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資料:網購9萬億元,快遞507億件
國家郵政局2019年4月11日釋出《2018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人均快件使用量為36件,較上年增加7件。

中國電商規模擴張
伴隨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已從2008年的3.14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1.63萬億元,網上零售規模從0.13萬億元猛增到9萬億元,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網路零售大國。

調查機構eMarket預計:中國網購交易額將達到2.5萬億美元,是美國市場的3.5倍; 中國網購人數將達5.75億人,佔全世界線上交易人數的60%; 這5.75億人只佔中國總人口的一半不到,也就是說,中國網購人數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中國的線上銷售額將增長24%,增長速度冠絕全球。
網購規模的急速擴張,帶動了電商行業上下游產業的快遞發展,作為網購物流服務商的快速公司受益最大。
快遞公司競爭劇烈
2018年,全國約有兩千家快遞公司在開展業務,但是順豐、韻達、申通、中通、圓通、百世匯通、德邦這七家的市場份額已超過7成,大部分中小快遞企業的生存空間正在經受著極大擠壓。

京東物流開始是為了京東自營電商業務的發展而建立,2017年京東宣佈物流業務獨立運營,全面對社會開放,2018年初獲得第一輪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騰訊等機構的25億美元融資。同年,京東物流宣佈推出個人快遞業務。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路,通過接入快遞公司、倉配服務商、日日順、蘇寧物流、落地配公司等,全中國超過70%的快遞包裹、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以及170萬物流及配送人員都在菜鳥資料平臺上運轉。
中國快遞市場巨大
從全球範圍看,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超過美、日、歐發達經濟體之和,規模連續五年穩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3倍多,佔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一半以上,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發展的動力源和穩定器。

全國快遞企業日均快件處理量1.4億件,最高日處理量達到4.2億件,同比增長25.7%;快遞業務收入超過6000億元,達到6038.4億元,同比增長21.8%。
2018年快遞業務量收分別是2010年快遞業務量收的21.7倍和10.5倍,年均複合增長率分別為46.9%和34.2%,遠高於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成為新經濟的亮點。