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或許你也不信,藍芽耳機將變得很"聰明"
【PConline 雜談】過年了,相信大部分喜歡聽音樂的朋友都會買一副高品質耳機,滋潤下耳蝸、犒勞下自己,的確,這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然而你知道麼?結合今年雙十一、雙十二電商銷量資料,無線耳機產品銷售量佔比超過50%,無線耳機已正式開始取代傳統有線耳機的征程,成為年輕人所喜歡的數碼產品之一。
而在過去的2018年裡,無線耳機這個相對大的品類之中,其實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先後國內外音訊/耳機大廠如索尼、Bose、森海塞爾、JBL和惠威,乃至華為、榮耀和魅族等手機品牌,也都爭先恐後的釋出TWS類耳機(真無線耳機),TWS耳機在2018年迎來了一次大爆發。可在老黃我的眼裡,這還僅僅說黎明前的破曉,即將到來的2019年,極有可能會是無線耳機的新一輪發力重點。說出來或許你也不信,藍芽耳機未來將變得很聰明。
一、TWS藍芽耳機已成主流
根據相關機構統計的線上市場和線下30城市的零售監測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9月,真無線耳機零售額同比增速超630%, 其中線上渠道是主力渠道,2018年1-9月,線上市場零售量達280萬臺,零售額近16億。
藍芽耳機的迅猛發展,也衍生出許多形形色色的不同種類。其中,TWS類真無線藍芽耳機可以說在2018年裡最“深得民心”,典型的代表就是蘋果的AirPods。真無線藍芽耳機將左、右耳機之間相連的最後一根線去掉了,從形態上實現了真正的無線。
為什麼TWS耳機這麼受歡迎,歸其原因:化繁為簡、做出全新形式的“減法”,進一步減輕了藍芽耳機的重量,增加了便攜性,無需擔心收納時牽拉線材導致斷裂損壞耳機,同時也徹底解決了帶“線”耳機在運動時所產生的聽診器效應。左右耳分離式設計擴寬了使用途徑,能同時佩戴聽音樂,也能單獨佩戴進行通話,還能與朋友分別佩戴同時享受音樂等諸如此類的優點。
二、無線耳機+AI智慧=全新產品品類
近幾年,智慧AI技術在手機、拍照、音響、電視領域,可謂是風生水起、有姿有色。2019年,在AI技術的引入下,藍芽耳機的功能將會更加千變萬化,這也將是各家廠商競爭的焦點之一,具體有可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大致可以分為這些:
1. 智慧降噪將成為標配
藍芽耳機的使用場景相對比較簡單,運動、辦公室、地鐵、機場等。AI降噪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的狀態、環境噪音的大小,聽音樂、通話等場景,智慧調節降噪等級以提升使用者體驗以及降噪效果。
2. 運動耳機將加入更多檢測功能
智慧手環/手錶並不是唯一的運動檢測裝置,前有智慧跑鞋,後有AI運動耳機,。使用者運動曲線的繪製以及心率監測功能是完全可以“內建”在藍芽耳機中,時速、運動軌跡、里程等等資料將接踵而至。
3. 耳機也能識別你是誰:聲紋ID與AI語音
藍芽耳機和智慧手機是最親密無間的伴侶,除了進行音樂播放外,藍芽耳機也能通過骨傳導、骨聲紋和觸碰控制等方式協助手機進行解鎖,甚至是利用聲紋具備一定的唯一性(與指紋類似),進而識別出使用者身份,例如榮耀FreeBuds已經利用骨聲紋的特點,進而創建出屬於使用者的聲音密碼。以往像喚醒語音助手等傳統功能已成往事,相信在AI加持下使用者與耳機之間的互動勢必更進一步。
4. 私人定製EQ
之前為什麼出現此類情況:同一種聲音,每個人聽到的效果稍有區別?其實,這是與每個人耳廓不一樣存在重要聯絡。不管上入耳式耳機還是平頭類耳機,甚至上頭戴式耳機,聲音進入到耳蝸之前都會與耳廓產生輕微共振,最後才被聽覺細胞所接受。根據不同耳型、不同人聽覺靈敏度的差異,耳機主動識別並訂製私人專屬“EQ引數”,進而提升使用者所能享受音質體驗,也是目前無線耳機的一大研究方向。
5. 其它
除了上面提到內容之外,其實當藍芽耳機與AI掛鉤後,仍然有相當大的延伸空間。還會有智慧實時翻譯、聽譯功能(例如已經發售的Mobius)、根據你最近所聽的50首音樂風格,智慧加強低音、人聲、環繞效果等等,智慧耳機並非只是一個噱頭,更多維功能怕是“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做不到。”
