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式跳轉原來有這麼多場景玩法,你都瞭解嗎?
商家到底為什麼要做小程式,其實最單純直接的一個目的就是獲取使用者流量。而獲取使用者流量離不開小程式的跳轉功能。今天就為大家帶來了史上最全的小程式跳轉大全,幫助大家盤點在商家日常運營的過程中,最常用到的小程式跳轉的場景都有哪些。
(一)小程式之間互跳
小程式之間可以相互跳轉,從而可以進行相互拉新。如“眾安保險”與“微信讀書”合作的案例,其中的玩法很簡單,使用者候機時,在“眾安保險”小程式裡購買機場延誤險,就可領取讀書券,跳轉至“微信讀書”小程式裡免費閱讀。

套路雖然簡單,但資料顯示,15%購買機場延誤險的使用者都進入了微信讀書。
同時同一主體下的多個小程式在功能上還可以進行相互補充。如,在“i麥當勞”小程式裡,點“點餐”可跳轉“i麥當勞點餐”小程式;點“麥麥童樂會”可跳轉至“i麥當勞生日會”小程式等等,不同跳轉能夠滿足不同使用者需求,可以為不同的小程式進行拉新。

(二)公眾號跳轉小程式
方法一:公眾號文章跳轉
如今,公號文章裡文字、圖片都能連結小程式,還能以小程式卡片形式嵌入公號。使用者可以在閱讀公眾號文章的過程中,直接跳轉到小程式中去,縮短了使用者的購買路徑,在使用者購買慾望產生的第一時間內跳轉到小程式中去,從而完成商品購買。
方法二:公眾號自定義選單跳轉
使用者也可以通過公眾號裡的自定義選單跳轉到小程式中去。使用者新關注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後,難免會有所好奇。將小程式與公眾號的自定義選單欄繫結,有利於幫助使用者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商家的小程式。並且在進入公號首頁之後,公號自定義選單就會顯示在螢幕正中間,可以吸引使用者點選跳轉。

方法三:公眾號模板訊息跳轉
使用者在使用小程式之後,商家也可以通過向用戶傳送群發信息,使用者點選資訊可跳轉至小程式中去。另外,商家也可以在公眾號每關聯一個小程式群發一條通知,藉此“官宣”本公號關聯了某款小程式,而使用者點選“通知”之後即可跳轉相應小程式。
(三)微信會話跳轉小程式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平臺,必然不能忽略其社交屬性。微信好友分享,微信群聊分享等等都是獲取使用者的重地,使用者從這裡跳轉,不僅轉化率高,並且變現能力也比較強。
比如說,拼多多的砍價分享連結;鬥地主的邀請組隊連結;知乎的話題分享連結……各路分享裂變來的小程式,都會在這裡出現。所以說,微信會話框是商家絕對不能錯過的流量重地。
(四)小程式、APP之間跳轉
小程式和APP之間也可以進行相互跳轉。不過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1)微信支援 app 分享到微信的連結點開就是小程式。
(2)小程式頁面中支援開啟 app 分享連結。
(3)app 可以直接開啟小程式。

另外,還需注意的一點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個移動應用只能最多同時繫結 3 個小程式,每月支援繫結 3 次。而同一個小程式可被 500 個移動應用關聯。
怎麼樣?是不是被小程式強大的跳轉功能吸引住了,如果你也想要通過小程式歷史快速獲取自己的使用者流量,可以通過得有店小程式製作工具去製作出屬於自己的小程式店鋪。
得有店小程式製作工具是由專業的技術開發團隊歷時兩年傾心打造,團隊技術能力過硬,有著十年的網際網路產品開發運營的經驗,專業靠譜。
商家在使用得有店搭建自己的小程式店鋪的時候,操作簡單方便,可以一鍵套用模板,也可以自由拖拽各種功能元件,傻瓜式操作,零基礎上手,小白都可以使用。
另外,得有店還為商家提供的有拼團、秒殺、分銷等實用的營銷工具和強大的客戶關係管理功能,可以進行標籤化管理使用者,幫助商家快速引流,裂變式傳播,沉澱私有使用者。
顯然,小程式的潛力是無窮的,商家可以藉助小程式這個工具,快速獲取使用者流量,開啟知名度,積累企業私有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