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米Note7贏得開門紅,但盧偉冰、王川只能開心一陣

作者:龔進輝
昨天,小米通過港股公告的形式對外宣佈紅米Note7上市首月銷量突破100萬臺,這在其上市7個月以來尚屬首次,背後的用意值得推敲。
我認為小米此舉主要有兩大考量:一是藉此提振小米股價,7個月前,小米掌門人雷軍立下Flag,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小米公司股票的投資人賺一倍。如今,他吹過的牛並沒有兌現,小米反而被外界調侃為“年輕人被套牢的第一支股票”。
遺憾的是,小米這一利好公告發布後,股價並未應聲上漲,反而呈現下跌態勢。截至發稿前,小米最新股價為10.9港元,較17港元發行價跌去35.8%,市值2599億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
二是對紅米獨立後首秀表示滿意,並對其未來寄予厚望。換言之,小米高調晒紅米戰報是在秀肌肉。在我看來,紅米秀肌肉分為內外兩個層面,即小米自身和向友商示威,這裡的友商就是雷軍在紅米Note7釋出會上狂懟的榮耀。
先說小米自身 ,紅米Note7贏得開門紅,小米有三個人很開心。第一個人是雷軍,這一漂亮業績,不僅證明紅米從產品系列升級為獨立品牌的決策是正確的,也證明紅米死磕價效比和高品質的策略行得通,未來只要堅定走下去,少犯錯誤,前景可期。
第二個人是盧偉冰,他之所以加盟小米,除了認可小米的經營理念,還與雷軍有關,後者看中盧偉冰豐富的手機從業經驗和團隊領導力,其是全行業為數不多打拼20多年的手機老兵。同時,盧偉冰創辦的誠壹科技因經營不善而解散,雷軍在其危難之際伸出援手。因此,他加入小米後急需證明自身實力,讓雷軍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很準,而紅米Note7上市首月銷量超過100萬臺,作為操盤手的盧偉冰功不可沒,為他未來領導紅米團隊清除障礙。
第三個人是王川。他是小米聯合創始人,曾負責小米電視,去年9月小米上市後進行首次組織架構調整,王川被任命為參謀部參謀長,3個月後小米新設中國區,他兼任小米中國區總裁。小米之所以新設中國區,並由聯合創始人級別的王川掛帥,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小米在國內市場面臨不小的挑戰,形勢嚴峻。
IDC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前五大智慧手機廠商為華為、OPPO、vivo、小米和蘋果。其中,小米出貨量為5200萬臺,比2017年的5510萬臺減少5.6%,Q4出貨量更一度同比暴跌34.9%,競爭態勢不容樂觀。小米財報也間接還原了其在國內市場面臨的窘境。
2018年Q3財報顯示,小米國際業務收入達223億元,同比增長112.7%,佔總營收的43.9%,而Q2佔比僅為36%,上升速度之快可見一斑,按照當前趨勢發展,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指日可待,而小米國際業務表現愈發搶眼,其在國內市場就愈發尷尬。
要知道,小米營收主要由智慧手機、IoT和生活消費品、網際網路服務三部分構成,智慧手機是其第一大營收來源,業務遍佈海內外,而IoT和生活消費品、網際網路服務主要紮根國內市場,在海外市場才剛剛起步,比如海外網際網路服務收入僅佔網際網路服務總收入的4.4%。
因此,小米海外收入翻倍主要源於智慧手機的蓬勃發展,而國內收入則是由智慧手機、IoT和生活消費品、網際網路服務貢獻,且後二者佔據相當大比例。考慮到小米營收大盤子在持續做大,海外收入增長強勁,國內收入不見得會下降,而是很有可能增速放緩,而佔大頭的智慧手機收入也將增速放緩甚至出現下滑。
毫不客氣地講,如今小米在國內市場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而去年2月雷軍喊出“10個季度重回國內第一”,試圖複製2014年小米用2年半登頂中國市場的奇蹟,並稱“只有本土勝出,才能持續支撐國際業務穩步發展”。小米野心很大,但難度也不小,去年國內市場銷量不增反降,對其無疑是個巨大打擊。

