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華為這對好CP,對於中國移動很貼心!
C114訊 12月6日評論(嶽明)作為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的一舉一動都被備受業界關注,何況是在其年度旗艦活動“2018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的重磅宣佈。
不出所料,中國移動將會在此次大會上釋出完整的5G戰略,包括但不限於頻譜應用策略、網路建設策略、產業合作策略、終端與應用推進計劃等。作為產業發展的起點,頻譜策略是最為基礎的;我們預計,中國移動將會採用2.6GHz作為5G網路的前期主用頻段。
這廂尚未釋出,產業鏈卻已經動了起來。
昨天,英特爾和華為宣佈成功完成2.6GHz頻段基於3GPP Release 15標準9月份版本、SA架構的5G NR互操作性測試。該IoDT測試是全球首個2.6GHz頻段基於SA架構的5G互操作測試,該測試的完成是2.6GHz頻段5G NR產業成熟和大規模商用發展的關鍵里程碑。
這真是剛想打瞌睡,有人就遞枕頭過來了!
華為和英特爾這對好CP,對於中國移動真的很貼心。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前面這段話中,總結出三個關鍵詞:2.6GHz、3GPP R15標準以及SA架構,因為這幾個詞是包括中國移動在內的產業鏈最為關注的焦點。
首先,我們談一下2.6GHz。從國內頻譜分佈情況來看,Sub-6GHz中可用於5G的非常少,除了業界所熟知的3.5GHz和4.8GHz之外,就只有2.6GHz。但3.5GHz只有200MHz頻寬,從充分利用頻譜資源的角度來看,只能分配給兩家,按照業內的預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各分得100MHz。
雖然2.6GHz較3.5GHz頻譜更低,理論上有更好的傳播特性;但2.6GHz並不屬於全球通用頻段,也就說2.6GHz的5G產業鏈成熟度要遠遠落後於3.5GHz。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移動將會承擔培育壯大產業鏈的重任;當然,中國移動也有資金和歷史投資優勢。
英特爾和華為的此次成功測試,從技術角度證明了2.6GHz的可行性;而且,英特爾和華為的各自體量和產業號召力,也說明了產業鏈願意在2.6GHz上投入更多的資源,起了個很好的帶頭作用。
其次,我們談一下3GPP R15標準。可能大家認為,這個沒什麼,但需要指出的是,行動通訊產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全球統一的標準是核心因素,它可以充分發揮規模優勢,用規模來降低成本,加速技術發展和終端普及。我們以Verizon為例,雖然它很早就宣佈推出5G商用服務,但它採用的是私有標準,註定是個小眾市場。對於中國移動而言,貴為全球運營商一哥,承擔著繁榮產業鏈的重任,採用國際通用標準是個必然選擇。
英特爾和華為的此次成功測試,說明了兩家廠商各自強大的技術底蘊,因為這距離3GPP R15 9月份版本的凍結只有3個月,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複雜的聯合測試併成功打通First Call,要有真實力!
第三,我們談一下SA架構。大家都知道,5G有兩種組網方式,NSA和SA,兩種方式各有優劣。現在相當多的運營商選擇了NSA,因為可以非常快速的推出5G服務;但也有運營商堅定的選擇SA。
在筆者看來,雖然SA和NSA都可實現4G/5G協同,但SA是網路演進的最終目標,採用SA組網可避免網路的頻繁改造;另外,SA業務能力更強,可以更好的支援網路切片、邊緣計算等5G新特性;從終端成本角度來看,也會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