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erji的產品學習心得——競品分析
競品分析,實則是對產品的下一個版本與對標產品的優劣進行一個對比。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市場分析與競品分析的區別,市場分析更關注產品是否有一定競爭力進入市場,其他產品是否會對自身產品造成威脅,競品分析更關注如何在現有基礎上使自身產品取得更大收益,也就是說,對比別人的目的是強大自己。
從需求到上線,我們都要對自己的產品做到“心中有數”。競品分析的目的是:通過對比對標產品,讓下一個版本更好,讓下一個版本的產品取得收益最大化。
下面是產品需要做競品分析的階段,以及分析時需要比對的內容:

如何做競品分析?
1.選優秀的競品
要想成為更加優秀的人,必定要有優秀的對手。人與人之間的道理同樣可以遷移與產品之間。
選擇競品時,我們可以選擇兩種型別的競品:
產品的直接對手:
a.市場範圍相似
b.客戶群體相似
c.產品功能差異不大
產品的間接對手:
a.市場範圍不同
b.客戶群體相似
c.產品功能相同或者互補
第一種是與你的市場相同的競爭對手,你們擁有同樣的客戶,客戶需求的產品差異不大。與這種產品對比就會較為精確的讓你知道自己的產品和它的差異點,甚至也可以直觀的調查客戶對產品功能點的反饋。在直接對手欠缺或表現不佳時可以考慮間接對手,作為產品的替代品,同樣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畢竟, 反面的反面就是正面。
在選擇過程中我們要儘量選擇使用者熟悉的產品,如果對標產品是使用者不熟悉的產品,那麼我們應該儘量提供給使用者試用的機會。
2.分析維度
找好對標產品之後我們應該明確我們比較的方向。一般而言網際網路產品在競品分析中需關注的三個重點如下:
3.獲取資料和分析
怎麼才能瞭解到對標產品的相關資料呢?
一方面我們可以從競品公司的客戶中得知,在選擇競品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明確我們的客戶群體相似,所以在我們的使用者問卷中,可以提及對標產品做一些調查。另外競品公司的公開資訊我們也要留心,很多時候作為一個產品人,我們同樣也可以是使用者,自己去搜集廣告資訊,或者作為“臥底”去參與對標產品的釋出會,也是一種選擇。
為什麼要煞費苦心的去獲取這些資料呢?因為我們需要了解對手,對自己的產品做出合理的假設,這樣在下一次迭代過程中,我們就會更好的把握產品的走向。同樣通過對標產品的優劣去解剖自己的產品。資料不單單只是資料,要讓資料有用,就得深層次的分析。獲取資料與分析要交錯進行。
4.溝通
在設計產品的主要過程中,我們對自己產品的瞭解十分深刻,而對於使用者和老闆,產品的精髓之處他們真的不一定get的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做競品分析的時候要多與使用者和老闆溝通。產品做出來是要給別人用的,一定要讓用的人感到舒服,產品才是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