新年伊始,紅米Note7的大賣,有沒有使王川看到在中國市場打翻身仗的希望不得而知,至少提振了內部士氣,估計他們認為作為銷量擔當的紅米獨立後將越戰越勇,這也就解釋了為何盧偉冰與王川在紅米Note7慶功會上同框,後者部下張劍慧、李名進也是一臉笑容,他們分別負責中國區線下和線上銷售業務。
再說向友商示威 ,小米晒紅米Note7戰報後不久,小米公關部總經理徐潔雲隔空喊話榮耀總裁趙明,“我記得之前1月底還有誰說出貨百萬快了的,後來下面就沒有了?”此前,後者宣佈榮耀V20全球發貨量逼近100萬臺。小米晒戰報都帶上友商,意在給榮耀一個下馬威,加上此前雷軍在紅米Note7釋出會上向榮耀全面開炮,可見小米與榮耀積怨很深。
在我看來,雷軍罕見怒懟榮耀,並非他在微博上所說的出於“被黑慘了”那麼簡單,而是通過“導演”一場撕逼大秀,來扶一把單飛之初的紅米,為其品牌造勢。360掌門人周鴻禕曾誇讚雷軍是“中國營銷第一人”,我認為沒毛病,後者的確是自帶流量的營銷高手,他全程“黑化”炮轟榮耀,發洩心中堆積已久的不滿情緒只是一方面,更多是藉助撕逼來炒熱話題,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紅米品牌升級和紅米Note7。
不得不說,雷軍為紅米Note7單飛順利操碎了心,而其用心良苦的副作用是暴露了自身內心的焦慮,因為小米想要重回國內第一,必須過榮耀這一關,但現實是,小米在國內市場被榮耀壓制由來已久。賽諾資料顯示,榮耀已連續九個季度穩居中國銷量線上第一名,去年上半年銷量為2839萬臺,超過小米的2670萬臺。
儘管榮耀未公佈去年整體銷量,但可以推測出個大概。華為2018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從2017年的1.53億臺增長到2億臺,2017年榮耀貢獻約1/3,去年12月趙明透露2018年榮耀在華為總銷量中“佔相當多的比例”。鑑於下半年是手機傳統銷售旺季,比如雙11的加持,銷量超過上半年是大概率事件,保守估計2018年榮耀國內銷量約為6000萬臺。
至於海外市場,趙明當時透露銷量同比2017年增長超過150%,佔比20-30%。由此推算,榮耀全球銷量可能在7500-8500萬臺。這一資料或許不夠精準,但反映出一個殘酷事實:小米想要讓紅米獨立後對標榮耀,而榮耀卻在步步緊逼整個小米。
放眼未來,榮耀立志在2020年躋身全球前五,隨著其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發力小米領先的印度市場,銷量或將再上一層樓,屆時雷軍將承受更大壓力。因此,我認為他火力全開炮轟榮耀,不單單是為紅米搖旗吶喊,而是真的著急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何徐潔雲會在晒紅米Note7戰報之餘酸榮耀一把,本質上是迫切想證明自己。
當然,紅米Note7單月銷量破百萬,為紅米征程開了個好頭,但雷軍、盧偉冰、王川只能開心一陣。換個角度看,不可否認,紅米Note7在品質上有所突破,但仍基本延續原有的高性價比打法,即停留在舒適區,單月百萬銷量並不讓人意外,其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旗艦機大賣,只有大賣才代表紅米獨立穩了,但尷尬之處在於,紅米品牌在使用者心智中近乎與“廉價”劃上等號。

同時,榮耀也是紅米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其在國內市場擁有紅米所不具備的線下渠道資源和營銷資源,後者主要通過電商銷售,現階段靠雷軍一張嘴來吸引眼球,代言人、IP營銷幾乎是空白。現在我才明白,雷軍高喊的“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後半句,原來是指紅米自身不服渴望幹倒別人,而不是紅米把不服的人幹趴下,祝他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