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到了一個活生生的執行力榜樣

封面圖.png
前言
前幾天在瀏覽圖片的時候無意點開了一篇關於設計的文章,從那篇文章中知曉了一個人,叫beeple(mike winkelmann),因為那篇文章我開始對beeple起了興趣,於是跑到他的 個人網站 一通看……
他的個人網站放的都是他個人這些年的設計作品,說實話,剛開始看的時候不覺得,但是越看越心驚,最後是一陣膽寒……
膽寒的原因放後面再說,先看下beeple這些年的一些作品。
beeple的一些作品
beeple是從2007年5月1日開始在網路上輸出自己的作品的,所以最開始的那幾張還是有必要先放出來晒晒的——左下角的那張圖為beeple在網路上輸出的第一張繪畫圖(可謂是醜的一逼)。

2007.jpg
大概經過了1年左右的繪畫之後(我對比了下1年前後的繪畫,的確有進步,但是進步其實並不是很明顯),beeple開始製作一些三維的小物件(看起來其實也不咋的)——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08年左右。

2008.jpg
又經過了兩年左右的製作,在三維方面有了一些進步,但是與2008年左右的三維作品對比其實進步並不是那麼明顯——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10年左右。

2010.jpg
不管外界怎樣,他就遵循一個字: 幹! 所以,在““幹””中又經過了2年,這個時候作品對比前兩年又進步了些——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12年左右。

2012.jpg
也許是真的喜歡上了三維,在“幹”中又不知不覺經過2年,這個時候的作品比前兩年又提升了一個段位,構圖也更有意思了——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14年左右。

2014.jpg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beeple在製作中又經過了兩年,這個時候的作品就開始變得有些出彩了,大神的氣質也開始散發於體外了……——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16年左右。

2016.jpg
菜鳥也好,大神也罷,還是繼續幹……就這樣到了2018年,這個時候,作品越發出彩了,每一張圖都開始散發大師的氣質了……——下圖的作品輸出時間大概在2018年左右。

2018.jpg
小圖看起來可能沒衝擊力,所以我就隨便放幾張beeple在2018年期間製作的作品給大家look look——他的作品太多,一度讓我懷疑我是不是進了一個假的個人網站……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大家現在看到的圖片其實還有很多噪點(就是細節處還比較模糊),如果beeple能有更多時間或多一臺高配置的電腦進行渲染,那麼大家看到的圖片將會更為出彩,甚至近幾年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達到電影畫質的水準。
越清楚越敬畏
很久以前,我有過一段學習三維的經歷(現在沒從事這行哈),我知道三維製作其實是挺麻煩的一件事,即使拋去設計草圖這個環節,依然還有許多環節:
模型的搭建、UV的拆分、紋理素材的尋找、貼圖的繪製、材質的模擬、渲染出圖時的不斷調整。
所以出一張三維圖需要很多功夫的。對於一個新手,即使每天用上比beeple多些的時間,出一個稍顯複雜的圖其實也需要好幾周(慢點,搞一個月也有)。
可beeple倒好,每天一張三維圖,而且還是許多年,更多關鍵的是,還都挺複雜的,複雜也罷了,而且腦洞尼瑪越來越大……尼瑪,這事擱在國內的那些比較成熟的三維設計師眼中也足以讓他們膽寒(國內還是三維遊戲佔比較重,三維影視實際上沒什麼市場),所以就更別說我了——我是膽寒了好一陣……
膽寒的執行力
不過,縱觀全世界(主要還是國外呢),三維設計領域其實高手眾多,beeple也只是其中之一罷了。雖然在看他作品的時候讓我膽寒(不瞭解細節的人不會覺得膽寒),但是真正讓我膽寒了好一陣的卻是他的執行力啊!——我去,這是要讓我跪著學的執行力的啊。
從2017年5月1日開始,beeple就開始堅持每天輸出一張圖,開始的時候是繪畫,然後逐漸過渡到三維圖,到今天這個時候,時間上差不多是12年了。
說實話,每天輸出一張圖,持續幾個月其實都挺難的,就別提12年了,而且beeple的圖是:越來越複雜化,越來越豐富化、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腦洞化……
即使拋開作圖質量不說,就憑一個“每天輸出一張圖,持續12年”這事其實也足以讓人膽寒,更何況直到現在beeple還在持續每天一張三維圖的輸出中……看下面Twitter截圖。

twitter.jpeg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所以回過頭來想想自己的執行力……麻煩給我挖個狗洞,我想鑽!
SO,祕訣是啥?
我想,各位朋友可能對beeple的執行力應該來了興趣,所以,beeple執行力的祕訣是什麼呢?
答案是:
學會說不
對你的朋友說不
對你的家人說不
對你的孩子說不
對你的xxx說不……
附上原圖給大家look look一下。

執行力.jpeg
我就笑笑不說話,哈哈。
插一句,這個 “不” 讓我想起了芒格談論巴菲特投資時候的情景…… 巴菲特也喜歡說“不”!——也許,高手都是說“不”的大師。
光是說“不”是不夠的,還有一個問題是:如何克服拖延?克服拖延的祕訣是啥呢?
答案簡單到你無法置信,就是:
沒有祕訣。
再詳細一點就是:
沒有什麼祕訣,馬上坐下來開始你的工作!
其實也對,哪裡需要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 開始行動就能解決問題, 只不過,我們喜歡把自己的很多想法當回事,所以問題就產生了……反過來講,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不應該在意自己的想法——更準確地說,是雜念。
beeple的小插曲
另外,我在翻閱beeple作品的時候發現了一點小插曲,詳情請看下面圖片。

2010小插曲.jpg
不知道你發現了什麼異常沒有?
beeple作品集裡面居然有些是照片,甚至還出現了自拍照,只不過他對這些照片進行了一些處理……這種處理對他製作圖片而言也算一種學習了(只不過是淺學習的一種)。這種情況集中出現在2010年間的幾個月裡,此前和此後的作品裡就找不到這樣的情況了。
個人猜想是,beeple在那幾個月有可能是有些自我懷疑變懶惰了(作品在那個時候其實做的不行)、也有可能是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以至於讓他沒有多少時間去做東西,從而就選擇了這種折中的策略(並沒有脫離原來出圖的軌道)。
beeple的這個插曲其實就有點像:
一個人在寫作之初制定了每天寫作2000字的目標,但是寫著寫著遇到了什麼事,突然發現在一段時間內自己無法完成每天2000字的目標,所以就縮小目標,將每天2000字目標變成每天500字或300字的目標。
個人認為,真到了那種比較特殊的時間段,這種折中的方法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好策略。
以前覺得笑來老師的執行力其實已經很強了,今天突然發現,beeple的執行力居然可能比笑來老師還強上那麼幾分,最為關鍵的是,beeple比笑來老師更容易接觸,這樣就顯得更為親切些——只是站在個人角度上看,不是說笑來老師不親切哈,笑來的鐵粉不許懟我——哼,懟我我也不接受……
如此活生生且容易接觸的執行力榜樣真的太少了,我居然找到一個……真香。只不過沒想到的是,這個人是在國外網路發現的,而且居然還是個老外——還真有點萬萬沒想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