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需求不足,特斯拉還能豬年大吉麼?
編者按:本文來自“ 華盛學院 ”
這個春節假期,特斯拉過的不太好。2月6日,特斯拉宣佈Model 3所有車型售價全部下調1100美元,引發外界對公司今年盈利的擔憂。2月9日,路透社又爆出特斯拉在節前宣佈的大裁員中,交付部門收到重創,部門裁員率達到65%,背後原因或指向北美Model 3需求不足。
Model 3作為特斯拉最暢銷的平價車型,其銷量對公司的影響是決定性的。而Model 3的需求分析,先從最近馬斯克重點宣傳的歐洲市場開始。
歐洲市場:混戰已經開始
資料顯示,1月4日時,歐洲的Model 3訂單僅為13773輛。一個多月後,目前的訂單量仍然只有17044,比去年下半年美國19610臺的平均月銷量低13%。據統計,歐洲的豪華汽車市場是美國的約1.5倍,理論上歐洲市場的訂單量應高於美國。
所以,對於Model 3在歐洲的銷售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非常弱勢的開局,而與傳統廠商電動車的競爭是背後的重要因素:
奧迪的e-tron SUV本月打入歐洲市場,截至去年12月7日,訂單量已達到2萬輛,每個訂單都包括200歐元定金。去年四季度,捷豹新款I-Pace SUV在荷蘭的銷量超過特斯拉Model S和X,而荷蘭是特斯拉僅次於美國本土的第二大市場。去年10月,I-Pace在歐洲的月銷量超過特斯拉。
資料來源:TMC & Marklines,華盛證券
更嚴重的是,歐洲的局面預示著特斯拉即將在美國本土面臨激烈競爭。捷豹I-Pace、奧迪e-tron和梅賽德斯EQS將在今年進入美國市場,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加劇,Model 3的銷量很可能低於馬斯克在上次電話會議估計的35萬-50萬。
筆者估計,由於售價高於競爭對手,Model X將是歐洲電動車登陸美國後,受影響最大的車型,而Model 3的訂單也會有部分流失。由於上述三款車型遠比雪佛蘭Bolt和日產Leaf優秀,所以這將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第一次面臨真正的競爭。
中國市場:整體放緩,需求疲軟
中國汽車市場在2018年下滑3%,僅在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5%,這也是20多年來的首次下滑。由於中國經濟放緩,奢侈品銷售急劇下降,表明中國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提高。而中美 貿易戰也對特斯拉需求造成影響。對此,特斯拉已經兩次降低Model S和X的售價,平均下降幅度為22%。
資料來源:JL Warren Capital,華盛證券
經過兩次降價後,中國Model 3的最低價格已從去年10月的91000美元下跌至上週的64222美元,下跌31%。但對中國消費者而言,新價格可能仍然過於昂貴。
而中國本土也誕生了“中國特斯拉”——蔚來汽車,雖然其品牌價值遠不如特斯拉,但它的優點是產品確實便宜。
蔚來享受中國政府補貼,其建議零售價可降低約17%,降幅最高情況可達10000美元。而從下圖可見,蔚來還擁有以下優勢:
NIO ES8是一款7座SUV,起價比RWD Model 3版低13%,充電和加速更快;
新款NIO ES6是一款5座SUV,比RWD Model 3便宜31%,加速更快,行程更遠;
蔚來預計今年中國銷量在4萬-4.5萬,遠超特斯拉去年預定量;
中國消費者比美國人更喜歡大型SUV和中型轎車。
這些優勢都可能影響Model 3在實現本土生產前的訂單量。
資料來源:公司資料,華盛證券
蔚來在本土的銷量也在迅速上升,或將擠壓特斯拉的空間。去年下半年,NIO ES8銷量已經達到Model S和X總銷量的2.2倍,下圖為去年下半年NIO ES8與Model S/X銷量對比。而在今年,截至1月31日,ES6和ES8的訂單量為11000臺,相比之下,沃倫資本估計Model 3訂單隻有數百臺。
資料來源:JL Warren Capital,Marklines,華盛證券
因此,奧迪、戴姆勒和捷豹將影響Model 3在歐洲和美國的前景,而價格便宜,本地生產和補貼的蔚來將從特斯拉獲得部分Model 3的市場份額。所以特斯拉唯一的出路是在中國本土生產Model 3,但距離上海工廠建成和生產仍需要一定時間。
結語
由於目前Model 3訂單僅為17044輛,反映出歐洲需求似乎弱於美國,而捷豹、奧迪和戴姆勒等廠商的產品可能在與Model 3的競爭中勝出。今年這些歐洲新款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後,激烈的競爭可能會蔓延到美國。
由於歐洲預購訂單疲弱,在高階車型的需求耗盡後,特斯拉可能在近期下調歐洲市場的Model 3售價。
中國的Model 3銷售可能遠低於預期,經過3次降價後需求仍然疲軟,如果價格進一步下跌,特斯拉在中國獲得的盈利將低於美國。在中國本土生產Model 3將極大地提高盈利能力,但還需要時間。
結合以上來看,特斯拉今年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來自於歐洲和中國競爭對手的競爭,最終或導致產量下降或售價下降,而這兩種情況均可能造成2019年的虧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