退,尤其是在使用者規模、創新模式上,流量紅利已經消耗殆盡。
使用者規模上,直播app幾乎觸控到了天花板。在稍早之前,QuestMobile釋出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8年度大報告》中,最關鍵的使用者規模上,億級和五千萬級使用者的名單中沒有出現直播app的名字。
相對比的是,短視訊的崛起,抖音和快手攜手成為億級的app,而包括出行、地圖、音樂乃至閱讀等類別的app,也都有出現在五千萬和億級的名單中——這似乎說明,在2016年的勢不可擋和2017年的“千團大戰”之後,直播行業在2018年真正迎來了天花板,如何邁過 “使用者規模五千萬級”的門檻,也成為直播行業在2019年最大的挑戰。
其次,資本的“冰火兩重天”。根據第三方資料顯示,2018年期間直播行業的相關融資併購僅有12起,大批的直播app因為沒有資本的輸血開始收縮乃至關停;但與此同時,資本近一步押注大平臺,12起融資的金額就超過百億,其中虎牙、鬥魚這兩大平臺的融資金額就佔了行業總融資額的大半,拿下了近10億美元融資。
沒有資本的加碼,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直播app也都陷入了困境之中,王思聰的熊貓、蘇寧的龍珠,以及全民TV等等,都面臨著資金短缺、人才流失的困境,甚至在前景不明朗的下半年,鬥魚也傳出過“變相裁員”的新聞,可見,資本對於直播領域的判斷應該和其他賽道發生的故事一樣:弱肉強食、“剩”者為王。
最後,監管的加強,也使得直播平臺必須在陽光下成長。2018年4月以來,監管部門對網際網路內容領域進行集中整頓,7月更啟動“劍網2018”專項行動。2018年,在高壓及規則之下,直播和線上視訊、短視訊等一起,經歷了一個監管大年,約談、自查、整改、關停、下架的訊息不斷,行業強者鬥魚、虎牙等均不同程度被處罰,很多影響力大、吸金能力強的大主播倒在了監管之下,MC天佑、盧本偉、陳一發兒、莉哥等我們熟悉的大主播銷聲匿跡…..與此同時,平臺的“自查”也在加強,自發性的監管、封號、內容稽核成為常態,而平臺和主播們也更加的重視價值觀和正能量,所以在公益活動、社群活動中,也可以看到直播平臺和大主播的身影……
2018年的大環境壓力傳導之下,也使得主播和主播、主播和平臺、平臺和平臺之間的競爭開始白熱化。暨南大學的一份報告,讓虎牙和鬥魚的公關之戰引人關注;而平臺和跳槽的主播之間的很多訴訟也都在這一年期間被曝光,蛇哥徹底涼了,張大仙停播數週、PDD和熊貓鬧掰了、韋神要賠鬥魚3000萬,甚至連B站也向鬥魚當家主播之一的納豆索賠100萬……而主播之間的明爭暗鬥也並不罕見,在2018年chinajoy現場,熊貓的主播劉殺雞就和藍戰非團隊的圖圖有了爭執,之後,仙某某的四盒院也是分崩離析,而馮提莫會計門的時候陳一發兒髮姐也是插了一刀……
所以,在監管力度加強,資源和資金近一步聚集在少數頭部平臺的時候,平臺和大主播們需要充分認識到,增長未必是常態,新常態有可能是:直播內容要更健康,要充分挖掘現有粉絲群的變現能力,以及和短視訊、小紅書等平臺的聯動,比如摩登兄弟,就是這一年從直播紅到了短視訊,一直登上了《歌手》的舞臺。
2
率先上岸者,幾家歡樂幾家愁
終極PK,使用者規模、付費意願、營收和利潤
在2017年,就有包括鬥魚、映客、熊貓、觸手等多家直播平臺要IPO的傳聞,但最終,成功上岸的,卻是虎牙和映客……
雖然整個大環境確實不夠好,但能夠洗腳上岸,以IPO的形式融資仍然讓虎牙和映客表現出了相當的競爭力,在加上之前的歡聚時代,以及轉型直播的陌陌和擁有直播業務的B站,這些率先上岸的直播和泛直播平臺的財報,也讓我們看到了在2018年究竟哪一家公司的營收最高、利潤最好,以及付費使用者的付費能力最強,而通過這些資料,更可以看到,雖然電競熱讓遊戲直播大熱,但社交+直播和才藝+直播的吸引能力也絕不遜色。
從營收情況來看,老牌“秀場”歡聚時代仍然是國內營收最大的直播平臺,全年營收預計至少達到150億;另外一家社交起家,直播實現商業化的陌陌,在直播領域的收入在2018年也將超過100億。
