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計算大潮襲來,國內第一,全球第三的阿里雲成為焦點
近日,諮詢機構Gartner放出最新資料,全球公共服務市場今年預計將增長17.5%,達到2143億美元。Gartner預計,到2022年,雲服務行業的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將接近整體IT服務增速的三倍。"
Gartner副總裁Sid Nag表示:"雲服務無疑正在撼動整個行業。"。
上一個十年,阿里做到了全球第三
在國內,中國的公有云市場也一片火熱,其中阿里雲的勢頭最迅猛,其份額達到43%,穩居國內第一,比國內第2-8名的總和還多。不僅如此,阿里雲還穩坐全球前三,僅次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
在業內人士看來,雲端計算被看作是第三次全球資訊化浪潮,在全球範圍內都是熱點。在前兩次資訊浪潮中,中國都是"趕了個晚集"。
當"雲端計算"時代來臨後,中國的雲廠商對它又很大的期待。一來是中國的雲計算髮展空間很大,二來是雲端計算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個新鮮事物。換句話說,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所以路怎麼走成為了大家最關注的焦點。
而在國內,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國內第一的阿里雲,是很多廠商學習的物件。那為什麼阿里雲這麼強呢?總體而言有三個方面,
首先是眼光遠、起步早。早在2009年,業界大佬都不看好雲端計算,只有馬雲力挺雲端計算。經過十年的發展,阿里雲做到了全球第三。

其次是肯投入、定位準。在很早之前,阿里巴巴就確定了"雲端計算"戰略,並且堅持自主研發技術,力圖掌握核心技術。馬雲更是曾經放話:"每年投10億,投10年做雲端計算!"
當然,後來阿里巴巴在雲端計算上遠遠不止投入了這麼多。如今,阿里雲已經在先後在新加坡、印度、馬來西亞等19個地域運營了56個可用區。
下一個十年,雲端計算前景被看好
在政府層面,國家也對雲服務行業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今年4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13個新職業資訊,其中超過半數都與雲端計算、雲服務相關。

據IDC預測,5年後中國雲IT基礎架構將佔全球市場25%左右,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可以說,中國的雲端計算市場未來是一片藍海。
那麼,阿里雲是如何應對這樣的未來的?
在上個月的2019阿里雲峰會上,阿里雲總裁張建鋒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IT基礎設施的雲化、核心技術的網際網路化、應用的資料化和智慧化將是雲的三大趨勢。
未來2-3年,阿里巴巴100%的業務都將跑在雲端,將幫助更多企業上雲。無疑,阿里雲在釋放雲智慧時代的訊號,未來是All-in-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