三、根基:藍芽5.0將得到普及
無線耳機基本都基於藍芽技術孕育而生,而藍芽是我們非常熟知的一項無線傳輸技術,常用於智慧穿戴裝置——手環、手錶、耳機等。特點是便捷的無線連線、超低的電量消耗,當然也有傳輸距離短,傳輸速度不快的小缺點。藍芽5.0是第五代藍芽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效能,有效傳輸距離最遠300米,傳輸速度最高達3MB/s。
藍芽5.0早在2016年第四季度就釋出了,但由於升級成本高,市場需求低,一直未進入市場主流,很多藍芽耳機依然使用藍芽4.1和4.2。不過隨著5G時代物聯網(Iot)的逐步發展,移動裝置廠商已開始在新裝置上更新,外加真無線耳機的一波小爆發以及AI引入耳機領域等等多方因素,更多的使用需求、更快的傳輸要求加速推動了藍芽5.0的應用普及。
四、無線高規格傳輸協議——核心
前文曾經提到藍芽5.0是實現上述精彩功能的基石,但事實上,藍芽5.0只是一條未經修整的、寬廣的高速公路,它能容納很多車,但是如果規劃使用不合理,一樣會堵車到崩潰。無線傳輸協議就相當於是如何高效使用藍芽5.0這條高速公路。
如果使用普通藍芽協議(例如A2DP協議、SBC編碼),那麼高品質音樂會由於傳輸速度慢而被強行壓縮音質,影響最終音質效果。如果使用更高階的無線傳輸協議,那麼手機裡的音樂就能無損傳送到藍芽耳機上,如同有線耳機一般,保證音質原汁原味。這也是為啥支援高速傳輸協議的藍芽耳機、裝置偏貴一點的原因了。
目前市場主流、被認可的高標準無線傳輸協議有三種:索尼LDAC、華為HWA和高通APT-X HD。所以購買藍芽裝置(例如手機)和耳機時,除了認準藍芽5.0,還得看看是否支援這三種高速協議,且耳機端和藍芽裝置端(例如手機)的高速協議需要相互匹配。下面我們看看這三種高標準無線傳輸協議:
1. LDAC
LDAC是索尼研發的高解析音訊技術。它可以藍芽傳輸串流 24bit/96khz 音樂,速度最高達到 990 kbit/s,是普通藍芽傳輸協議的三倍。以前除索尼裝置、耳機外,其它廠商若想用LDAC,都得交錢。不過從安卓8.0開始,索尼將LDAC免費授權給谷歌,所以基本上安卓裝置端都可以免費使用該協議。不過前提是你得買一款索尼的耳機或是向索尼交了專利費的品牌。
2. HWA
HWA是華為自主研發的高清藍芽傳輸協議。雖然是後起之秀,但LDAC和APT-X HD已許久沒有更新,在華為的釋出會上,HWA的各項引數也基本略勝於LDAC和APT-X HD。並且華為目前已經把該協議編碼免費分享給森海塞爾,鐵三角,安橋,艾利和HIFIMAN等國內外眾多Hi-Fi品牌,並且,目前陸續也有少部分支援HWA音訊產品上架發售。不過想要體驗HWA魅力的前提,是你得有一款華為手機,或是向華為交了專利費的友商。
3. APT-X HD
高通於2015年8月收購CSR,獲得APT-X。該協議程式碼提供最高 576 kbit/s 位元率. 最高支援24bit位深度 48kHz取樣率的音訊傳輸。雖然安卓系統預設都支援APT-X,但耳機端的相容還得看耳機廠商。
三款傳輸協議,HWA和LDAC相對於APT-X HD,傳輸速率略勝一籌。而我個人比較看好的是華為HWA和索尼LDAC,華為的HWA協議對於音訊/耳機廠商幾乎是免費態度,必將吸引大部分主流耳機品牌的加盟,索尼LDAC針對安卓系統的免費開源也放低了前端踏入LDAC的門欄,而且索尼自家的藍芽耳機有足夠實力與各家競爭,所以LDAC和HWA應該會成為標配或者主流無線協議,而高通的APT-X HD可能會受限於專利和成本,釋出至今正式推出的產品數量偏少,可能短時間內不會那麼寬泛流行開來。
五、總結
無線藍芽耳機經常被詬病音質不如有線耳機,但是高傳輸協議編碼與藍芽5.0的強強聯手,使得藍芽耳機也能獲得近似無損音質,同時在真無線藍芽耳機和智慧AI的雙重推動下,相信2019年將是無線藍芽耳機將不再只簡單的扮演著“聽歌”的角色。另外,不同領域下的針對性細分產品也將得到補足,無線耳機不僅朝著“更好聽”的基本方向發展著,另外“更聰明、乃至已經慢慢開始聽懂人話”,總之,讓我們共同期待即將到來的新一年裡,各大廠商為我們所準備的驚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