而歷經曲折上市的映客,在2018年上半年的營收也有22.81億,預計全年達到50億;赴美成功IPO的虎牙,基本站在了季度收入破10億的門檻,同時,作為遊戲直播領域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它的財務資料對於遊戲直播的市場規模和財務表現也都有借鑑。
從利潤來看,我們以三家純直播平臺的表現來看,或因為收購或者併購的諸多資本運作原因,能夠看到,映客的盈利情況相當不錯,而歡聚時代仍然是最能賺錢的機器——而遊戲直播的虎牙,或受制於賽制直播版權以及主播的簽約和分成,目前還屬於投入期。
從成本來看,我們以歡聚時代、虎牙和映客的最新財報的支出來看,主播分成、內容採購和頻寬的成本都在大幅上升:
——歡聚時代:Q3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為22.126億元,頻寬支援2.495億元;
——映客:在上半年用於主播的費用高達13.7億元,頻寬支出4.9億;
——虎牙:Q3收入分成費用為8.440億,頻寬成本為1.740億……
應該說,主播和內容採購的上漲,既有主播隊伍的加碼以及其他平臺主播跳槽的成本,但與此同時,包括虎牙在內的諸多平臺對於電競的看好,開始紛紛涉足賽事的主辦、聯辦以及賽事直播的投入加大也引發了成本的上升,應該說,在2019年,優質電競賽事的直播版權有可能近一步上升,成為直播平臺繞不過去的門檻。
而在財務資料之外,使用者總量、付費使用者數量以及 ARPU(單個使用者收入貢獻)才是主播平臺最關鍵的資料,這些資料才是真正決定一個直播平臺的商業化的天花板在哪裡——結論或許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象。
從MAU(月移動活躍使用者)來看,歡聚時代在Q3季度已經突破8810萬;而虎牙也在Q3接近5000萬;另外,映客的月活躍使用者達到2638萬——至於陌陌和B站,考慮到陌陌的龐大的使用者基礎,其直播使用者的群體或僅在歡聚時代之後。
而從季度付費使用者的數量來看,歡聚時代>陌陌>虎牙>B站>映客,但結合營收和利潤情況來看,二次元的年輕使用者群在打賞上的意願確實不夠強,350萬的付費使用者只貢獻了1.7億的營收,而映客198.4萬的付費使用者卻實現了超過20億的營收,可見泛娛樂直播的商業化能力相當之強。
毫無疑問,收購了探探的陌陌在ARPU上的表現確實驚豔,可見其挖掘單個使用者付費的產品設計上在2018年也是領先的,而虎牙的ARPU表現居中,遊戲直播使用者群的付費意願可能並不強烈——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鬥魚仍然相當重視顏值區的緣由,畢竟,賺錢才是硬道理。
而財報表現亮眼的映客,在接受讀娛君採訪時,也回答了關於“天花板”的問題,映客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直播行業仍年輕,潛力還很大,目前遠未觸碰到紅利天花板。因為它本身是有價值的,人們的娛樂需求、社交需求是剛需。最重要的是,映客有著強勁的現金流,不存在資金問題,有穩定的運營能力和多樣的盈利方式,這其實是很多其他直播平臺無法比擬的。另外隨著5G時代的來臨,2019年直播行業勢必迎來新突破和機遇。”
YY、虎牙、映客,以及逐漸直播化的陌陌,加大直播業務的B站,在這個2018年的洗腳上岸,也讓行業內外真正認識到直播的使用者規模、市場潛力以及商業化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至少在2018年,被追捧的遊戲直播,在ARPU的表現只能說是中規中矩,電競賽事的火爆也並沒有引爆他們的付費熱情,或許是他們更多的把消費留給了遊戲,而沒有打賞給主播,未來,擴大和挖掘遊戲直播使用者的付費意願,或許才是真正考量遊戲直播平臺的課題。
