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黑莓情懷:BlackBerry


那會兒對於黑莓是真不懂,就是覺得喜歡,那會兒好像剛出iPhone4,還沒微信吧,也沒什麼app可言,對於手機的功能無非就是電話簡訊和照相,就記得那會兒拿9000在宿舍放歌的時候,9000的功放非常牛逼。



還有就是9000拿在手裡有一種很圓潤的手感,可能因為那時候的手機還沒有做的很薄,所以感覺比後來出的Q10更圓潤。


那時候我們班有個楊陽同學,拿我手機玩,以為是觸屏的,對著上面那張圖手機螢幕上的那幾個圖示狂按。
第二部黑莓也是上大學時候,9800,到那時候黑莓已經可以觸屏加全鍵盤了,鍍鉻的邊框,忘了用了多久,手滑了幾次,那掉漆掉的。
第三臺是z10,是我一直覺得手感特別好的一部手機,4.2寸的螢幕,那會兒跟iPhone5比過,厚一丟丟,螢幕稍微大一丟丟,但是手機背面的紋路處理的明顯要比金屬感略強的iPhone5要好,怎麼說,對,手可盈握,不用手機套什麼的話手感簡直逆天,接打電話很舒服。
對了,那時候沒憋住,犯了小公舉的心,買的白色的。
而且從那時候開始黑莓已經用上了BB10系統,是黑莓自己的系統,介面要比Android簡潔,有點像iOS,但是下滑喚醒這個的確不錯,沒有按鍵,全部功能靠手指划動與點選完成。但是缺點是,應用要比iOS和Android少太多,不過還好,有微信用,是Android的轉製版微信,畢竟不是原生軟體,偶爾會有不相容,但那時候也就一直用著。
對了,還有就是不支援移動3G,那時候一直E網走天下,但那會兒對這個還沒那麼依賴,也就一直用著。
出現轉折點的是,2013年那會兒,微信流行起搶紅包了,奶個嘴兒的z10那個微信搶紅包的介面有時候能點開,有時候就點不開,單位領導那會兒也覺得搶紅包這玩意兒挺新鮮,逢年過節老在群裡發紅包,發10個紅包有9個點不開,我都快上樹了。

後來是Passport,為什麼叫Passport就不用說了。
使用感受:螢幕很清楚,解析度不錯,幾寸的也忘了,反正是個方的。微信、微博什麼的也都有,不過用起來的確沒有ios的好用,但是從Passport開始,BB10已經支援Amazon AppStore了,但是軟體還是少,日常使用只能用它配個iOS,Passport主要打電話,蘋果主要用APP。


優點有兩個:
▌一個是待機,待機真特麼長!平時我幾乎掉點電就充電,但最多一次四天沒充電照樣用,可能因為我只是作為打電話用,但是幾乎可以堪比諾基亞了。
▌還有一個就是鍵盤,Passport的鍵盤比較屌,因為丫是觸控的。。。。
不知道是什麼黑科技,反正就是觸控的,買之前聽說了,但是拿到手裡用的時候我也的確是呆逼了,反正就是覺得黑莓這點做的挺不錯的,既然不放棄自己全鍵盤的傳統,也沒被時代拋棄了,硬是弄了個觸控的全鍵盤,即人文了又科技了。
還有就是,在使用感受方面,握持手感,怎麼形容呢。
你拿個計算器打電話什麼手感,他就什麼手感,前幾次會不適應,但因為做的很薄,兩側用的金屬邊框處理得當,慢慢的也就習慣拿個計算器打電話了。



其實這篇文章寫於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