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物理學家張首晟去世,曾堅信區塊鏈是網際網路時代的轉折點
今天上午多家媒體曝出華裔物理學家去世的訊息,張首晟作為丹華資本創始人在去世後,家人及丹華資本員工都處在悲痛的心情中。張首晟曾在32歲時就被聘為斯坦福大學物理教授,成為斯坦福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之一,之後還致力於區塊鏈研究,曾準備助力美圖公司向“AI+區塊鏈”,但現在可能要開始轉變了。
張首晟提出了很多很多跟區塊鏈相關的東西,曾說人網路社會會和人類社會一樣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區塊鏈就將會是催化下一個“合久必分”時代的新技術,更是說出了“區塊鏈將十倍於網際網路,堅信區塊鏈信仰”。當然他也提醒投資者們不要盲目的加入炒幣熱潮中,提醒大眾要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本身,所以丹華資本就投資了多個區塊鏈專案。
張首晟:(源自張首晟先生的講演)
今天出現的區塊鏈技術,也會導致新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革命強度可能是網際網路革命的十倍、百倍。網際網路時代只是資訊交換的時代,而區塊鏈時代有了價值的交換,我們可以產生資料的市場,每個人擁有自己的資料,然後在交換的過程中產生新的價值。
這個偉大的時代,我用一句話來描寫,就是「 In Math We Trust 」。
我們都理解貨幣的價值在於共識。那麼人類所有的知識當中,哪一個大家最容易達到共識?顯然不是經濟學,不是法律學,不是政治學,不是化學,不是生物,甚至也不是物理,最容易達到共識的是數學。
用數學作為信任的機制,是最自然的做法。真正的區塊鏈時代,就是使得我們相互間的信任建築在數學的基礎上。
如果我自己做出一個正方體的話,肯定是不完美的。但是如果作為一個數學的形態,正方體則是全對稱的,每一個頂角都完全一樣,每一條邊都完全一樣,每一個面也完全是一樣的。
數學的形態是最最精準的,在精準的意義下,也是最易達到共識的。
如果你看整個宇宙最深刻的奧妙之處,那麼物理學中關於整個宇宙的最核心的公式和標準模型,也是用非常非常精妙的數學來描寫的,其中絕大部分的數學也是楊振寧先生所開創的。
既然大自然最根本的規律是用數學來描寫,我們是不是能夠使得人類社會的規則和信任也建立在數學的區塊上呢?
公鑰和私鑰的組合,就是建立在數論上面,而且是建立在一個更高層的數論上面,叫橢圓曲線。
大家可能知道,數學裡面曾經最大的一個猜想:費馬大定律,最近被證明了,這個證明就是建立在橢圓曲線上。
這個聽起來非常非常抽象的數學,但是今天我們每次網上購物的時候,就用到了奇妙的數學。
另外就是雜湊函式。它有一個單向性,任何的東西進去,出來都是一串隨機數。這跟黑洞很像,黑洞任意輸進去,出來的都是隨機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