3
被IPO和資本攔住的直播玩家們
這一場“血戰到底”的死亡牌局
從整個行業來看,畢竟還有鬥魚、一直播、企鵝電競、花椒等優質的直播平臺還沒有IPO,所以對於成功IPO的玩家們而言,在2019年仍不能“躺在IPO的功勞簿“上,畢竟,對於市場而言,無論是遊戲直播還是顏值直播,平臺數量仍然有近百家——按照網際網路行業的一般規律而言,前三甲尚未明晰,這仍然是不可離開的死亡牌局。
2018年,電競的火熱確實也讓直播平臺收穫了相當多的關注,但在電競熱並沒有使得遊戲直播平臺重現2016年的榮光,很多中小平臺根本沒有實力參與到賽事、主播爭奪之中,逐漸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包括熊貓、龍珠、全民、戰旗等在內的有資本加持、一度風光無限的直播平臺,在2018年也高峰跌至谷底,在競爭中逐漸迷失……
作為遊戲直播的開拓者和電競行業的引領者,王思聰創辦的熊貓直播在整個2018年都在和現金流不足、欠薪等傳聞做鬥爭,還一度傳聞熊貓直播要“委身”騰訊,但最終,騰訊的資金流入了虎牙和鬥魚,而熊貓直播仍然深陷泥潭——雖然下半年IG的奪冠,讓電競備受矚目,但熊貓直播仍難有起色。
這一年,熊貓直播的大主播們一個又一個的離開:和PDD的糾紛,18年初出走的週二珂,到了19年初,仙某某、藍戰非、普朗東等也是集體投奔鬥魚,劉殺雞冒著違約的風險去了虎牙,就在近期,經常帶王思聰開黑的知名女主播小樓醬也在合同期到了後選擇了虎牙……可見,熊貓直播平臺已經積重難返,很難迴光返照,或許委身騰訊系才是2019年熊貓最好的歸宿。
背靠蘇寧的龍珠直播,這一年更多的成為很多媒體和自媒體報道“旭旭寶寶”的背景素材:很多文章裡都會寫到旭旭寶寶的人氣、禮物、打鬥魚年度活動、收入等又創造了記錄,在旭旭寶寶的履歷中也都會寫到他之前是龍珠直播的當家主播,但龍珠直播卻不捨得拿出200萬簽約費…. 這就是失去對於平臺控制力的外在表象,對於蘇寧和聚力而言,在遊戲直播和電競上的投入始終是期待快速回報的,所以持續的投入也使得他們在2018年對於龍珠的放養態勢,使得曾經在遊戲直播三甲位置的這家平臺,退出了主流市場。
一度風生水起的全民直播在2018年徹底倒閉了。全民直播創始人是LOL的主播小智和OMG的老闆,在剛創辦時,主播小智利用當時的人氣很快吸引了一大批粉絲,在短短一年時間裡,全民直播完成首輪融資5億元,然後簽了小漠、帝師、UZI等直播界有名氣的主播,一度很是風光——但做平臺雖然依賴大主播,但平臺運營其實不僅僅是有主播就能搞定的事情,所以,“眼見他起高樓 ,眼見樓塌了”,全民直播徹底涼了,小智、小漠、帝師等全民大主播也轉到了企鵝電競,只留下一個永遠也打不開的網址讓後來者緬懷……
當然,全民直播如果說還能夠被記住,那麼在2017尚有數千家直播app的直播賽道,到了當下,據統計只剩下不到200家,可見,在過去的這個2018年,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融資失利、主播討薪、人去樓空的故事上演,網際網路的創富故事和泡沫戳破的悲愴,直播領域也不可避免。
誠如映客相關負責人表示“遊戲直播平臺對熱門遊戲產品的依賴過於嚴重,賽事一結束,使用者和流量迅速收縮,盈利模式不夠多元化。我們看到,一些靠遊戲直播起家的直播APP從去年開始已逐漸轉型,注重做秀場直播和短視訊,這足以證明,泛娛樂直播才是行業真正的頂樑柱”——而這,在2018年的直播領域中,也是極為突出的特點。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輸,有人贏,這結局卻真的不一樣!雖然沒能創先闖關IPO,鬥魚在2018年至少看起來還不錯。
雖然歷經監管風暴,從年初就損失了55開、之後髮姐被全網封殺,但鬥魚還是迎來了週二珂、仙某某等一眾大主播,更重要的是,在2018年,鬥魚迎來了全網最具人氣的超級大主播“旭旭寶寶“,無論是直播間的日常人氣還是一些賽事的禮物數量,旭旭寶寶在全網的主播中都遙遙領先,作為一款略顯過氣的橫版遊戲的主播,能夠獲得如此的關注,也是直播界的奇蹟。
在旭旭寶寶首播之後,讀娛君也採訪了鬥魚相關板塊的負責人,據其介紹,在他們得知旭旭寶寶確定要解約之後,就第一時間去接洽了他,以鬥魚的誠意,流量優勢,主播未來發展願景,和對DNF和遊戲板塊的完整規劃打動了旭旭寶寶——正是這種誠意和平臺的運營加持,才使得“第一主播”名副其實。
當然,對於鬥魚而言,雖然IPO沒有落地,但在2018年年初拿下了6.3億的融資,也是其在這一年在內容上持續發力的底氣。
而另外一家背靠微博的直播平臺一直播,在過去幾年以明星戰略和紅人策略也成為直播界“賣貨”的榜樣,但在2018年,直播和短視訊兩線出擊的一下科技也是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最終一直播被微博收購,微博CEO王高飛表示,接下來將對微博和一直播產品進行融合和優化——藉助紅人戰略和微博的平臺優勢,一直播在2019年能否衝出重圍,也是讓業界期待。
也有被外界遺忘的直播平臺在2019年初刷了一下存在感,視訊領域的骨灰級平臺“六間房”在2019年的1月和花椒一起搞了個“2019花房之夜”,也讓一些新晉的媒體人紛紛找到讀娛君,“六間房”還在嗎?確實還在,只是被360併購,成為花椒直播的一部分了……沒能敢上IPO的花椒直播,和六間房的結合,雖然在成本控制和營收上有所起色,但整體來看,上升空間並不明顯,尤其是在主播明星化和電競熱的大背景下。
無論是被資本追捧,還是被市場淘汰,作為網民接觸直播的唯一通道,主播,在2018年風起雲湧中,也是隨波逐流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喜交加的人生大戲,雖然應該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更廣泛的中小主播,但,讀娛君還是想從大主播的2018談一談主播生態的變遷。
4
主播的被認可和主流化之外
封殺、訴訟等大主播的101種死法
2018年,大主播明星化的趨勢越發明顯。馮提莫、週二珂都紛紛亮相各大綜藝,以歌手身份受到認可,崔阿扎登上了戛納的紅毯,RNG/IG等也成為綜藝節目的常客,摩登兄弟的劉宇寧不僅登上了《歌手》等舞臺,還受邀參加湖南衛視春晚……
應該說,這些優秀的大主播的明星化也使得主播這一職業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有調查顯示,“95後”最嚮往的職業排名是:主播、配音員、化妝師、遊戲測評師和cosplayer,而在陌陌公佈的一份報告中,,職業主播的收入遠高於兼職主播,9.6%的兼職主播月收入超過萬元,21.0%的職業主播月收入超過萬元,可見,主播在年輕人心目中早已經登堂入室。
或許正是因為主播尤其是大主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在2018年,我們也看到了圍繞大主播發生的是是非非——或許是因為涉及的利益巨大,越來越多的大主播也牽扯到訴訟中,誠如前面財報中提到的,每個季度每個平臺都有數10億的分成花落主播,這也自然引發了弱肉強食的生存之戰。
首先,2018年很多主播紛紛落馬,上演了主播的“101種死法”,開掛被封的55開、行為不檢的天佑、三觀不正的髮姐等等,應該說是“咎由自取”,但讀娛君也是希望,主播群體作為新興職業,自身素質和素養確實需要加強,也希望能夠給一些知錯能改的主播以“一線生機”——畢竟,對於很多主播而言,現實中的職業技能還是不足的。
但更多的大主播和平臺,因為訴訟成為坊間關注的焦點,當平臺開始用法律維護權利的時候,大主播們的跳槽和轉會也就給自己留下了很多的隱患。
2018年最慘的大主播蛇哥就這樣誕生了。原本就官司纏身的蛇哥colin。2018年初開始揹負鬥魚4000萬和虎牙2400萬雙方平臺的鉅額違約金。在2018年9月,鬥魚又向法院提出更改了訴訟要求,內容總結如下:不允許在鬥魚以外的直播平臺進行直播;刪除曾發出的針對鬥魚的不當言行並道歉;提高賠償至145988226.7元,並承擔一切其他費用。
還有很多大主播因為訴訟被凍結賬號以及列入失信名單。比如,曾被稱為王者榮耀一哥的嗨氏,從虎牙跳槽到鬥魚後,被判向虎牙支付違約金4900萬元,甚至一度被列入失信名單,也就是說基本上很難出門了;而在8月,主播“SY是個萌妹”因為違約跳槽,名下的1392萬資產將會凍結……而在這一年,一位主播違約跳槽並絕不執行判決,也使得這位女主播被刑拘:新聞報道,此前因擅自跳槽拒付227萬餘元違約金,前觸手主播“入江閃閃”被拘留15日。
當然,平臺的兜底或許也是主播違約跳槽屢見不鮮的原因之一。前面提到的從熊貓到虎牙的大主播劉殺雞就在直播中提到,說到“同時感謝新東家給我提供法律援助及所有賠償”。確實,大主播是直播平臺的優質資產,包括韋神、張大仙等大主播的跳槽和轉會的成本,確實都是平臺所考量的,所以對於主播群體而言,在逐漸主流化的過程中,確實要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以及多一些法律意識。
映客相關負責人在談到主播跳槽現象的時候,強調道“平臺與主播之間應該有著基本的契約精神,各家平臺應避免惡意挖角,主播也應遵守合約誠信做人。當然,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從業者的正常流動是保持行業活力的重要因素,而且這種現象也永遠不可避免。”YY LIVE總經理張瑩也曾說過,他們在主播運營方面的理念,更多的還是培養為主,而非挖角:“YY的目標是打造多方利益都有保障的良好生態:主播通過平臺獲得表達自己的機會,吸引人氣;公會形成主播的群聚效應,幫助主播提升知名度,也以自己的能力分擔主播線上運營的重責;平臺為主播和公會提供成長的空間,既幫助主播在平臺上成長,也通過提供平臺外的機會提升主播知名度和影響力,反向為平臺導流”。
事實上,在2018年5月的鬥魚嘉年華上,陳一發兒就告訴讀娛君,變成大主播後,必然有成為公眾人物的麻煩,要開始變得謹言慎行——所以,髮姐沒有栽倒在2018年的直播內容,卻因為過往的原罪告別了直播的舞臺。這也給所有主播們提了一個醒,直播什麼?怎麼直播?以及在成名後如何應對誘惑?才能夠避免“101種死亡”……
5
展望2019,直播看點不止電競…..
2019年,直播行業會更壞嗎?還是會變得好起來?讀娛君認為在未來一年,直播行業至少有以下趨勢值得關注:
1、大逃殺仍要繼續,競爭會更加白熱化:雖然,直播app已經優勝劣汰,數量減少很多,但無論是遊戲直播還是顏值直播的玩家,仍然相當多,未來一年,還會有玩家退出,資金和資源還會近一步聚集到前列的玩家中……
2、電競和直播的契合面臨考驗:2018年,雖然電競熱風風火火,但直播平臺究竟從中受益幾何?IG的奪冠未能拯救熊貓直播,那麼新的一年,賽事成本還將提升的大環境下,遊戲直播會成為主流嗎?至少在2018年,泛娛樂直播仍然是主流……
3、熊貓直播究竟是委身騰訊還是迎來新的融資?
4、主流電競專案能湧現真正的一哥主播嗎?旭旭寶寶之前,55開被譽為絕地求生一哥,但在旭旭寶寶之後,諸多熱門電競賽事並沒有催生超過旭旭寶寶人氣的主播,可見,電競和直播的轉化率仍然有空間可挖;
5、鬥魚會在美國還是香港上市?以及,它的財務表現究竟如何?
6、直播玩家,在第三方諸如QuestMobile,能登上5000萬的玩家名列嗎?
最後:直播領域和網際網路催生的所有風口一樣,不到牌局的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贏家是誰,而能夠有底氣血戰到底的玩家也絕非一兩家,這也是這場競賽最有可觀性的一點,就比如,虎牙、鬥魚、企鵝電競都有騰訊的投資,但相互之間也是出手毫不手軟,所以2019年的直播之戰,仍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